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强起来”的指导思想
发表时间:2018-07-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论断展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强起来”的新时代是当下中国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起来”,是崭新的历史性飞跃。

  “强起来”是新时代的特质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五个得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源”,指明了在强起来的新时代要往“哪里去”。可见强起来的新时代有着不同于富起来和站起来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是对新时代中新问题的科学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新时代中新问题的科学回答和指向。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上表现为由数量型转化为质量型,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关键是要打胜决战全面小康社会新战役,在道路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新境界,在党的建设上开辟了党建的伟大工程,并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向伟大梦想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的新境界,是开启新时代的标志并引领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必将指引我们建设强起来的新时代。

  “强起来”,就必须回答一系列“时代之问”。时代更替是时代矛盾、使命、任务的根本性转换,对其科学回答和阐释,则是开启、引领、指引新时代的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就是围绕这一鲜明主题所展开的,所构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以往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和跨越,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在强起来新时代所面对并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准确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是什么”和“怎么办”的课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强起来”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质上就是实现“强起来”的指导思想,其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在于它是关于我国发展起来后如何从大国成为强国的行动指南;世界意义在于它为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贡献了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案。“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都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八个明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了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作者:祝福恩 单位: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