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区精神打造中国建筑的“钢筋铁骨”
发表时间:2021-11-09来源:中国文明网

用特区精神打造中国建筑的“钢筋铁骨”

——走进深圳钢结构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专访全国道德模范陆建新

  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区,鳞次栉比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公司分列道路两侧,整洁宽敞的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阳光照在摩天大厦的玻璃上,映射出耀眼的光芒。

  行至道路尽头,你会看到一座特别的建筑——用钢结构搭配新型玻璃,内嵌半球式下沉式广场,与对面高层建筑形成强烈对比。

  这里是深圳市南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它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建筑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为主题的博物馆。

深圳钢结构博物馆。资料图片

  从钢结构里看中国建筑史

  钢结构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经过艺术化处理的耐候钢板,呈现出的锈蚀墙上写着“坚韧结构庇佑苍生,轻盈线条妆扮人间”的语句,增添几分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反映着我国自古以来“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钢结构博物馆常设展览分为序厅、历史厅、科技厅、互动厅和未来厅五个部分,对中国和世界钢结构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水平进行了全方位展示,集知识性、科普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

钢结构博物馆序厅。贺子桓 摄

  “泸定桥,我在课本里学过的!”一名小朋友兴奋地说。

  在博物馆历史厅,一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文明实践活动正在进行,讲解员正在给孩子们讲述展品的来历。

  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索陈列于展柜中,这是四川大渡河泸定桥在2005年为庆祝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70周年大修时换下的铁索原件。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透过这件浸染着红军将士鲜血的展品,飞夺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和枪林弹雨仿佛近在眼前。

四川大渡河泸定桥换下来的铁索原件。资料图片

  据悉,作为南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钢结构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对中小学生不定期开展“百万市民看深圳”“大手拉小手,走进钢结构”“特色夏令营”等各种各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观学习、聆听讲座、亲身实践等方式了解中国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同时,博物馆常态化开展“钢结构博物馆讲堂”,邀请业界专家开展公益讲座,内容涉及中外历史、红色故事、民族习俗、英雄风采等多个方面,面向全社会开展行业权威、寓教于乐的知识讲堂。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博物馆立足自身特色,在科技厅和未来厅设立了VR体验、游戏娱乐、3D电影展播等项目,用技术手段还原施工现场和建造过程,并将钢结构知识细化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高大上的科学技术变成参观者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体验。

学生正在参观钢结构博物馆。杨浩 摄

  在钢结构博物馆内,不仅有四川泸定桥铁索、上海外白渡桥铆钉、美国纽约世贸中心残件等具有历史意义的钢结构零件展品,还有古今中外钢结构建筑的珍贵影像,以及中国对钢结构技术的艰辛历程和探索成就。

  从以牺牲800多名中国工人为代价的滇越铁路人字桥,到雄伟靓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从抗战前夕国人为阻挡日寇铁蹄而自行炸毁的钱塘江大桥,到如今闪耀世界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鸟巢、广州西塔,从古代领先到近代落后,再从现代的奋起直追到当代的独领风骚,中国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充满了超越的光荣,也夹杂着悲愤的血泪。

当代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钢结构建筑模型。杨浩 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座座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深圳地王大厦、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这些响亮的名字背后,离不开一位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的工程师,他就是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陆建新。

  从创新中见证“中国高度”

  “不可能想象得到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在钢结构博物馆,看着眼前精美的钢结构建筑模型,陆建新坚定地说。

  18岁,一个在梦里都是朝气蓬勃的年纪,给了陆建新无限的工作动力。那是在1982年,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160米)正在建设中,作为测量员的陆建新,工作就是控制大楼整体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5毫米,这份工作也让他与超高层建筑结下不解之缘。

  陆建新说,一个人的工作是一辈子的事,80年代并没有所谓钢结构这样的专业,测量员就是一份可以一眼望到头的工作,不仅自己对于职业生涯毫无规划,所有人都在不断摸索、学习、借鉴。

1982年,陆建新在建设深圳国贸大厦建筑工地上。受访者供图

  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缺乏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经验,设备是进口的,技术是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研究后,不断突破的,甚至有境外企业奚落道:“你们准备建第二座比萨斜塔吗?”

  面对技术壁垒和设备落后等重重阻碍,中国工人和工程师们舍弃了传统的翻模工艺,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坚持创新,改用滑膜工艺建造。在每层面积达1530平方米的国贸大厦使用滑膜工艺,在国际国内都是首次。

  第一次试滑失败了,因为滑模起提速度太慢,正在凝固成型的墙体被严重拉裂……第二次、第三次均以失败告终。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批评,工程师们扎进工地,做实验,测数据,凭着一股韧劲儿,终于在第四次成功突破难题,并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陆建新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前辈们敢闯敢试的精神深深触动了陆建新。1994年,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384米)开始动工,负责测量的他要爬到两三百米的高空,在20厘米宽、十几米长的钢梁上走来走去。有时钢梁晃得实在太厉害,他就蹲下来、骑在钢梁上。时间久了,手心里全是汗,脚就像八爪鱼一样卷曲着,小腿也会一直绷紧。虽然很危险、很辛苦,但陆建新从未想过“不干了”,第二天依然会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后来,陆建新自制测量仪器支撑架,创新采用全站仪配小棱镜、激光反射片等测量方法,成为钢结构安装行业测量标准工艺并沿用至今,将大楼整体垂直偏差控制在当时代表世界最高水准的美国标准允许偏差的1/3以内。

  442米的深圳“京基100”大厦、60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随着建筑高度在不断刷新,建筑设计难度也在不断攀升。在陆建新将近40年的职业生涯里,他认为最难以克服的还是创新问题,“每一个建筑遇到的难题都不一样,不可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

  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陆建新始终不渝的工作姿态。尽管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道路上,陆建新遇到过太多的困难坎坷,有时会焦急到无法入睡,但他坚决不放弃,始终耐得住寂寞、挡得住冷嘲热讽、抵得住繁华诱惑,创造了一项项技术成果,留给年轻一代的建筑工程师们一笔笔精神财富,为我国建筑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或先进的钢结构施工技术,主持及参与完成的国家专利达400余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个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他的努力下,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

  做一个普通的“螺栓”

  “我很幸运,参与了深圳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四大地标建筑的建造。”当被问到从业近40年来的感受,陆建新这样回答道。

陆建新接受“文明在这里”报道组采访。杨浩 摄

  陆建新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中国建筑从100米级高度逐步攀升至600米级世界高度的全过程,使中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从落后西方半个世纪跃升为世界领先水平。如今,中国超高层大楼的数量约占据了全世界总数的50%,国内的超高层建筑、高速公路和大桥,其施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陆建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对于这个称号,陆建新认为:“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自己在一线干得久一些。”然而,陆建新口中的“在一线干得久一些”,是将近40年的坚守。

  从业以来,他始终扎根在条件艰苦的施工一线,做过测量员、干过塔吊装卸工、开过卷扬机,即便在职位升迁后,仍坚持在施工现场工作。“基层一线是积累经验、磨练技术的地方。”陆建新说,任何岗位都需要坚持坚守,只有扎根一线,才能做精做强。

陆建新在工作中。资料图片

  陆建新直言,很多人在完成一两幢超高建筑工程后,就会转向做行政或跳槽,以谋求更高岗位或经济待遇,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所在的岗位更容易接到国家级的重大项目,这会让个人的业务能力提升有了更多机会和可能。尽管压力更大、风险更多,但陆建新感觉更有成就感,何况“党和国家已经给了我非常高的荣誉”。

  “个人的成就要和时代、国家、单位牢牢绑在一起,这样才能有更大的作为。”陆建新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特区精神犹言在耳,前辈们的故事和榜样更加激励他不断向前。

  2020年初,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陆建新和同事们仅用20天的时间,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旁边的一片荒坡地上,火速建成了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的应急院区,可提供1000张床位,其中负压床位984张,ICU床位16张。在新的时代,“深圳速度”被赋予了崭新的涵义……

陆建新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从18岁开始,陆建新始终践行着特区精神,坚守施工一线39年,专注、认真、创新、敬业,修建了一幢又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不断刷新着纪录,让梦想照进现实。

  2016年10月,陆建新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7月,陆建新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他用汗水与智慧建造一幢幢摩天大楼的“钢筋铁骨”,用责任与担当书写钢结构建筑的中国高度。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如今,时代的脉搏奔腾跳跃,陆建新和同事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许多属于中国的奇迹继续上演。(记者:“文明在这里”报道组 贺子桓

责任编辑:梁 海燕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