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实新”一瞥:不走捷径 贵在坚守
发表时间:2013-05-09   来源:三项学习教育通讯

  开栏语:“小鲜”一碟天地宽

 “‘短实新’一瞥”将撷取符合“短、实、新”文风要求的新闻作品(包括广电媒体新闻作品),以“作品+点评+感言”的套餐形式呈现。作品是我们挑选的“小鲜”,点评是老到的“美食家”的鉴赏,感言是烹制“小鲜”“厨师”的现身说法,目的是帮助我们提高“厨艺”。    

   当然,以“提高厨艺”譬喻“改进文风”并不尽意。好文风并不似美味众口难调,其基本的标准取向可以形成共识。“短、实、新”就最能抓住新闻报道让人喜闻乐见的特征。 

  采编工作中,编辑记者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感受亦是百味杂陈,但好作品的背后总有一些极具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我多么希望不仅能在每次美好的“一瞥”里留下些感触和回味,还能在实践与认识的回环往复中求得和把握这种规律。 

  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同样,每一碟“短、实、新”的小菜里也都包蕴着大天地——文风体现党风、关系成败——这正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文风问题的原因所在。 

  匆匆“一瞥”,虽能抓到一些闪光的美,却也难免挂一漏万,且请读者一边品尝,一边和我们一起探寻:什么是好文风,怎样才能有好文风。期待您的推荐与指正。 

 

第四期

“抛光米”,每年“抛”掉一千万人口粮
光明日报社记者 温源

   “请大家先看看我手中的大米,这个颜色有点暗的是糙米,这个‘流光水滑’的是大家天天吃的精米。”3月7日上午,在黑龙江团全体会议上,黑龙江省密山市柳毛乡团结村水稻协会负责人翟友财代表“先声夺人”,立刻吸引了全场代表的目光。
    怕大家看不清楚,翟友财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两盘大米。“这盘糙米别看长得丑,但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翟友财一边指着米,一边向大家介绍:“再看这精米,它就是对糙米碾磨再碾磨、抛光再抛光后形成的‘抛光米’,原始大米的种皮、糊粉层被全部剥去,甚至连胚乳也碾掉了几层。别看它长得挺漂亮,可很多营养都没了,现在市场上卖的90%以上的大米都是这种米。”说到这,翟友财的嗓门也不由得高起来。
    他告诉大家,这种“抛光米”造成的粮食浪费和能源损耗非常惊人:以全国每年75%稻谷被加工成“抛光米”计算,我国大米损耗量一年约为204万吨,相当于1002万人全年的口粮,610万亩稻田的年产量就这样被“抛”没了。
   “这还不算,每加工一吨‘抛光米’,需增加电量约20度,全国大米如果都抛光,每年要增加用电20亿度以上。这样下去,老百姓买米成本每吨提高了80元。”翟友财的话着实令代表们吃惊不小。
   “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大成本去吃没营养的粮食呢?”有人忍不住问道。
   “没办法,我们的消费者‘以貌取人’,喜欢漂亮的,不漂亮的米没人买,搞得我们生产者也只好花力气去包装本不应该包装的粮食,同时也给市场上的陈米、差米以次充好提供了机会。”翟友财说。
   “我建议在全国范围,禁止稻米加工采用抛光工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老百姓的饮食安全。同时要从国家层面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正确、节约的消费观念。”翟友财的呼吁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认同。(刊发于光明日报2013年3月9日四版《两会新闻》版“我在现场”专栏)

 

一篇洞察问题、凝聚共识的现场报道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何东平

   《抛光米,一年抛掉上千万人口粮》是一篇反映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误区的报道,见人见事,有理有据,引人深思。文章从一个基层人大代表反映的基层生活和事实中来,短短600余字,通过生动地再现会场对话,巧妙地折射出这个历史发展阶段中涉及粮食生产、消费理念、法制监管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3年的“两会”是党和国家生活中具有承前启后重大意义的会议,新闻记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一历史进程记录好、宣传好。人大代表巧花心思传递百姓声音,记者用深入的采访、扎实的文字和生动的细节加以呈现,就会在洞察问题、凝聚共识、推进改革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好作风是好文风的根本所在。新闻记者改文风没有捷径,只有采访报道作风深入踏实,才会有清新可人的文风。只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现场,多捕捉基层的生动细节,多倾听群众的生动语言,多感知民生的疾苦诉求,力避“长空假”,践行“短实新”,写出的作品自然就会吸引人、感染人。


不走捷径 贵在坚守
光明日报社经济部记者 温源

    如何在3000多名人大代表的声音中脱颖而出?新代表翟友财选择带上两盘大米去发言。
    如何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引起读者的关注?记者把目光聚焦到这位新代表,聚焦到一个关联着中国人餐桌安全和杜绝浪费之风的双热点话题上—占市场份额九成以上的“抛光米”,不仅损害着人体健康,而且每年要浪费掉上千万人的口粮。
    一边是,为获得市场认可,中国农民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却还要千方百计地把营养“抛”掉;另一边,视食品安全为第一要义的社会大众却走上了以貌取“食”的歧途。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物质成本和健康、道德风险。这件不该发生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我国粮食标准制定、食品法制监管上的诸多漏洞和消费理念的普遍误区,值得人们深思。
    这篇看似显而易见的新闻点被记者第一时间捕捉并报道出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源于两大因素,一是记者坚持在现场寻找新闻的源头活水,这篇文章正是记者在“两会”现场抓到的一条“活鱼”。二是记者没有就会听会,而是事后坚持深入采访,补充了很多素材,让文章内容变得丰满而可信。
    人大代表转作风,某些时刻表现为要巧花心思,让民声、民意更快地传递出去;新闻记者改文风,却常常得益于那可贵的坚守,得益于不花心思、不走捷径、脚踏实地地践行“三贴近”和“三深入”的职业精神。

责任编辑:张智萍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