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攀文艺创作高峰首需“治境”“择将”
发表时间:2015-03-11   来源:文汇报

     吴江(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家京剧院原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针对文艺创作有“高原”而缺“高峰”的现象明确指出:“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文艺工作领导岗位上来。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大胆反思和直面问题的勇气。我们认为,“治境”和“择将”是解决“高原”与“高峰”问题,发展繁荣文艺创作的关键。全国政协京昆室集中了一批戏剧界的专家,他们认为,目前最惧怕又最无奈的是两项必须落实的硬性工作:一是要参加不间断举办的各类新创剧目的评奖和赛事;二是要落实以票房上座率等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指标和机构调整。 
  无论哪一级戏剧团体,只要有参加新剧目争奖参赛的项目,就能得到资助与补贴;只要能在赛事中获奖就能受到表彰。多年来虽也曾创作出一些较好的作品,可是没有加工提高,没有精益求精,没有普及宣传,更没有推广传播,就刀枪入库,开始了下一个争奖参赛项目的紧张工作。少数有专业能力的编剧、导演和名演员成为紧缺人才,做了“飞行艺术家”,到各地“强强联手”“打造精品”,哪里顾得上深入生活、学习充电、潜心创作、细致打磨?只能是戏不够,灯光布景凑,电视晚会成为基本模式,乏味雷同的歌伴舞、舞伴歌,大制作的魔幻舞台取代了有特色的艺术表演。这种“狗熊掰棒子式”的创作又焉能不抄袭模仿、千篇一律? 
  在我国的演出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不加区分地推行进入市场的企业化管理,对许多戏剧团体采取“关停并转”的改革方式,打乱了艺术创作的常态性与稳定性。为票房和上座率的经济指标疲于奔命,用数量取代质量,用粗放型经营去赢得所谓经济效益,当了“市场的奴隶”。更有甚者,为了经济效益,用低俗冒充民俗,用庸俗偷换幽默,用色情取代优美,用恶搞取媚观众,使净化灵魂、陶情益智的舞台散发出毫无文化品位和文化尊严的铜臭气,为一些善于资本运作的境内外暗渡陈仓者实现文化“转基因”打开了方便之门。由此可见,“治境”不仅是解决“高峰”问题,而且是保障文化安全的当务之急。

    虽然缺“高峰”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很重要一点是文化单位常被作为安置干部的地方。一些干部不懂文艺的特点和规律,不学习、也不喜欢文艺工作,他们用习惯的机关行政管理方法抓项目、搞活动,用企业管理思维管理各种文艺创作。他们关注的是尽快积累政绩,提拔转岗。由这样的干部管理文艺单位,莫说“高峰”,只怕日后“高原”都会变为“盆地”。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希望中央有关部门和全国政协组成考察组深入调研。对不同种类和层级的专业文艺团体进行分类。调整影响专业文艺健康发展的管理政策。
  二、文化主管部门下放不该管的审批权力。重点抓导向、抓政策、抓服务、抓协调、抓监督。
  三、选好配强专业文艺单位领导班子,选拔有专业实践经验,德才兼备的从业人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四、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专业文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引领作用。形成尊重文化、尊重人才、尊重优秀文化传统的社会风气。
  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传达和讨论上。只有做到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相结合,满足需求和引领时尚相结合,继承传统文化和培育健康文化趣味相结合,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大一统主流文化相结合,示范性精品研发和广泛传播、重点推广相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中国梦”才能实现。(见习记者 祝越整理)

责任编辑:张智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