【乡音话中秋】七嘴八舌说民俗
发表时间:2016-09-07   来源:中国文明网
[video:中秋民俗]
中国文明网、巴中文明网联合摄制。点击#乡音话中秋#通过微博参与活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道出了多少客居四方九州的游子们的浓浓乡愁。一轮秋月高悬天空,明净清辉,“那正是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冷冷”。

  八月,天气始肃,金风荐爽。《尚书·尧典》记载,“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都有孟、仲、季三月。“仲秋”,即立秋后的第二月。《礼记·月令》记载,“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

  一提起中秋节,人们脑海都会浮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等古诗词所描述的场景。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各地均有不同,但中心却是离不了对月亮的歌颂,对团圆的殷盼,对生活爱情寄予的希望。由此引发而来的一系列中秋庆祝活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上演,数亿人加入其中来。这一场对月神的崇拜,表达了祖先对未知事物的尊崇,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潮汕民俗活动“拜月娘”继续风靡各地民间。图片来源:金羊网

  月半中,月满星稀,古人聚而击鼓吹幽管唱迎寒之歌,为顺应阴气,用羽毛跳文舞。“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通过顺应天道来建立王者之尊。秋分夕月的礼拜是迎月,月是太阴之精。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是一轮生命运行的轨迹。从这天起,尊阴随阴成为中心,中秋祭月拜月的习俗也因此而来。

  古册典籍中首次出现“团圆”、“月饼”,是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里面写到“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宴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人们登楼望月、玩月,家人、子女聚在一起飨宴、喝酒、高歌,好不热闹。就算市井小巷的人们也要换酒迎月,街道的买卖人家营业至五更时分,路上行人形影婆娑。这天,所有人都加入了庆祝中秋,拜月祭月,阖家团圆的节日氛围中来。

中秋舞草龙

  “乡音话中秋”邀请全国网友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用朴实淳厚的浓浓“乡音”介绍当地历史悠久的中秋习俗。分为“美食篇”“民俗篇”“祝福篇”“月饼篇”“景点篇”“童谣篇”等。本篇着重介绍了全国各地的中秋民俗,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拜月、祭月之外,还有诸如广东东莞的“舞草龙”,惠州的“舞火狗”,常德的“设果酒对月饮”,佛山的“竖中秋”,天津的“供兔儿爷”,重庆的“土家族摸秋节”,晋城的“送十五”等等。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同为中秋,但各国习俗不同,多样的形式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例如韩国“秋夕节”,品松糕,家团圆;越南“中秋节”,听阿贵,打花灯;斯里南卡“月圆节”,听讲经,拜月亮;泰国的“祈月节”,摆仙桃,拜八仙;缅甸“光明节”,点灯火,布斋饭等。

  不同的习俗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在你的家乡,中秋有什么样的习俗,人们又是怎样欢度这一传统的节日呢?扫描下图二维码,用“乡音”告诉我们!(感谢惠州、东莞、晋城、重庆、海口、淄博志愿者提供视频素材。)

责任编辑:王 钰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