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说真话——访《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发表时间:2013-04-08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国共产党最有资本说真话

  记者:当前,中央正在坚持改文风,您认为什么才是“好文风”?“改进文风”到底应该怎么改?

  胡锡进:改文风的本质还是改作风,作风改了,文风自然就改了。党的话语体系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特别严谨,一种照本宣科、不出纰漏式的严谨,这其实是官僚主义的反映,好多人说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保证政治正确,这就非常不好。我想如果破了官僚主义,文风会风肯定能改好。

  至于什么是好的文风,我认为就是要坚持说真话、说实话。谁都喜欢听真话,而中国共产党最有资本说真话。美国的民主政治,那是一个“大秀场”,总统当选是靠精心策划的表演赢得选票,而共产党是在实实在在做真事。这么多年来,党做出了成绩,经济发展很快,老百姓生活不断改善。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年产量是207万,而去年是1800多万,翻了9倍,看看中国的发展多么巨大。

  发展很快,但是,空气污染了,水也变坏了。别瞒着,实事求是告诉老百姓这是为什么,实事求是地把问题摆出来,实事求是地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放心,老百姓能够理解这个国家的问题,知道这个国家是由成就组成的,也是由问题组成的。中国进入改革深水区,问题多,但解决问题的杠杆也最多。

  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时候政府不愿意说自己的问题,总是说成就。媒体议题设置有一个规律,叫反向规律,你要是都说好的,它肯定向相反方向走。生活也一样,人都是毁誉参半的,如果你自己光夸自己,特牛,人心里肯定会挑你毛病。如果政府自己光谈成就,缺点就由大众的嘴去说;传统媒体光谈成就,问题就由互联网说;官方网站光谈成就,批判就由商业网站搞。结果就成了商业网站成为主舆论场,传统媒体被边缘化,政府处处受舆论嘲弄。我认为政府除了讲成就还要实事求是讲问题,我们的主流媒体也应该直面问题,回应问题。

  记者:话语体系是话语权的展现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外化象征,对做好对外传播,提升我们话语权您有何建议?

  胡锡进:首先,对外传播不是你想传就能传出去的,你必须要制造别人的兴趣点,人家对你感兴趣,才能听你讲话。现在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应该说世界对中国很感兴趣了,但在传播议题设置上,不能光按自己的兴趣来,光讲自己的成就,要多讲中国的问题。我想一个复杂的中国要比一个光鲜的中国,让世界更感兴趣。

  其次,对外传播的定位不能太高,不要奢望很短时间就在世界树立一个美丽中国的形象,先把外界先入为主的负面情绪和妖魔化的印象消除掉就可以。让世界知道我们是一个复杂的国家,而不是一个邪恶的国家就可以了。

  再次,我们不能搞强行灌输式的传播,这样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从具体入手讲好“中国故事”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打开多元信息之门

  记者:一份向中国介绍世界的报纸,发行数不断增长,在国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不是一个国家心态走向开放、走向自信的表现?

  胡锡进:《环球时报》展示一个真实世界的同时,也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态度。

  这些年,《环球时报》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应该说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环球时报》刚进入市场时,信息禁忌比较多,什么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条条框框很多,而现在这种信息的藩篱基本上被拆除,信息的边界越来越宽,这是中国自我变化的结果,这种变化表现在一种包容力的生成,中国变得越来越有能力去适应去接纳世界多元的声音,尤其是一些批评的声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环球时报》也作了一点贡献,就是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信息之门,让老百姓看到更多境外的声音,锻炼了老百姓的信息适应和判断能力。老百姓在丰富多元信息中逐渐形成一种信息理性,通过与世界的比较,看到中国取得的发展,也看到中国面临的“复杂”,并且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尽管中国当前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通过与世界的对比,老百姓不会丧失信心,毕竟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很光明的。(记者 吕其庆)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