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君
益阳94岁山村教师家设教室 义务补习24载
助人为乐
湖南省
2021年4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唐上君,男,益阳市安化县奎溪镇雾寒村七组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27年10月生,1950年7月参加工作,1952年任奎溪镇完小教师,1959年任安化农校教师,1961年,调回奎溪镇完小任教,1981年任安化六中教师,1986年退休,现年94岁。1997年,退休10年后的他回到家乡——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安化县奎溪镇雾寒村,义务为村里的留守孩子辅导功课,并将自己的家作为孩子们补习功课的“书楼”。这个免费“补习班”,一办就是24年,许许多多的农村孩子在他的引导下健康成长,走出了大山。24年来,唐上君把自己的工资都花在这些山里孩子的身上,作为奖学金、为他们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24年间,从他的小楼里陆续走出了50余位大学生。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年华已逝,虽已是鲐背之年,但在这条路上,唐老依旧初心不改。

  熟悉唐老师的人,说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一生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用党章要求自己,即便早已退休,在他的床头仍贴着用大红纸写好的入党誓词,党章已深深地烙刻在他的心里,教诲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人民教师,他一生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乐于思索。经他研究制作的“等高线自教板”等教具曾获得国家教委的充分认可,并进行了教学展览。在奎溪任教以来,他三十年如一日地接送学生上下学,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护送着一代又一代寒门学子走出大山,为此他还好几次险些摔下悬崖丢了性命。他热爱教育事业,有他参与修建过的教学楼就有8栋。

  妻子没有工作,仅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勉强过活,但他却长期捐资助学,一生乐善好施,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着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从不计回报。对大山里的孩子更是关爱有加,从他手里送出去的莘莘学子不计其数,受他钱财资助、粮票赠送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现任奎溪镇中学校长的陈喜元就是其中一个。那时候,陈喜元家境十分贫寒,家里姊妹多,加之母亲英年早逝,父亲养活6个孩子很困难,只能给的给,送的送。陈喜元在乡里乡亲的帮扶下读完了小学,并顺利考上了中专。那时候村里出一个中专生不容易,父亲又喜又忧,喜的是娃娃有出息,忧的是中专三年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唐上君知道了,亲自登门拜访,并将200元现金塞进了陈喜元的手里,并叮嘱道:娃啊,放心吧,中专三年的学费我来负担好了,你只要安心刻苦读书,将来出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说到做到,三年中专下来,唐老师累计负担陈喜元学费生活费800多元。

  他热爱教育事业,讲党性,重奉献。1978-1979年是唐老师家最困难的时期,媳妇与女儿的相继去世让这个家悲痛欲绝,风雨飘摇,大家都让老伴把唐老师叫回来,可老伴却只摇摇手,说:“教书也要人的呢,他现在回家来学生怎么办?”何曾不是呢?唐老师忍着钻心的悲痛坚持给学生上课,学校领导知道了都劝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被他一口拒绝,“逝者已矣,现在孩子们就是我最亲的人,我只有把书教好了,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国家的培养!”

  退休后,有人出每月400元的工资邀请他去渣滓溪学校任管理人员,外贸局领导也想高薪聘请他去奎溪锑品厂当高管,都被他一口拒绝了。那时的云台区公所正好缺一名门卫,他却主动报了名,每个月领着50元的生活补贴干起了门卫、保洁员、收发员等几个人的活,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别人都说他傻,他却说:“我能有今天,全是党和人民的支持与信任,现在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到了,我岂有不站出来的道理呢?”

  他勤俭节约,虽每个月都有退休工资,但他一直省吃俭用。家里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木房子,屋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衣裳都是儿女逢年过节给他添置的,平日里他也不舍得穿,下地干活时一条破围裙一围就是一天。但他对周围邻居、孩子们却很大方,谁家家境困难,要钱救急,他二话不说主动送过来了,从不问还期,同村向理华夫妇就是其中一户。妻子车祸致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孩子要上学,家里家外全靠向理华一人操持。唐老师每次经过他家门口,总要去家里坐坐,问问家里牲口长得好不好,孩子上学有没有困难,家里家外还缺些啥?虽然自己生活也不富裕,但唐老师总是帮衬着向理华家,逢年过节更是一拿就是好几百。

  邻居家的孩子们周末更是都喜欢齐刷刷地聚集到他这里,在孩子眼里,唐爷爷不仅为他们准备了好吃的糖果,还为他们量身定做了教学方案。他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注重因材施教,善于抓住孩子们身上各自的“闪光点”,推行鼓励式教学。对于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唐老师心里都一清二楚,今天补习什么,明天训练什么,唐爷爷都制定好了课程表,看似费解的难题在他的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起来。他出的试卷很独特,半张烟盒纸上工工整整手写的23个试题便是孩子们补习完后的“家庭作业”。虽已经退休二十年,但唐老退休不退岗,他经常出入雾寒完小、木榴完小的师生课堂听课,并认真做笔记,课后就整节课的教学情况跟上课老师进行深入交流,师生们都很尊敬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在他的指导下,年轻教师们查漏补缺,快速成长,课堂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

  虽已94岁高龄,但唐老耳不聋眼不花,闲暇时候依旧喜欢读书看报。在他的书桌前的墙壁上挂着十几个厚厚的用夹子夹着的“文件夹”,这都是唐老师闲暇时读书看报后的学习手抄。巴掌大的书桌上堆满了书,“活到老学到老”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尤其喜欢钻研历届中央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文选,对于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他都十分关心关注。村上的社会公益事业,唐老也十分关心支持。

  2014年7月,奎溪汛情紧张,瓢泼大雨将村上河堤冲毁了好几处,唐老师不放心,硬是冒着大雨跑到堤坝上协助村干部排查险情,疏散危险地段群众,带领群众背沙袋。村上邻里之间有纠纷,唐老师一出面,都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村里年轻人喜欢打牌,不管孩子学习,唐大爷看不惯了,厉声制止道:“哪里有大人子占着好桌子板凳打牌,小孩子窝在烂凳子上写作业的道理?孩子的教育是一家子里最大的事!”大伙儿听了都灰溜溜的,面红耳赤地散了场。唐老师为人正直,写得一笔好书法,又喜欢帮助别人是村里远近出了名的。村上办新春文艺晚会,他帮忙布置宣传,谁家办红白喜事,他帮忙写对联挽联,从不收取分文报酬,大家都习惯性地尊称他为“唐大爷”。

  如今,唐老虽已退休三十多年了,但他关心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助人的心一直没变,对孩子们更是倾其所有。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是拿着课本来找他,他都仍不遗余力,耐心指导,得知哪位孩子品学兼优,但经济上有困难,他依旧倾囊相助,尽心尽力。他经常讲自己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党员,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只要还活着,就要充分发挥余热,为大家尽最后一份力。如今,这位晚辈眼中亲切备至的长者,学生心中教书育人的工程师,邻里中为人处事的好榜样,正用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社会带去无穷无尽的正能量。

来源:湖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