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川
连续6年捐资近70万元 资助百名贫困生圆读书梦
助人为乐
福建省
2019年5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陈文川,男,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斗北村东林人,。自2014年与爱心老人曾德梅“相识”后,连续6年结对贫困生143名,资助金额达近70万元。捐资用于助教助困的其他公益事业爱心款也超过1000万元。

  “你就是陈文川伯伯吗,我们姐弟盼了5年了,终于可以当面向您致谢!”,1月3日上午,一对贫困生姐弟来到枫亭的爱心企业家陈文川家,向恩人持续资助妹弟俩上学5年表示感谢。莆田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在市人大代表报到前夕,仙游县枫亭镇斗北村的民营企业家、莆田市人大代表陈文川,刚从辽宁乘飞机回到仙游,就先忙着向仙游县曾德梅助学联合会副会长郑丽仙联系,了解仙游贫困生活和学习情况,当得知有33名贫困学生在新的一年面临辍学困境时,立即表示将与这些贫困生结亲,全额资助贫困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问题,并邀请贫困生及家长到他家作客,并捐款10.1万元爱心款当场发放到贫困生手中,让贫困生在新的一年能安心上学,圆了读书梦。并祝愿过好春节,至此,陈文川连续6年与143名贫困生结亲,帮助他们圆读书梦。

  今年61岁的民营企业家陈文川小时候家庭十分贫困,父亲过早去世让他只读到小学一年级就辍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的家境让陈文川养成吃苦耐劳、勤劳朴素、敢闯敢拼的性格,18岁时他就外出打工,25岁时开始学做生意。经过三十多年的商海拼搏,目前在河北、河南、辽宁等地拥有涉及轮胎、钢铁、矿山、建筑等多个行业的公司。难能可贵的是,陈文川致富之后不忘本,生活十分简朴,富有善心和爱心,十分重视尊师重教,只要家乡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及贫困家庭遇到困难,他都慷慨解囊,近十年来,他个人为助学助教等公益事业捐资超过千万元。

  “去年资助的贫困学生,新学期不知有没有钱上学?生活过得怎么样?”1月2日,陈文川从辽宁企业一回到仙游时候,心里牵挂着他资助的贫困生。为此,当晚他特地联系仙游县曾德梅爱心助学联合会副会长郑丽仙,云年自己资助的25名贫困生,有的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学生成绩优异,心理就特别高兴。当得知今年有33名学生因家庭贫困新年面临辍学困境时,陈文川当即表示愿意资助,将33名贫困生全部列为自己精准扶贫结对的对象。1月3日,陈文川拿到33名贫困生资料后立即邀请到家做客,在与贫困生座谈时了解贫困生学习及家庭困难情况后,陈文川当场捐出了10.1万元爱心款,并发放到每位贫困生手中,其中9名大学生根据家庭困难情况不同,每人获得资助3000元-6000元资助,3名高中生获得资助2000-6000元,另外21名义务教育贫困生根据家庭困难情况,每人获得资助2000元-3000元不等的资肋。

  “多亏企业家的帮助,我再过一年就大学毕业了,我实现了大学梦”受助贫困大学生、福师大体育系学生徐鸿萍拿到资助款后感激地说。徐鸿萍父亲是一级残疾,全家人靠低保生活,家庭极为贫困,是精准扶贫对象,幸遇是他考上大学后一直得到陈文川的资助,此次再次得到帮助,2019年再也不为新学期学费生活费发愁了。 另一受助贫困生邓志成是钟山镇临水村人,是莆田卫生学校的学生,他和姐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失去父母的姐弟面临失学困境,幸运是从那时候起,陈文川企业家就对我们的家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让妹弟俩能够继续读书。 另一位贫困生是单亲家庭女大学生,她此次获陈文川6000元的爱心资助,她说,自从父亲去世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根本无钱上学,是陈文川爱心企业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以前每年都获1万元资助,帮她渡过难关,今年她家庭经济好点,就请求陈文川将资助自己的4000元给其他贫困学生。她要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恩社会的好心人多,要要向陈文川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学好文化知识后,将来有能力一定要接过爱心接力棒,去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

  在助学现场,陈文川的儿子也和父亲一样结对资助贫困生,他告诉记者,看到他父亲为家乡教育事业做了一些贡献,还资助贫困生,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家所说的子承父业,承的不是财产,而是一个助学助教精神。陈文川表示,自己小时候困贫困吃了没文化的亏,如今他事业有成有能力了,就想为国家精准扶贫尽份爱心,为家乡的贫困家庭给予一点帮助,让贫困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帮助他们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也好报答国家,报答社会。同时在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自2014年陈文川与爱心老人曾德梅“相识”后,连续6年结对贫困生143名,资助金额达近70万元。另外陈文川捐资用于助困助教的其他公益事业爱心款也超过1000万元。

  “陈文川一回家不访亲走友,而是忙得助学助困,我们村许多人都学习陈文川的献爱心,村里爱心奉献风气越来越浓了……”枫亭镇斗北村支书如是说,在陈文川的带动下,如今村里在外经商的乡亲致富后不忘回报家乡,不摆阔不攀比,争着比爱心做公益,同时也纷纷参与结对助学活动,移风易俗的风气日益浓厚。

来源:福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