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的实践——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蹲点报道
发表时间:2021-07-12来源:中国文明网

  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片。来源: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不顾自身安危,屡建战功,威震敌胆……”6月21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狮城镇城西社区河滨西路步行街的清风亭,一场以革命英烈凌福顺事迹为内容的“方言评书”党史宣讲活动吸引众多群众聆听。

  这是评书艺人王增禄受邀成为理论宣讲“说弹唱”志愿者后,为群众宣讲党史故事的第六场活动。地道的周宁方言、生动的肢体语言,边唱边说、深入浅出,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鼓掌叫好。


  王增禄在用方言评书讲述党史故事。魏知秋 摄

  “土味”乡音传党音

  宁德市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平均800米的海拔居福建各县之首,被称为“云端之城”。2019年10月,周宁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首先要解决“谁来讲”的问题。周宁县在原有乡村讲师团和理论宣讲轻骑兵的基础上,多方寻访和招募,成立了一支由20多名评书、木偶民间艺人任文化传习员的“说弹唱”志愿服务队。

  73岁的评书艺人李佛信是宣讲“红人”,党的最新政策传来,他都会积极准备评书宣讲讲稿。为了让这些“下接地气”的宣讲员们做到“上连天线”,周宁县从村镇干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中筛选口才、文笔较好的人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主题分别撰写标准宣讲稿,同时安排社科专家或相关行业领头人进行辅导。

  “党史故事既要准确无误,又要结合评书朗朗上口,要将英雄事迹凝练成短句,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王增禄说。每当他的铜铙钹响起,居民们就搬来小板凳,“学习讲坛”便开讲了。“从现场群众的反应来看,这几天的辛苦非常值得。”


  评书艺人在清风亭用周宁方言宣讲廖俊波先进事迹。魏知秋 摄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狮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郑斌说,百姓宣讲跟着群众作息走,清风亭下,有人聚集就有人宣讲,这已成为一道文化风景。

  2019年5月,狮城镇成立了“方言评书”志愿服务队,发挥“理论轻骑兵”能打快板、善于表演的特长,运用方言土语,通过聊天式宣讲、互动式答疑实现理论育民、理论惠民,这样的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目前已开展宣讲近百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


  狮城镇中兴社区“四点半”课堂。黄起青 摄

  文明实践,群众是主体。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有机结合起来,各乡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清单、有活动、有制度”的标准,盘活唤醒文化服务中心、广场礼堂、书屋大院等“沉睡”的场所资源,把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农村大集、街头巷尾等更贴近群众的地方。

  ——玛坑乡通过重建首章杖头木偶戏剧团,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孝廉故事等编成曲目,凭借两根简单木杖、一口流利方言开展绘声绘色的巡回宣讲。

  ——咸村镇则通过“凤亭议事”、入户宣讲,第一时间将党言党语融于畲族文化中,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大白话、家常话,宣传党的理论知识。

  ——李墩镇通过北路戏、木偶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送演出、送文化,在传承中擦亮非遗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冒热气、赢人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场场富有地方特色的演出,一个个贴近百姓生活的宣讲,一则则平凡却动人的故事,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文明实践添活力

  在周宁,有这样一群人,街头流浪汉叫他们“老朋友”,贫困学子称呼他们“雷锋叔叔”——他们是“银屏峰下周墩人”志愿服务队队员,他们持续开展关爱流浪人员“暖冬行动”,不让居无定所的流浪者挨冷受冻。志愿服务队成立10年来,已拥有7000多名队员,开展志愿服务上千次。

  “我们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温暖更多的人。”银屏峰下周墩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叶树正说。


  周宁县银屏峰下周墩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为老人修剪指甲。

  一年多来,周宁县整合各部门各乡镇力量,构建“1+6+N”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1”即组建以县委书记为总队长、全县党政干部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6”即依托六大志愿服务平台组建6支志愿服务支队;“N”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同时,激发民间活力,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容。


  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截屏。

  为了实现志愿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于去年7月上线运行,采用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百姓评单的全流程技术支撑体系,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便捷、智慧、联动的网络管理工具。

  在狮城镇长安社区,每一名注册成为志愿者的居民都会得到一本“爱心存折”,志愿者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时长都会形成一定积分记录在“爱心存折”,达到一定分值的居民就可凭积分向社区兑换生活用品。

  让奉献受尊重、有回报,大大释放了整个社会的志愿热情。“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逐步成为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文明风尚。


  2020年6月5日,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授旗仪式现场。叶罗彪 摄

  截至目前,周宁“县-乡-村”三级注册志愿者达17989名,成立志愿服务队298支,累计开展服务项目2502个,服务时长23万小时,有效满足了基层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明实践需求。

  以文化人润民心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随手轻轻转动,纸屑纷飞的片刻间,一只精美的蝴蝶剪纸翩然“飞出”。在周宁县浦源镇鲤鱼溪景区民俗馆内,孩子们正在认真向陈美慈奶奶学习剪纸。

  这一堂生动的剪纸公益课是浦源镇近年来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之一。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剪纸,就很好奇一把剪刀怎么可以剪出那么多好看的作品。”今年6岁的叶蓁蓁说,“这次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鲤鱼溪玩,刚好遇到这边有上课,就坐下来学习了。”


  鲤鱼溪景区民俗馆内,手艺人现场教授游客制作陶瓷。郑文敏 摄

  不仅仅是剪纸,鲤鱼溪民俗馆内,还有刺绣、陶瓷、蓑衣制作体验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匠人小工坊令人印象深刻,来自本土的手艺人各显神通。

  “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除了要有活动室、图书室等活动阵地,更不可少的是文化内涵。”周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维知说,自被列为全国试点县以来,周宁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入手,以“文化”涵养“文明”,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开设专项文化课堂,引导群众学习、传承传统文化,让群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鲤鱼溪举办舞龙表演。周许端 摄

  鲤鱼溪民俗保护协会每周开展常态化鱼祭、护鱼武术、舞龙、板凳龙等表演。“鲤想青年”云创空间,坚持每周一场文明实践“公益音乐会”演出,推行公益亲子书屋、农耕学堂,采集收录近百首本土方言民谣,将流行音乐的歌词改编成周宁话,编入原创民谣演唱中,让大家关注到家乡的文化。

  玛坑乡杉洋村每逢春节至元宵,都会举办《林公忠平王家范》诵读仪式。通过诵读家规家训,让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尊规崇礼的实践“触角”向更深更广处延伸,培育了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

  “我们将继续统筹各类资源,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把志愿服务精准送达群众,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让文明馨香浸润群众心田。”石维知说。【“文明在这里”采访报道组 邓植尹(中国文明网)叶伏国(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 凤清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109034&encoding=UTF-8&data=AF03agAAAAcAAM7wAAAAAQBd4oCc5LqR56uv4oCd55qE5a6e6Le14oCU4oCU56aP5bu655yB5a6B5b635biC5ZGo5a6B5Y6_5paw5pe25Luj5paH5piO5a6e6Le15Lit5b-D6Lmy54K55oql6YGTAAAAAAAAAAAAAAAuMCwCFHc6EDXCb_NkT47cG_VutalaDe6UAhQeL-D6nOm2gzGiyZlv8LtPEaTSM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6109034&encoding=UTF-8&data=AF03agAAAAcAAM7wAAAAAQBd4oCc5LqR56uv4oCd55qE5a6e6Le14oCU4oCU56aP5bu655yB5a6B5b635biC5ZGo5a6B5Y6_5paw5pe25Luj5paH5piO5a6e6Le15Lit5b-D6Lmy54K55oql6YGTAAAAAAAAAAAAAAAvMC0CFQCCddJvPzJvdV5nS1t5k7iGiiAGGgIUU3AhjXQM2oCveIchTdyZbCgmZoM.&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