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发表时间:2013-07-02   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省全面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1年半以来,“插甸经验”成为备受关注的样本。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插甸,走近那些与老百姓一起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干部,对“插甸经验”有了新的理解——

  同流汗共分担 同呼吸共命运

  6月的武定县插甸坝子一片葱茏,阳光下翠绿的田野十分养眼,让初来乍到的人们不禁赞叹:“好漂亮的田园风光。”

  面对如此美景,省委组织部在这里挂职的一位干部却有点“不解风情”:“你们看到的虽然都是绿莹莹的,但翻来覆去就是玉米、水稻、洋芋,最多还有点烤烟,老百姓想靠这些致富很难。”

  同样景象,不同感受,反映出“旁观者”与“当事人”的两种视角、两种思维差异,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插甸经验”的不同一般。

  同吃同住同劳动 真情融入“面对面”

  “只有真情融入,才能赢得群众认可”

  “书记,来家里吃点水果嘛。”“书记,天下雨,早晚冷,衣服要穿够。”“书记,有空要再回来村里坐坐。”

  虽然已结束住村挂职一段时间了,但章良为、魏超鹏等人回到各自担任常务书记的村里时,还是能处处听到热情的招呼。

  一位村干部说,前不久一位常务书记和部领导一起到村里走访,原计划在村委会吃饭,可半路上就被村民硬是拉着去家里吃孩子的满月酒了。“这些挂职干部,现在相当受老百姓欢迎。”

  一年半前,当省委组织部的第一批12名下派干部来到武定县插甸乡住村挂职时,可不是这样的场景。

  刚到水城村的章良为想开个会和村里党员干部们认识一下,却得到“大家忙着收洋芋,凑不起人”的委婉拒绝;独自进村走访,却被村民生硬地拦在路上:“你是什么人,来干什么?”

  村民们的冷淡是有原因的。用插甸村党总支书记张正明的话来说,“看他们来时,心想不就是走走形式嘛,住上几天,装装样子,刮完这阵风就走了。”

  让张正明和插甸乡的干部群众没有想到的是,章良为和他的同事们不仅住下来没走,还天天往村民家里跑。遇到栽种就跟着栽种,遇到干旱就跟着运水,遇到收割就跟着收割,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还帮忙调解矛盾……

  “他们刚下来的时候皮肤白生生的,个把月就晒得黑漆漆了。”住村干部们踏踏实实地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村里很快站稳了脚跟。如今提起常务书记,插甸乡的干部群众挂在嘴里的是“我们魏书记”“我们章书记”,而常务书记们讲起村里的情况也常常用“我们村”表达。

  12名常务书记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逐渐被当地干部群众熟悉、认可,而他们不了解的是,在这些干部的背后,有着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制度保障。

  省委组织部把插甸划为12个民情责任区,由部领导作为责任领导,每人挂钩1至3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1至2个处室作为责任处室,每位部领导、处室领导、机关干部分别直接联系2至4户群众,发放民情联系卡到每一户、每个人,制作民情联系登记表,建立民情联系台账,做到每名干部都“一竿子插到底”直接联系群众、直接帮助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同时下派干部13人,1人挂任武定县委副书记兼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长,2人挂任乡党委副书记,12人担任12个村党总支常务书记,要求常务书记住村不少于200天,入户率不低于50%。

  有了好制度,还需严格执行。近1年半时间里,省委组织部各级领导带头把制度落到实处。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15次到插甸住村入户,7次带领机关干部到乡里开展集体劳动,没有在宾馆住过一晚,没有在县城吃过一餐;部领导年均住村3次以上,每次都走村串户实实在在帮助群众;各责任处室领导普遍做到每个季度住村1次,每次都认真收集村里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有了制度保障,才能使干部真正融入基层、真情融入群众,才能使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常态化,也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