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评论改文风应先人一步
发表时间:2013-02-2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新闻媒体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职责,必须在改进文风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筹,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鉴于党报评论的重要性,倘若党报评论的文风能发生转变,势必会影响都市报、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各类媒体的文风。

  新闻评论是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对正在、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评论在各种媒体上以繁荣兴旺之势铺开。在传媒速度越来越快捷的形势下,读者以更加理智,深入了解事实成因及后果的欲求,正在逐渐取代对情绪宣泄和消遣的欲望。简单化报道和发表意见已难以激发人们的阅读欲,而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思维方式新颖、富有知识张力的言论,才会受到读者青睐。

  新闻评论要增强表达效率

  新闻评论是否也需要改文风,特别是改长风?答案是肯定的。以刚刚公布的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为例,《人民日报》获一等奖的是只有1086字的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一篇千字文为何能获全国评选的一等奖,因为该文抓住了当下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观点准确清晰、导向鲜明有力、语言清新直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实,短文并非始自今日。1998年8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570字的评论《当前头等大事》,有效配合了当时全国抗洪抢险救灾形势,1982年2月7日《福建日报》一版刊登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撰写的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仅150字,他们为中国新闻评论史增添了亮丽一页,是新闻媒体学习的榜样。

  当下,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微博等新的表现手段逐渐出现,百字短文的言论将成为言论表达的主流,其“求新”“求短”“求实”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此时,党报评论如对篇幅不加注意,将很难适应受众欣赏口位和思想现实。缩短并不意味着不要长,而是说要少用长的篇幅行文。是要将新闻评论中那些可有可无的文字去掉,增强其表达效率。缩短意味着我们要将新闻评论与其他形式文章严格区分开来,增强各类文章的表现力与表达力。

  工作评论不宜演连续剧

  现在不少报纸为配合当前中心工作而写的系列评论不只是之一、之二、之三,而是之八、之九、之十甚至长到之几十篇的“连续剧”。据调查,某报从2008年10月22日到2010年3月17日共发表44篇配合上级工作部署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其中,系列谈之二是《围绕科学发展 深入解放思想》,之三是《解放思想是发展的前提》,之十是《把解放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些评论的标题和内容都有某些重复的部分。笔者曾与该报的老总交流过,他们说,这是上面主管部门的布置,我相信。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还很长很长,是否需要根据每个阶段的任务都要写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系列评论呢?显然不现实。

  除了媒体撰写的工作评论外,还有不少党政部门自己撰写的理论文章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报纸上刊发,字数在四五千字左右,很让媒体为难。说到此,会有人举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文长达6301字。我以为,虽然它是以“特约评论员”的形式发表的,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更不能成为我们评论写作的楷模。它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运用大众传媒传达一种政治指向的理论文章,其意义不在于其是“特约评论员”,而在于它精辟的理论阐述起到了拨乱反正、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媒体不是一概反对长文,而是少了这样的佳作。)

  中央八条规定对政治局同志的活动要按“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配合工作的评论和以评论形式出现的文章也应按此运作。这个道理要让媒体人和管媒体的人都知道,共同携手执行。如何理解这三者的关系,第一,工作需要是报道的前提,没有工作需要就谈不上关于它的报道和如何报道。第二,有了工作需要,不一定都报道,都突出报道,其依据就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是否报道和如何报道的行动守则,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须臾不可忘却和轻视。第三,社会效果则是检验新闻报道初衷和结果的唯一标准。社会效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社会影响,即报道后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批示、肯定、嘉奖,这是很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应是听众、观众、读者和网民的良性反映。二是报道对社会工作和人们思想意识所起的促进作用。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

  系列评论数量宜再精简

  纵观中国媒体的系列评论,有九评的,有八谈的,更多的是五论、六论,也有上中下三编的。篇数多少当然要以论述的问题而定,但是短、实、新却是应该普遍遵守的。实际上,近年来,《人民日报》的很多很好的系列评论,不仅字数不长,而且篇数也不多。2011年,《人民日报》发表系列评论“如何提振政府公信力”(5篇),“如何协调社会关系”(4篇),“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5篇),“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系列评论(4篇)。2012年,《人民日报》在道德堪忧的语境下,推出“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系列评论——《多元时代更需凝聚共识》《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坚守转型社会的“底线伦理”》《善待精神建设的“道德热量”》等,引起热烈反响,文中甚至用到不少网络流行语,愈发激起共鸣。一个专题评论到底该写多少篇为好,我们可以从社会科学研究中受到启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的数量和经费投入,选题内容主要包括应用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类。应用对策类选题以研究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侧重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急需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基础理论类选题旨在深入研究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问题,侧重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学科建设中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学术理论问题和学术资料库建设,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集成性。跨学科研究类选题侧重研究具有明显文理(工、农、医)交叉特征的复杂性、综合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应具有学科跨度大、协同创新程度高的特点。每个课题的经费在60万~80万元,时间为3~5年。为了保证课题的集中有效,从2012年起,国家社科规划办作了改革,要求子课题一般不超过5个。一个需三五年完成、经费近百万元的研究课题尚且如此,新闻评论以“新”为标志为何不能将系列评论的数量再精练一些,再紧凑一些呢?

  《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新闻媒体要带头改进文风》指出:新闻媒体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职责,必须在改进文风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筹,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鉴于党报评论的重要性,倘若党报评论的文风能发生转变,势必会影响都市报、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各类媒体的文风。事实上,相较于其他媒体评论的文风,改变党报评论的文风在当下而言其实更为迫切。(赵振宇)

责任编辑: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