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0万的特大城市,怎样才能达到文明创建的目标?自从化山岭到南沙海滨,有山村、有渔村、有都市、有田园,怎样才能结合自身特点完成文明的使命?在国家第三批文明城市(区)评选中,广州以较高的得分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而在这块金灿灿的奖牌背后,是无数个街道、社区、镇村付出的艰辛努力。今天本报选择了三个典型的文明创建单位,为读者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东涌镇大稳村在水上绿道上撑船的大婶。 东涌镇: 特色名镇乡风好 3亿建设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南部的东涌镇围绕这条主线,突出“惠民”和“发展”两大主题扎扎实实做功课。他们制订《东涌镇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近几年来,东涌镇、村两级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以路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光亮工程”、“二次水改”工程、“安居工程”和城乡美化绿化工程等一系列群众看得到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2011年,东涌镇被列入打造广州市“特色名镇”试点单位之一。 市民在东涌游绿道。 重大疾病有应急机制 亚运会前,东涌镇重点围绕“迎亚运、创文明,树新风、促和谐”这条主线,投入两千多万元,全力推进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辖内4000乡间窝棚、建筑物的整治、整饰工作。目前全镇共有广东省卫生村5个,广州市卫生村14个。 近几年来,东涌镇提前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率和中小学校园网建成率“两个100%”,高考、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区前列;2010年以高分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 东涌镇认真落实各类惠民措施及2009年出台的《东涌镇帮扶困难群众实施细则》;全面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覆盖率分别达99.8%和95.06%,位居番禺区前列。 东涌镇筹措投入1080万元完善医疗卫生设施,鱼窝头医院防保科大楼,太石、大稳、大简等3个农村社区卫生站如期建成,逐步完善镇村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东涌镇建立了重大疾病应急救助机制,2008年被省爱卫会命名为“广东省卫生镇”,镇村卫生水平大幅提升。 东涌镇的水上绿道。 文明礼仪入人心 在广州上下开展“创文”期间,东涌镇始终将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平、提升发展软实力作为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政府部门广泛开展“文明进农村,家居齐清洁”、“文明创建进厂企”、“巾帼文明岗”、“大拇指行动”社会志愿服务等各类特色活动,通过镇报《东涌天地》,镇政府网站、大型LED电子屏进行全方位宣传,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东涌镇投入3000多万元建造731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镇文化中心大楼已于去年完工,内设多功能厅、会议室、展览室、动漫棋艺幼儿活动室、美术书画创作室、练琴室等15个功能室。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和面积2.5万平方米的鱼窝头文化广场的舞台、基本灯光音响设备等设施配套基本得到完善。 |
- 上一篇:
-
陈建华: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建设生态优美城乡
已是第一篇
-
陈建华: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建设生态优美城乡
- 下一篇:
-
[河北] 藁城市搭建文化大舞台让群众唱主角
已是最后一篇
-
[河北] 藁城市搭建文化大舞台让群众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