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才
老党员退而不休 筹款成立爱心联络站服务留守老人和儿童
助人为乐
湖北省
2021年3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张友才是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镇马石村的一名普通老党员,2008年从粮食部门光荣退休回乡。2013年被村党员、群众代表推选为村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联络员,架起了村党支部、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爱在退而不休的道路上萌生

  张友才2008年退休回到马石村张仕秦湾,一直工作勤奋的他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像得了一场大病,吃不香、睡不安,除了看看报纸、看看电视,没有什么事可干,感觉生活得枯燥无味。时间长了,他不想就此放弃人生的价值追求,开始走村串户,与群众广交朋友,交心谈心,广泛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在与群众的交往中,他发现不少农村家庭生活困难,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缺失,留守儿童无人照管,于是他萌生了办一个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的念头。心动不如行动,通过他多方努力,在大冶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还地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马石村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终于在2013年7月在原马石老粮店挂牌成立。

  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不能是一块空牌子,一要场地,二要资金,三要管理服务人员。没有房子怎么办,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改造马石老粮店,而马石老粮店通过改制后,现有的房子产权涉及到原马石粮店老职工的权益。为此,他东奔西走,与有关联的老职工取得联系。通过做工作、说人情,分别与他们签订了房屋转让、租赁协议。房子是有了,而改造房子的资金从何而来,这是张友才最焦心的事。除了做通老伴的工作,自己将多年积蓄的8万元钱拿出来外,还需要20多万元。张友才凭着当年在职时的老面子,四处筹借,与他有几十年深交的老朋友张再明一次性借给他6万元,他自己贷款了10余万元,将马石老粮店四合院改建一新,活动室、图书室、电视厅、谈心室、休息室、餐厅、食堂等一应俱全。

  爱在党员群众服务点里升华

  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办好后,张友才还不满足,继而将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发展成为爱心中转站、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动当地志愿者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开展日间照料服务活动。2015年,爱心中转站已接收农村留守老人7人,留守儿童5人,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其间,通过走访,他发现有好多残疾人找不到合适工作,无经济来源,为了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2016年,他又创建了残疾人日间工疗照料基地,聘请民工拓荒50余亩,用来种植“铁将军”(“扫帚草”),“铁将军”收割后,组织残疾人在车间内编织扫帚,同时,还四处寻找、拓展适宜于残疾人工作的项目,如编串珍珠首饰等,销售所得全部作为工资发给残疾人用于日常生活,让行动不便的、语言交流不便的残疾人在家里轻松挣钱。这样不仅解决了残疾人找工作难的问题,而且让他们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充实。2017年底,他又投资创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当地群众宣讲政策理论、宣讲好人故事,以此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8年3月开班那天,138名当地群众闻讯赶来,参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到目前为止,他骑着自行车到各湾宣讲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等66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

  爱在乡村老人的房子里洋溢

  张友才同志把对党的忠诚化为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的大爱。

  爱心中转站运行后,张友才走遍了周边的板桥、山庄、后湖、前湖、土库、黄金湖、走驹7个村,哪个湾有哪些需要关照的老人,有哪些贫困家庭,他都一一列在自己的笔记本子里,并且在爱心中转站的留守老人、贫困户档案上作详细记载。

  张友才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凡空巢老人一月一见面,一年一慰问;凡特困家庭一季一走访,半年一慰问。2018年春节,他自己出资为农村10户贫困家庭每户送去了1袋大米、1壶食油、1提面、15斤鲜猪肉。马石村1组村民张绪海,2014年因车祸已成植物人,靠妻子长年照料,家庭失去经济来源。为此,他一方面争取国家政策的扶持,另一面带头捐资救助,同时,安慰他的妻子要振作精神坚强生活。在张友才的帮助下,张绪海家庭的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后湖村村民周某双脚瘫痪,不能行走,张友才到处寻医问药,并争取大冶市残联的扶持,如今周某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爱在爱心中转站的院子里欢腾

  马石爱心中转站是爱的转运站,是爱的传播地。多年来,爱心中转站不仅成为农村老人精神的乐园,同时也成为了民事调解的中心。爱心中转站现有服务人员12人,除1名爱心食堂人员外,其他均为爱心志愿服务者。在张友才的带领下,老人需要什么就送什么,贫困家庭缺什么补什么。同时哪个家庭有矛盾纠纷,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凭着自己的爱心感召,矛盾纠纷一一化解。

  爱心中转站现有7个住宿房间,40个床位。除长期免费为4名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服务外,其余床位长期为外地客人免费开放。在这被爱包围的四合院里,人们从这里得到了温暖,享尽了欢乐。

来源:湖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