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员赞扬媒体新文风
发表时间:2013-02-20   来源:中国记协网

  编者按: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下发后,浙江省媒体积极行动,自觉投入“改文风”的实践。这里刊登浙江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员的几篇观察手记,他们热情赞扬媒体新文风,期待浙江媒体成为改进文风的排头兵。

  浙江日报“短实新”新风拂面

  从2月9日至15日,浙江日报(以下简称浙报)2版开辟“新春走基层”专版。连续7天,我们被此专版报道的民生、民情、民风及鲜活、精悍、生动的图文所吸引,每每读之,阵阵新风拂面,令人欣喜振奋。

  “新春走基层”是浙报“走转改”以来呈现出的又一个突出亮点。自新一届省委组成以来,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浙报正在发生着可喜变化,最让读者称道的是篇幅变短小、内容变实在、形式变清新。

  对浙报的这种感觉,随意抽取今年1月以来的报纸便可印证。现以1月17日浙报要闻版4 个版面为例,谈点感受,供媒体参考。

  先说头版,连图片在内共6篇,内容有省委书记夏宝龙,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强等领导的政务活动,也有企业的报道。如果按照以前的编排习惯,很可能是领导的活动放头条,而这回不是,省部级领导让位于企业的报道,《一只空调闯荡世界》放在了头条,且同样是粗黑体字的大标题,报道企业的明显大于报道领导活动。这一变化不仅看出浙报在按新闻规律安排版面,为媒体深入开展“走转改”树立了样板,也折射出新一届省委“实干兴邦”的务实作风。

  版面中部是一张反映农村文化的《秀秀我才艺》较大篇幅的图片,旁边是一则短消息《我省福彩年发行超百亿元 民政部记功 省政府通报表扬》,紧接着是4条新闻提要题,全是涉及民生的热点,让人有一股重民生的感觉。

  倒头条是“窗口看作风”之一《探访厅局传达室》,通篇900多字,记者以送礼者身份的手法展开,导语甚妙:“‘这里不能存放礼品。’今天中午,在省工商局一楼,一位保安边说边拿出一张打印的省委‘六项禁令’给来‘送礼’的记者看,话语间充满底气。”寥寥数语,将目击与暗访巧妙融合,与大标题的“探访”相呼应。

  2版要闻,连图片在内共10篇,全是围绕民生热点展开。从版面头条《乐清民企帮民工网上抢票》到钱江论坛《站票为何不“站价”》;从报肚《山核桃俏销》的图片,《上陶村:苗木成荫绿归来》,再到倒头条《“新规驾考”体验记》,条条与民生相连,篇篇是当下热点。就是右边的4条短消息,《尾气污染防治 请你提意见》,还是《春运志愿者开始招募》,都是当前民生关注的热点。

  3版和4版的内容,也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新春走基层栏目《理发姑娘到山村》和《余官贤盼水来》,前篇是体验式报道,后篇是现场探访,反映的都是偏远山村、海岛群众日常生活。4版4篇,图文并茂,有为山区学生再添营养餐、爱心接力救弃婴;有百姓故事,展现了一老人3年检4万烟蒂;有现场报道,专家给丰收的莓田“挑刺”。民生无小事,彰显出媒体的导向。

  综上所述,要闻版4个版面共30篇,领导政务活动只有2篇。可见,浙报报道领导少了,报道民生多了;记者关门写稿少了,深入基层现场采访多了;版面长篇大论少了,短文多了,头版的文章都在800字左右,一语中的,既反映务实,也显现水平。无声胜有声,所有这些无不印证,浙报以实际行动告别“假、长、空”,真正力行“短、实、新”,迈出了可喜步伐,开创了省内新闻媒体的新风。

  其实,17日要闻版的变化只是浙报可喜变化的一个缩影。纵观一月以来的浙报,这种“短、实、新”天天可见。“短”,尤其是评论,过去好像豆腐块不起眼,没有千字以上的篇幅不行,现在七八百字照样充满说服力。如1月22日发表的《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全文仅740字,1月15、16、18日刊登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系列评论,篇幅均在五六百字。这些评论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小中见大、文风清新。“实”,突出的是报道民生的实事,写百姓听得懂的实话。“新”,记者深入现场、用平民化视角报道百姓普遍关注的新闻,采用体验式、暗访式的手法,以小事件烘托大主题。这种报道真实、亲切、现场感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厦、跳出文山会海,深入城乡基层、贴近人民群众,才能写出更多生动鲜活、情感饱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佳作。(强继红)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