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热议习近平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
发表时间:2015-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8月23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拉开帷幕。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的召开致信祝贺。习主席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习主席的贺信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与会各国专家的殷切希望,引发学术界高度共鸣。

  马敏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精辟阐释了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亦对我国历史研究提出了殷切希望。

  历史是一面镜子。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珍视的历史,而彼此之间的深入了解和相互尊重,则有助于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主席也充分肯定了这次大会的主题之一,即“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并指出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强调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诚如习主席在贺信中所言:“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所以重视历史学科建设,强调历史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历史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习主席的贺信不仅对我国历史学工作者,对全世界的历史学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将有力促进历史研究和历史学科的发展。

  陈谦平 (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贺信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全球视野”。历史学中的西方中心主义、西方中心论在以往的国际历史科学研究中是一个显著的现象。这次会议上很多亚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学家也都明确地针对这种现象表达了相关的观点。

  国际上很多历史研究,无论是全球史、世界史,还是古代史、近代史,包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应该在相互尊重和了解的基础上,共同推动历史研究。我希望中外史学家们能够共同关注全人类的问题,携起手来,以全球视野共同推进全世界历史的研究。

  韩东育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除了有经典作家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能够给历史学赋予如此崇高而准确定位者,当首推习近平主席8月23日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词,即“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中国领导人希望全球历史学家能够以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和研究中国,因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人在外来文明面前会关起大门,自转法轮。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习主席所强调的“尊重彼此”和“全球视野”,极大地凸显了“博采各国文明之长”中西合璧的意义。在这个意义面前,任何褊狭的认识,都不是客观的,更不是历史的。

  卜宪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表明古老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包括国际史学家在内的更多人的关注。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不仅表达了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的高度重视,也一如既往地阐述了他对人类历史、对古老漫长的中华历史与当代中国发展关系的一贯看法。

  首先,习主席将历史学放在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位置上,强调历史的镜鉴作用,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完全符合古往今来历史学的基本精神。其次,习主席强调了史学家在科学认识人类历史发展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上的重要性。这完全符合一个史学家应当具有的科学精神。最后,习主席指出历史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意义。他用三个“很难全面把握”,说明历史学在科学、全面、准确解释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这是对中国史学家,也是对国际历史学家提出的真诚而殷切的希望。  

  陈金龙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彰显了历史研究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揭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

  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渊源。考察社会现象及其运动规律,要有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洞察社会现象背后的历史原因,否则难以诠释社会现象的真谛。历史研究强调以文献为依据,让史实来说话,不说没有根据的大话。这种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社会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有其作用与功能。社会科学应当面向现实,合理诠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回答的各种问题,以展示中国道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王健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特别提到“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任何社会科学离开了历史数据的基础,就不可能称其为科学。

  史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有关历史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借鉴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加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同时,应该时刻保持一种努力发挥史学资政功能的自觉,不断从历史研究中找到有助于推进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有益经验,将被历史证明了的科学可行的理念和做法总结提炼出来,提供给各级政府,以提高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水平,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林沄 (吉林大学资深教授)

  习近平主席贺信中的最后一段话非常意味深长,“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欢迎各位专家从对历史的感悟中为我们提供真知灼见。”

  的确,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博采各国文明之长”是紧密不可分的。今天,要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就必须改变只从中国看中国,而要扩大视野,从世界看中国。前年在上海参加“世界考古·上海论坛”时,成为我国考古学界热点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虽然从不同区系的文化来考察中华文明的形成从“多元”到“一体”的过程,打破了从中原看文明起源的旧观点,但与参会的外国学者的项目相比,我国的项目却还没有完全摆脱“从中国看中国”的局限。显然,中国的史学工作者应该加快对国外案例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在“从全球视野看中国”中,从历史汲取更多的智慧。

  范鹏 (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并简明地阐释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用好历史的重要意义,展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光芒,充满着一种浓厚的历史纵深感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

  尊重历史、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人类进步须臾不变的规律。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本真,总结历史教训、经验和智慧,为我们治国理政、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对待历史人物、重大事件,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和人民的视角去客观评判。贺信昭示的辩证、求实、科学的唯物史观,无疑是对当前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当头一棒。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善于向历史这个人类最好的老师学习。习主席善于用历史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分析中国、观察世界,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的学术界立下了榜样。

  刘信君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国际斗争尖锐激烈,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同时并存。体现在历史研究方面,则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否定中国历史上的伟人,恶搞革命英雄人物。这类现象十分令人担忧。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史学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经世致用”。清朝“开国儒宗”顾炎武明确提出“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的主张。

  作为一个身处改革大潮的历史工作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针对各种错误的思潮,承担起正本清源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凤亮 (深圳大学副校长)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国度,正是有了对自身和他者“往路”的借鉴,才可能在开启“来者”的前程中走得更加沉稳坚实。在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特殊时刻,习近平主席强调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宣示了中国政府在面对重大历史问题时的郑重态度,对某些淡忘历史、扭曲历史甚至篡改历史的行为也是一种警醒。

  习近平主席专门为在中国召开的一个国际性学术大会致贺信,也充分显示出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对历史研究的重视,很好地回答了在21世纪的今天,为何要继续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问题。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从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中找到动力,明确定位,潜心研究,拿出更多经得起检验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和智库成果。

  耿向东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

  通过探究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可以为后来的人们选择发展道路、传承文化,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带领人民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改变了旧中国国弱民穷、主权遭践踏的窘境,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这条道路的取得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明确强调了“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这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历史研究的有力支撑,需要历史工作者大力深化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的认知,充分说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依据,认真总结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规律,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实现强国的得失利弊。

  李并成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表明了中国政府和党对历史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视。

  当前国内存在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西方舶来品是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错误思潮之一。这些思潮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混淆是非,以“重新评价”丑化英雄、美化反面人物,以“重新发现”任意裁剪历史事实、曲解历史真相,最终达到“解构历史”的目的。

  因此,现在有必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大学生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唯物史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成为人类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思想武器,真真正正使人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理解历史。

  霍松林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中华民族素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前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还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中国道路源自以史为鉴的道路进步;中国道路的选择,来自立足本土的中国实践发展的历史性生成逻辑和现实经验的总结;中国文化本自古为今用的文化传承;中国精神承自源远流长的精神志气。这便是我们在今天充分展现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是我们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文化自信。

  鉴往知来,可以知兴替。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学界应致力于以学术创新的方式,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历史研究,承担起为人类从历史走向未来,提供智力支持的时代任务。这必将为中国史学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产生深远的影响。

  杨华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来到中国的历程,跟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史大致相同。中国正在建立大国形象。这种大国形象,也体现在学术上。近年来,世界性的一级学术大会相继在中国举行,可谓国运所至,学运所至,势之必然。

  此次大会,是让全世界历史学同行认识和理解中国文明史的一大契机。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太过于强调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而对中国文明史的独特个性揭示得很不充分。国外对中国历史的忽视,是欧洲中心论或文明一元论的结果。

  最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学术界也越来越关注到“中国元素”的存在,逐渐从“民族志”式的观照中摆脱出来,走近或走进中国。在海外汉学界,自1984年柯恩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提出“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史”以来,不断出现“重新评价中国”、“重新理解中国”的声音,便是这种趋势。

  不过,在汉学界之外,让全世界的历史学界都对中国文明史的独特历程加以瞩目,还需要耐心和努力。

  张顺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作为历史工作者,我参加了这场首次在亚洲、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界的盛会。在简短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高度肯定了历史学的重要性,并对历史学家们提出了殷切希望。

  历史与现实是紧密相联的。过去的一切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认识现实世界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这些年来,在学习和研究世界历史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加强包括中国历史在内的整个世界历史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水平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从整个世界历史的视角出发,重视把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更有利于认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规律性。

  当今国际学术界存在着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着淡化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危险倾向,这是值得中外历史学家们高度重视的。作为历史工作者,我们必须努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发挥积极作用。

  谭继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

  推动人类多样性文明互鉴互信、交流兼容,博采各国文明之长,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学家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这个使命,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需求,也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特征的本质要求。

  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把世界文明归纳为33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化根系、文化个性和不同的特色。各个文明,无论大小,平等地对话交流,互信互鉴互学,这才是适合全球不同样式的文化定向需求的、世界文明和谐共生与发展的正常之路。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互学互鉴的交流史。南北丝绸之路、海上和草原丝绸之路沟通东西与南北,连接欧亚大陆桥,谱写出不同文明互鉴交流并丰富中华文化本体的绚丽篇章。历史是“千秋金镜”。“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学习中华文明五千年互鉴交流史,是中国历史学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周新国 (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扬州大学教授)

  贺信再次表明习近平主席对于历史和历史研究极为重视。同时,这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亚洲、在中国山东举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历史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势,“西方中心论”的不合理现象开始改善。

  参会期间,我在与学者们的探讨中思考一些问题。首先,当前中国史学界,老一代和中年史学家已成中流砥柱,而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好外语基础的年轻历史学家相对缺乏,这提示我们必须做好史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国外的史学研究成果引进的很多,相反,对于中国自己的成果向国际推介的反而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少史学研究者外语水平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史学家并没有关注到这一块。因此,非常有必要专门组织一批具有良好史学基础和外语基础的学者,向国际上译介一批中国的史学作品,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从而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建立基础。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