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7-04-17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着“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巨大优越性、特有本质性的认识,是“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的必然要求。 

  历史必然性 

  习近平同志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指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内在必然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实干兴邦”等思想元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康”“天下大同”的向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对“兼容并蓄”“天人一统”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辨明真伪、评判优劣的道德文化和民族心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对外关系基本原则,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追溯到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灾难,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洋务派、维新派最终失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却未能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危难中诞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在各种政治主张、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战胜了重重困难和挫折,不可逆转地结束了旧中国积弱积贫、分崩离析、受欺挨打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浴火重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培植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党的八大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新的部署。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尽管在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挫折,但上述种种,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性质、准则、目的、需要和走自己路的自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开创和奠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探索和实践,直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使作为实现途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显示出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行动指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显示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作为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显示出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作为精神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显示出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作用。

  科学真理性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这条思想路线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反映了它所面对的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居于真理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居于道义的制高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坚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客观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我们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等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超越了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几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从这个最大实际出发,既克服了过去超越阶段的做法,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就在于坚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客观依据。

  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经济基础、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中国实践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比如,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就是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实践永无止境,认识真理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几代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心聚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展现了关乎党运国脉军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高度。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开拓了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新进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每一次循环往复都在不断向前推进,都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理性的自信。

责任编辑:李 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