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新闻单位进一步改进文风的思路和做法
发表时间:2013-02-22   来源:三项学习教育通讯

  编者按:作风、学风、文风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作方法、思想方法、精神状态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党全国迅速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使大会精神入耳入脑、深入人心,变成精神力量、变成实际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新闻战线要以好的作风、学风、文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本组“特别报道”聚焦中央新闻单位进一步改进文风的思路和做法,供新闻界参考学习。

  人民日报:扮靓标题 写短句子 厚题薄文

  ——让文字传递鲜活事实

  一是在“短”上下功夫。坚持刹长倡短,减少长文章,提倡说短话,力求观点鲜明、语言精练、重点突出。二是在“实”上下功夫。坚持言之有物,力戒空泛议论。立足社会实践,增强问题意识。三是在“新”上下功夫。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回答和解决问题,努力说“新话”。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一版按照社领导要求,精心编排版面,并打破常规,为报眼摘要制作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的标题,增强了感性色彩。连日来,夜班其他版面也在报道、标题、言论、版面等方面积极改进,力求每天的版面都有新亮点。

  这些版面编排上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新华社发文称,30日的一版“将习近平讲话中强调的三个‘必须牢记’以黑体字列在报道正文之前”,并认为报眼位置的处理“引人注目”。微博用户“传媒老王”转发29日一版版面并配发微博:“人民日报版式开始悄然变化。”微博用户“爱生活的小宇宙”也认为一版文风在改变:“坚持这种文风、会风到底,相信不远的未来,中国的风气会焕然一新。”

  大家一致认为,文风上要有实质改进,必须把“走转改”当作长期任务和追求,千方百计在新闻上“抓活鱼”。国内分社记者要把走在发现新闻的路上作为常态,活跃在火热的基层,忙碌在生动的现场。切不可关在办公室里听电话、看材料、扒素材,做会议记者、文件记者、“剪刀糨糊”记者。要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不是自采不署名、未经核实不发表。采访新闻、书写报道,要时刻对着老百姓的心思,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忧患着他们的忧患。要大力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文章要短下来,标题要短下来。学会用短文章反映大主题,学会用短文字讲最生动故事、提供最有效信息。要努力探索地方工作性宣传用新闻报道方式进行转换、表达,把满足地方党委、政府的报道需求与编委会要求和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结合起来,提高报道的质量、可读性,提升公信力、引导力。

  提出了改进文风的7条具体措施:一是严控稿件篇幅,一般情况下,消息、评论不超过1000字,通讯不超过3000字,按语300字以内,标题10字以内。二是在每月评选地方部国内分社好新闻时,专设“重点稿最佳文风奖”、走转改“文风奖”、“最佳标题奖”。三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分社记者每年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深入基层采访。四是探索建立“禁用词库”,发动编辑记者搜寻“官话”、“套话”、“温吞水”话,切实屏蔽难以激发阅读兴趣的词语。五是把改文风作为长期的业务研讨主题,促进形成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和职业追求。六是在地方部编辑平台成立标题组,先从拟供一版重点稿入手,精雕细琢大小标题。呈送社领导审阅的重点稿每篇至少备选3个主标题。七是健全对头版头条的策划、选题会商选报、编辑、考核等机制,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突出质量导向,改变行文偏于程式化、工作味过浓等问题。

  经社部:增强能力,克服“长、硬、浅、慢”

  12月4日,经济社会部召开全体会议,结合当前宣传重点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各抒己见,热烈研讨如何在发扬“走转改”已经取得的成果之上,进一步改进文风。

  副主任潘岗指出,改进文风首先要转变作风,从现在开始,从当前正在采写的“部长访谈”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篇评述开始,从开始启动的年终报道开始,深入采访,精心撰写,保证准确、生动,避免纯工作性的讲话材料堆砌,在改文风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拿出精品。经社部负责编辑的周刊版面,要精心编排,先从抓标题、抓句子、抓包装改起,扮靓标题,写短句子,厚题薄文,让版面吹来清新之风,让文字传递鲜活事实。

  大家认为,改文风应该始终是我们的追求。翻开报纸,时常会发现,写稿习惯“穿鞋戴帽”,在新闻事实之前加上些许并不新鲜的渲染和描写;习惯于自己重复自己,把用过的事例重复使用,在一些题材重复的报道中很难突破自己;不少报道缺少现场感,记者或疏于亲赴现场,或习惯于抄材料,难免生硬;缺少真正的原创,同质化严重,发现新闻、挖掘新闻的能力弱化,长、硬、浅、慢是通病。

  研讨中大家提出四点改进意见,一是用事实数据说话,让文字生动鲜活起来。在平时的报道中做到消息不拘泥通稿、通讯不仅限于材料、评论不照搬文件,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思考,以深加工的态度写出独家新闻。二是提倡多写短文,让报道更精粹。从栏目设置和评奖机制上,引领、鼓励写短稿。建议为短稿设立专门的奖项,其他奖项也要对字数做出明确限定。三是从标题入手,改进文风。杜绝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没有新闻性、缺少信息量、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标题,让标题抓人眼球。四是版面编排树立读者意识。在注重内容的同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压缩文字量的同时,做好提要和小标题,多用图片图表,注重包装,不把“肉”埋在“饭”里。

  政治文化部:观点立文、内容为王,不搞一刀切

  11月29日上午,政文部主任杜飞进主持召开改进文风专题研讨会,组织学习中央领导关于改进文风的批示,分析改进文风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研究讨论改进文风的措施。

  会议初步明确了改文风的四条措施:一是要在全部门强调改进文风工作,使每一位同志都绷紧“改文风”的这根弦,从策划、采访、写稿到编版,都要牢固树立读者意识,注重传播效果,力求“三贴近”。二是确立短新实的基本标准,周刊专版主攻有研究的深度报道,但头条应在2500字以内,评论以千字文为宜,主编、主任都要严格把关。三是通过科学安排时间,让记者编辑多走基层,老中青记者都要参与进来。四是标题风格须根据内容而定,尽量口语化、实在化,增强针对性,满足读者的有效需求,避免使用一些让读者厌倦的标题字眼,比如“大”、“新”、“夯实”、“良好”等。

  研讨会上,与会者形成多方面共识:一是牢固树立读者意识,倡导朴实清新的文风,多用事实说话、多拿故事说理,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责,力戒官样文章和华而不实的文风。二是要刹长风,抓主要矛盾。下决心扭转写“大块文章”、“大部头”、“豆腐块难登大雅之堂”的习惯取向,自觉尊重新闻规律、传播规律,多搞“短新实”的报道,让稿件更加鲜活、版面更加丰富。三是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营造“短新实”报道的导向和氛围。要改变“领导表扬的都是长文章”、“洋洋洒洒才有水平”的一般印象,要观点立文、内容为王。四是坚持走基层。从实际生活中发掘鲜活元素,增加报道感染力、说服力。五是标题制作要突出解决信息量、吸引力、审美意境等问题,充分用好主题、引题、副题、提要等多种元素。版面编排要在保持人民日报整体风格稳定、协调的基础上,力求庄重大方、疏朗清新。文无定法,长短肥瘦不能绝对化,不搞“一刀切”。

  国际部:突出中国视角,发出中国声音

  近日,国际部连续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关于改进文风的批示和社领导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初步改进文风措施。

  经过深入讨论,同志们就全面改进国际新闻报道文风形成六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服务国内工作大局,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密切跟踪国际舆论动向,着力延伸国外分社中心分社触角。把握中国利益,突出中国视角,发出中国声音。二是切实提高时效性和报道质量。“钟声”等评论坚持第一时间发声,增强引领话题能力。“国际视点”等栏目坚持做有时效的深度报道,增强思想性和感染力。国际专版进一步明确有研究的深度报道定位,增强理论色彩。国际内参多做调研性选题,增强洞察力和针对性。三是版面安排突出亮点,克服简单复述新闻事实的惰性,深入挖掘,精于提炼。将“结合新闻,突出观点”的要求落实到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标题。四是深入新闻一线,敏锐把握重大新闻走向。深入驻在国社会,以微观视角透视时代变迁,清新文风,生动表达,做好“第一现场”等栏目。五是进一步加大“开门办报”力度,加强同中国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用好国内外智库和专家学者资源,做有专业水准的评论和报道。六是针对驻外记者年轻人多的特点,首席记者和版面主编加强业务指导,强化“一对一”等指导机制,通过专题业务研讨、举办培训班、召开“片会”等形式,帮助年轻同志迅速成长。

  文艺部:增强语言敏感,防止盲目跟风

  11月29日下午,文艺部召开部门专题会议,研究文艺部进一步贯彻十八大宣传及改进文风工作。

  会议提出具体措施:副刊在采用名家名作的同时,要注重发现采用基层一线生活气息浓郁的新人新作;在下力气经营好“金台随感”、“作家论苑”、“文艺点评”、“品读经典”等名牌言论栏目的同时,办好“大地漫笔”、“快人快语”、“看台人语”等小型言论栏目,精编细编,反复打磨,陈言务去,达到针砭时弊、痛快淋漓的效果;从制度上保证编辑,尤其是年轻编辑多深入一线采风,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增强语言敏感;同时,又要防止盲目跟风网络语言,维护语言的纯洁与规范。

  大家一致认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宣传,改进文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亲和力,发挥版面特点和优势,丰富题材与体裁,要加强同作者尤其是基层作者的广泛联系,实现清新、简练、有锐气又有张力的文风。

  理论部:善用群众语言阐释抽象道理

  2012年11月29日和12月3日,理论部召开会议认真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和报社领导关于改进文风的指示精神,专题讨论理论宣传改进文风的具体举措。

  会议提出改进文风的四条具体举措:一是在“短”上下功夫。坚持刹长倡短,减少长文章,提倡说短话,力求观点鲜明、语言精练、重点突出。一般情况下,头条文章力争压缩在4000字以内,有些长文章可以“切开”处理,既方便读者,又活跃版面。进一步做好理论部坚持多年的“标题工程”,在制作标题时力求简洁明确,尽可能不做长标题,杜绝工作要求性的标题、标语口号式的标题。二是在“实”上下功夫。坚持言之有物,力戒空泛议论。立足社会实践,增强问题意识,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宣传,及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寻求二者之间的结合点,特别是针对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物价、房价、就业、教育、医疗、社会公平等问题做好思想引导,既讲“怎么看”也讲“怎么办”,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在“新”上下功夫。着眼于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回答和解决问题,努力在说“新话”上下功夫,努力提炼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角度、新表述、新语言。四是在“活”上下功夫。准确把握报纸语言的特点,多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多运用简洁朴实、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抽象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入心入脑,进一步减少文件式语言;进一步做活做亮版面,版面风格力求庄重大气、清新现代,用好内容提要、编者的话等形式,尽量配发图片、图表,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人民日报社 王峰)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