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发表时间:2018-12-03    来源:福建日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了是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外,还包含、遵循或提倡重要的方法论思想、观点或原则。这里所说的方法论是广义的,不仅指思想方法,而且包括工作方法。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所指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并特别注意把握其主要特色。

  ◆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及其区别和联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二十九讲以“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题,分别从坚持实事求是、战略定力、问题导向、全面协调、底线思维、调查研究、抓铁有痕和历史担当这八个“坚持”来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这里首先要说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思想方法同工作方法是有区别的。思想方法是相对于世界观来说的,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遵循的一般规则、程序或路径。它和世界观是一致的,世界观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原理或哲学观点。例如,坚持辩证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以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即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对立统一)为哲学基础的。思想方法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影响。面对同样的事物、现象或感性材料,因为思想方法的不同,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或结论。所以,学习、掌握和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方法是相对于具体的实践来说的,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在实践或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办法、措施和手段。工作方法的重要特点,一是对应特定的目标和任务,不能“无的放矢”;二是具有直接现实性,基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条件,不能无中生有,可实际操作;三是一种最优化选择,是从许多可能的方法中通过比较鉴别而形成。工作方法的对错,直接关系着特定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所以,无论要完成什么目标任务,首先都要确定正确的工作方法,并努力创造条件保障这个工作方法的贯彻实施。

  思想方法同工作方法不但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思想方法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决定着具体工作方法的选择,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就会与其相应地形成什么样的工作方法,而且,工作方法总是以一定的思想方法为依据的,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任何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截然割裂或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其中的“八个坚持”,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程度不同地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于一体,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或侧重思想方法而同时包含着工作方法的要求,或侧重工作方法又同时具有思想方法的深刻意蕴。

  其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这首先是一种思想方法,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这里的领导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工作方法,主要指领导的组织、管理和决策等方法。实事求是虽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或领导方法,但主要是一种思想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世界观;其理论依据或内核,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或观点。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或领导方法,是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为指导的。

  其二是坚持战略定力。它首先是指一种工作方法,要求人们立足长远,富有战略眼光,对于既成的正确的战略选择,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但它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即是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出发,树立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观点,特别要注意透过局部或眼前的困难,看到全局的和长远的光明前途。

  其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这主要是就工作方法而言,要求人们凡事有着清醒的问题意识,认真分析并找准现实存在的不足或所遇到的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谋求解决的办法;但其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方法意义,即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特别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在抓住主流的同时不放过支流,着力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或不足,围绕着问题的解决制定相关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办法。

  其四是坚持全面协调。这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坚持全面协调的思想方法,是以普遍联系的世界观为直接依据的,要求人们尊重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全面了解和把握存在于其间的各种矛盾、各种关系,而且努力使它们处于一种平衡的协调的状态。坚持全面协调的工作方法,是相对于特定的工作来说的,而且是围绕着这一工作的规划、部署、实施和完成而形成的。

  其五是坚持底线思维。这是侧重于思想方法来说的。它的哲学根据,就是关于“质”“量”和“度”相统一的原理或观点。任何事物要保持自身特殊的“质”,虽然允许在“量”上发生变化,但一定都有某种范围、幅度或界限;一旦超出了,它就不再是自身,而是已经转化为其他事物。这种范围、幅度或界限,就是一种度。底线思维就是不任意突破“度”,保持某种事物特殊质的思维方式或思想方法。坚持底线思维的工作方法,就是确立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最低标准,设置开展某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一“最后一道防线”不被突破。习近平同志关于“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等要求,主要是就坚持底线思维的工作方法来说的。

  其六是坚持调查研究。这也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统一。作为思想方法,坚持调查研究,就是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强调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并尊重事实,进而形成符合实际的结论或对策。作为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是从完成特定任务的要求出发,富有针对性并可操作地谋划调查研究的目标、对象、方式和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调适既成思路,以确保为具体任务的完成提供客观的、可靠的感性认识材料。

  其七是坚持抓铁有痕。这主要是一种工作方法,指完成每项具体任务,不能“蜻蜓点水”,而应该扎实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习近平同志就作风建设指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这讲的就是抓铁有痕的工作方法。但其中也折射着思想方法的意蕴。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铁有痕的思想方法,正是突出“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改造世界或改变世界的特殊意义,特别强调抓工作要注重提高实际效果。

  其八是坚持历史担当。这侧重于指一种工作方法。坚持历史担当,就是指凡事要善于进行历史分析,把握其过去、现在、将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敢于站出来一肩扛起;面对困难、问题和挑战,率先垂范攻坚克难;面对已经出现的理论和实践失误,勇于担负、认错,并以主人翁的精神探索、求知,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拨乱反正。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坚持历史担当,就是把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既尊重历史,又把历史看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主体性出发,明确角色定位,勇于历史担当,在社会发展的“合力”形成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是以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为统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是一个有机整体,尽管它包括“三十讲”所说的“八个坚持”,但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只有深刻领悟这种内在逻辑,才能真正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特色。其中最重要的内在逻辑或特色,就是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为核心,因为它不但决定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而且对其他七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起统领或指导作用;其他七种工作方法或领导方法,都是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为根据的,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客观要求或具体化,也都可以在这种思想方法中得到合理解释。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作为“精髓”或“灵魂”存在和产生作用,是整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个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根本依据。

  毛泽东同志曾经对实事求是作出经典的解读:“‘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由此可见,坚持实事求是包含着如下五个重要环节,而实施或完成这些环节,需要充分发挥其他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作用。

  第一,要搞清楚客观事物或“实事”。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实事”即客观实际,另一方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即带着问题调查研究,找准客观存在的问题、困难或挑战。

  第二,要努力去“求”。即要积极开展探索、研究,这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但要有人去“求”,而且要富有责任感地去“求”,从而需要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坚持历史担当”,履行和完成“求是”的历史使命。

  第三,要正确反映和揭示客观规律,以获得“是”的认识。这涉及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质”的把握,需要人们“坚持底线思维”,在不任意破坏固有“度”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而且,要深刻把握这种规律性认识在具体实践中的正确实施,应该维护符合“度”的“底线”或“红线”。

  第四,要以符合“是”的认识“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是理论指导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并发展理论的过程。这首先要坚持调查研究,了解即将被指导的实践的实际情况;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实践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在理论指导下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再次是坚持抓铁有痕,实干苦干,注重提高实践的实际效果。

  第五,要对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这包括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有关具体实践的得失、成败的感性材料。二是坚持全面协调,既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全面分析,以对该次实践的结果作出总体的科学判断,又要兼顾各方的立场、利益和诉求,对实践过失的责任作出适当梳理。三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调适理论和实践方案,准备再出发。这里需要人们坚持历史担当,承认自己在过去实践中的失误,并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承诺在新实践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必须担负的责任;还需要坚持战略定力,排除各种可能的干扰,坚定不移地朝着已经作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继续前进;同时还要勇于解放思想,遵照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实事求是达到新的水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指导意义。今天,特别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客观、辩证地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和教训,客观、辩证地评估我国推进两个“一百年目标”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势和短板,客观、辩证地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就及其可能出现的失误,从中找到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坚定“四个自信”,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十九大已经作出明确部署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作者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郑又贤)

责任编辑:王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