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大地上的农业科学家—朱有勇
发表时间:2019-12-03来源:央视网
视频来源:央视网

  朱有勇,男,1955年11月生,2005年至今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曾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高校名师等多种荣誉称号。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成长于土地、收获于土地的农民;他是大学校长,也是身先士卒、30年一直站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学术界,他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而在农民眼中,他就是一个对田间作物搭配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这就是朱有勇,一个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新时期农业科学家。

  创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新途径

  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难题之一是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易造成病害流行,不仅导致大面积减产,而且大幅度增加了农药用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危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从育种角度提出了“多系品种”、“水平抗性”、“聚合抗性育种”等方法来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但这些方法因技术难度大,限制了推广应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朱有勇从栽培角度探索了利用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来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这条新途径需要回答三个关键的科学问题,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机理是什么?三是能否推广应用?朱有勇研究团队通过三十年的系统研究,逐一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创建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新途径。

  一是试验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径。上世纪八十年代,朱有勇在云南山区观察到水稻品种多样性有效控制稻瘟病的现象,随后发现这种现象在多种作物中都存在。首先他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品种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现象,后来拓展验证了作物物种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现象,1997年至1999年完成了万亩放大试验验证。经过十余年近千次试验研究,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2000年,这一标志性研究结果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揭示了控病机理,为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朱有勇从引起作物病害发生的寄主品种、病菌和气象因子“三要素”入手,试验探明品种抗性遗传异质与控病效应呈正相关,明确了品种遗传多样性减缓病害流行的作用机理;试验探明了作物多样性稀释病菌和阻隔病害传播的作用机理;试验探明了作物多样性立体株群改变农田微环境气象因子,减缓病害流行的机理。通过十余年研究,揭示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主要机理,发表论文百余篇,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三是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朱有勇通过机理研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品种搭配、空间配置和时间优化的技术创新,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在国内外累计推广应用上亿亩,实践检验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理论,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了国内外科技奖励多项,回答了第三个问题。

  拓展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

  朱有勇将生物多样性原理与植物病害防治理论相结合,拓展了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对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流行及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受邀在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大会和国内植物保护大会上作大会报告。标志性研究论文“Genetic diversity for disease control in rice”单篇引用频次在国际和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排名前列。Nature和Science等刊物作了专题评论,认为朱有勇等的科学发现,突破了品种单一化的弊端,为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佐证。他研发的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上亿亩,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的成功范例,受到美国《新闻周刊》、《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等十余个国家的媒体关注和报道。他的工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研究新生长点,主持建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流动站,为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为国内外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朱有勇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863项目、重大高新技 术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二十余项,在Nature,PLOSONE,Phytopathology,BioSic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2项,其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优秀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十佳“三农”人物,全国高校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云南省兴滇人才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朱有勇取得的成绩,不仅是他几十年坚持信念、学农爱农、潜心研究的结果,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具体体现。天时就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长期给予朱有勇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环境。地利就是朱有勇一辈子坚持在云南边疆潜心研究,云南的地理地貌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地利条件。人和就是朱有勇所在的云南农业大学形成了治学严谨、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尤其是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坚韧不拔、团结拼搏,为攀登科学高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朱有勇永远是团队的普通一员,他将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续写云南农业新辉煌。

责任编辑:朱 丽晨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