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要钱问绩花钱问效用钱有责 财政改革普惠于民
发表时间:2015-07-13   来源:人民日报

  早晨,杭州市民子青选择借公共自行车去翠苑一区,“天气舒服或者早上的时候,挤车还不如骑车。”在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已达到3313个,车辆总数8.4万辆。绿色而便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得益于杭州市财政向民生事业投入的保障机制。

  “要钱问绩、花钱问效、用钱有责”,杭州市财政对民生资金分配、使用和评价三个环节实施绩效管理,着力解决三个问题:钱应该花在哪?钱花得好不好?老百姓满不满意?

  “钱应该花在哪?”杭州市财政建立了“一项机制、一个裁判、一套标准”三位一体的民生资金分配机制。一项机制,就是竞争性分配机制;一个裁判,就是外部专家团队;一套标准,就是绩效评分标准。这改变了预算单位“先想法要钱、再考虑花钱”的传统思维,树立起“先确定绩效目标、后申请项目资金”的绩效理念。

  “钱花得好不好?”如果花对钱是选择题,那么花好钱就是必答题。通过“进度跟踪—第三方实地调查—绩效纠偏”,来实时监控。要求部分重点民生项目每半年必须如实填报《进度表》和《完成情况表》,对项目和资金进度、目标完成度等情况跟踪管理。

  “百姓满不满意?”这是杭州市财政工作的最终目标。杭州市财政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建立了“满意度调查—公开问效—群众反馈”的绩效评价体系。涉及民生的绩效评价项目,均需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组织开展绩效评价进社区、公述民评等活动,现场听取意见;展开问卷调查征集意见,根据反馈,对实施效果不佳的项目作出暂停拨款、整改完善的评审建议。

  除此之外,杭州实行阳光财政,“促公平,让老百姓乐活在杭州;促和谐,让老百姓乐居在杭州;促发展,让老百姓乐行在杭州。”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安排专项经费,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义务教育同城同待遇;推进新医院建设和智慧医疗、医养护一体化等医疗服务便民惠民服务新举措的落地;加强对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消防、食品安全等安全领域投入;推进交通、城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快速路网、主次干路、地铁和公交换乘枢纽、停车场(站)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

  保障民生投入,方能赢得群众赞成。杭州市财政委托第三方对民生投入保障情况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杭州市民生投入保障的综合满意度达97%。(记者 袁亚平)

责任编辑:王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