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发表时间:2021-04-19 来源:光明日报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其文明的提升和治理的现代化对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等影响极大。青岛“邻居节”作为全国持续举办时间最长的“邻居节”,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社区文化精神。

  一 

  邻里社会资本,是指邻里居民之间在交往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居民关系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非正式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

  社区本质上是具有亲密情感的有机社会共同体。但是随着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异质性、流动性增强,一方面导致城市居民的互动表现出匿名化、表面化与非人情化的特点,邻里关系变得淡薄,抑制了整合性社会资本的生成;另一方面导致居民原有的社会联系发生断裂,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与社区活动参与率随之降低。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社区普遍存在居民参与意识较弱、参与度较低,参与主体单一以及实质性参与缺乏等问题,特别是社区公共参与行为严重不足。邻里社会资本的流失,严重影响了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上的参与意愿与合作治理能力,不利于社区文化养成和治理体系完善。

  二 

  居民的社会交往对构建邻里社会资本具有基础性作用,促进邻里之间多种形式的互动、建构现代熟人社区是重建邻里社会资本的根本途径。青岛“邻居节”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平台,在重构“互信互助不互扰”的新型邻里关系与现代熟人社区的过程中起了催化作用。

  以居民文化需求为导向,激发社区参与意愿。尽管现代城市社会居民的跨域与脱域现象越来越突出,但是社区作为居民的居住地域与生活空间仍然具有一些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安全感与归属感需求、交往与互助需求等。青岛“邻居节”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群众需求,并在尊重居民兴趣、满足居民各种需求与利益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种丰富有趣的社区活动,实现了更广泛的人际交流与互动。

  以社区公共空间为媒介,增进邻里交往与互动。社区公共空间为居民的社会性活动与邻里交往提供了平台。青岛“邻居节”不仅有传统的百家宴、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还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媒介,设置了邻里论坛、小区QQ群、微信群等互动交流平台,拓宽了邻里沟通渠道。

  以社区志愿服务为载体,促进邻里互助组织化。中国自古就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体现了邻里互助的社会支持功能。青岛“邻居节”充分调动老党员、老邻居、热情手艺人以及大中小学生等群体的积极性,运用“帮到家”“认对门”“爱心门铃”“文明引导”“义教义修”“安全巡查”等形式,培植了一批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培育了居民邻里之间互惠互信的社会规范,构建了邻里关心关爱、守望相助的社会支持网络。

  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培育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反映了个人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时所展现出来的积极态度。青岛“邻居节”始终以“崇德尚礼”为主题,广泛开展好邻居、好媳妇等评选,通过典型榜样进行“传帮带”,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居民的社会道德水平,培育了社区公共精神。

  三 

  社区是一方居民“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共同体。由于情感认同与归属感弱化造成的“共同体困境”,是目前制约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的深层因素。只有加强社区情感培育,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价值,才能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社会根基。

  青岛“邻居节”始终以社区居民需求与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将居民情感建设贯彻“邻居节”始终。目前“邻居节”已经成为青岛城市社区文化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青岛市重要的文化资源。这种基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情感建设对于突破长期以来社区治理的困境,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撑。

  青岛“邻居节”作为一种社区文化活动,重视发挥居民的主体性及“人”的情感性,以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为载体,以回应居民情感需求、增进居民的社区认同与互信为目标,将“邻居节”从文化活动升级为文化节日,进而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内化为居民的社区记忆符号。其重要意义在于重建社区居民的生活世界以及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联结,增强了居民心理上、精神上与社区的情感联系,并在社区认同基础上形成共享价值与规范,使社区成为有温度的家园。(作者:高红,系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主任) 

责任编辑:王欣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