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方位和立场
发表时间:2018-07-31    来源:光明日报

  2018中俄青少年文化交流音乐会日前在京举行。新华社发

  演员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中表演独舞。新华社发

  观众在日前开幕的第六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上参观。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关于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与要求,同样适用于文艺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直接体现和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重要讲话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指导思想、文艺的价值、文艺的使命、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时代、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经济、创作与批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的重要判断和科学论述。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集中阐述其长期以来关于文艺工作的深刻思考和鲜明主张。这两次重要讲话都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文采飞扬、观点鲜明,既破解了一段时间以来困扰文艺理论和实践的普遍问题,如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等,也鲜明回答了当代中国文艺遇到的特殊问题,如社会主义文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问题,文艺作品评价标准问题,文艺界人民团体在行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问题,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尤其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几次重要讲话对包括中华美学精神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论述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旗帜鲜明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南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文艺工作怎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如何立足当代中国文艺实践,在构建具有强大阐释能力和引导能力的文艺理论体系中找准自己的方位和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给予了明确而科学的回答。

  1、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找准文艺工作的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作家艺术家都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这是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价值与地位的至高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艺作为文化建设中极为活跃的组成部分,理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要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应该准确把握新时代的脉搏,承担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聆听和捕捉新时代的声音,用精妙的艺术语言回答新时代文艺发展面临的诸多课题,坚定不移地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造和铸就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5年,我国将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也将陆续到来。这些重要的历史时期和时间节点,都是文艺工作者发挥重要作用和绽放迷人光彩的时刻。文艺工作者应认清和把握好这些时期和节点的内在要求,潜心文艺创新创造,更加注重现实题材创作,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凸显文艺工作的立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文艺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人民的需要也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目前,我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相适应,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对文艺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今后,不仅要在物质生产上有平衡充分的发展,而且要在文化艺术领域有更高水平的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人民是否能从文艺作品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审美的提升,是衡量人民生活是否美好的一个重要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的远近体现着文艺工作者对人民情感的温度,文艺与人民的距离则度量出人民与美好生活的距离。所以,我们的文艺创作和评论都应该坚定鲜明的人民立场,摒弃和反对那种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故弄玄虚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更多精神品格高尚、思想内涵丰厚、价值取向健康、艺术表现动人的优秀作品,把那些真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人民大众,让人们从更多充满正能量的作品里,激发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让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3、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建立科学的文艺作品评价体系

  文艺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是培养公民的审美素养。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美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这个重要论断为中华审美精神注入了强大的理论内核,为弘扬中华审美风范提供了可靠方法和路径。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和评论都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尤其要注重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活力,更好地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更好地凝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强大的精神导引。

  关于文艺作品评价标准,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的、艺术的”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四个有利于”标准,胡锦涛同志提出“人民满意是最高标准”,这都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对文艺作品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学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作品评价的阐述全面深刻。比如,其关于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评判和鉴赏作品的明确要求,关于一部好的作品,应该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科学论断,关于好的文艺作品、优秀文艺作品、文艺精品、经典文艺作品、伟大文艺作品、不朽文艺作品等的深刻论述,关于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的明确要求,关于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总是通过文学家、艺术家对历史、时代、社会、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来体现的科学认识,关于繁荣文艺创作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明确阐述,等等,都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价标准的论述系统、科学、完善,为建构我国文艺作品评价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票房收入、收视率、收听率、点击量、发行量等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标,与专家评价、群众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好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把握好文艺审美的中国尺度,彻底扭转那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不良倾向和局面,推动建立反映文艺作品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贡献力量,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作者:周由强,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