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9个会”咋给文山会海降温
发表时间:2013-11-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山会海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大敌,是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重点整治的一个问题

  11月11日,有两条与会议有关的新闻:一条是,武汉市某市直单位反映,仅2012年一年,该单位就接到1300多个开会通知,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开5个会。某基层干部坦言:“我每天都疲于奔会,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办实事。”另一条是,广西南宁市一些政府部门每周只有4天对外办公,周二和周五下午为“业务学习时间”,不对外办公,很多前来办事的群众只能吃“闭门羹”。(11月11日《湖北日报》、中国广播网)

  前一条新闻,说的是政府部门需要参加的会议太多;后一条新闻,说的是政府部门的内部会议也不少。两条新闻反映了同一个问题——过多过滥的会议,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

  平心而论,政府难免要开各种各样的会议,开会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问题在于,会议过多过滥甚至文成山、会成海,不仅让一些部门和官员“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办实事”,而且“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的做法,容易让一些部门和官员养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越来越擅长夸夸其谈,越来越不愿脚踏实地。在某种意义上,文山会海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大敌,是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重点整治的一个问题。

  整治文山会海,是中央的一贯要求,各地也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不少地方推出了“无会月”,更多地方则严控会议时间,甚至要求每次讲话、发言不得超过多少分钟。这些措施初衷良好,但说到底仍是治标不治本。写文章讲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开会也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会议,拖拖拉拉开几个小时固然不对,但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开完的会,非得限定在多少分钟内结束,恐怕也有问题。一切视具体情况而定,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事实证明,这些整改措施,根本没有阻止文山会海泛滥。

  文山会海之“标”,是文件多、会议多;而文山会海之“本”,是政府管的事情太多,未能实现职能转变。有些地方政府,还是不肯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社会、交还给市场,还是习惯于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要管。管的事情太多,会议、文件自然就多,想不沉湎于文山会海都难。

  不妨举个例子:几年前,兰州市物价部门曾作出规定:市面上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想想看,为了出台这个规定,兰州市物价部门肯定是开过会的,可能不止一次,也可能发过文件,层层传达;规定实施后,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再开会、再发文件……而实际上,像牛肉面卖多少钱这种事,显然不是政府应该管的。换言之,这些会议和文件都是不必要的,会议开得再短也是一种浪费。

  由此观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大包大揽的习惯,减少政府管理事项,这才是整治文山会海的治本之策,也是“釜底抽薪”之策。这里的“薪”就是指政府不该管的事情,把这些事情从政府日常管理中“抽”出,才能给文山会海的虚火降温。

  这同时也是给政府管理“减负”。让政府部门腾出时间和精力管好该管的事情。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并一次又一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其用意正在于下放权力。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时代潮流,才能打造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晏扬)

责任编辑:杨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