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如何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发表时间:2021-09-17 来源:中国文明网

  根据党中央要求,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问答》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中国文明网开设有声书专栏,对全书7个板块、100个问题进行连载,帮助广大网友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不断提高学习贯彻自觉性坚定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59)

  2020年末,央视报道《咬文嚼字》杂志发布“2020十大流行语”,逆行者、后浪、直播带货、双循环等年度热词入选。其中,“双循环”作为经济领域专业术语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新潮词,反映了人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政策走向的普遍关注。2020年上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中持续发展,在国内国际的循环中动态运行,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于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党中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有效应对了外部风险,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国内循环在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同时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峰值的64.2%下降到2019年的31.8%。近几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从需求看,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商品零售额即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从供给看,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总起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构建新发展格局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握其深刻内涵,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人提出,新发展格局是否是中国迫于外部形势的无奈之举、被动之举?是否意味着中国扩大开放政策将发生改变?是否意味着各地都应该搞自我小循环?答案是否定的。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必须积极作为,坚持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要通过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图为“世界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的国际商贸城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我们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如果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搞“小而全”,甚至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就会破坏国内统一大市场,阻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对于各地区来说,必须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格局彰显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中,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中,我国国内大循环将更有效率,国内国际双循环将更加顺畅,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习言习语

  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责任编辑:林 凤清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