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芳
“爱心妈妈”志愿者关爱流动留守儿童
助人为乐
云南省
2018年10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妈妈—一个恬静而温馨的称呼,使享受在温暖怀抱的大多数孩子感觉很是平常,但,在这个世界里,就有那么些孩子,不能享受作为孩子该享受的快乐,从小就要担负起责任,还得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没有固定的朋友、没有固定的生活环境,儿时的记忆就是杂乱无章的。他们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需要撒娇,就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而不能如愿。他们就是流动(留守)儿童。

  由于洛阳池社区地处昆钢十四冶生活区,有3496户7330人,其中常住人口4450人、流动人口2880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902人。基于辖区流动儿童较多,而父母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加之早出晚归外出务工没时间照料他们,在假期时有安全事故发生。社区多方探索,寻求一个能帮扶照料流动儿童的项目,最终,洛阳池社区关爱流动儿童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爱心妈妈”主要肩负起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使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学习进步,生活幸福,思想道德健康,各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1983年出生的陈会芳,为了梦想,置身从800多公里以外的小山村来到安宁发展,从幼儿老师到社区副主任,陈会芳同志始终坚守着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更好做好社区工作,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国家级社会工作中级职称,用爱心和专业知识开展数以百计的社区关爱活动。作为洛阳池社区“爱心妈妈”中的一位成员,用行动践行使命,用爱筑梦实现。

  成立“儿童友好家园”前,由于资金有限,经验不足,一点一滴得从头开始。请不起画师,陈会芳就拿起水粉在“家园”的墙上描绘着孩子的蓝图作为装饰,买不起儿童桌椅板凳,就带领“爱心妈妈”服务队用纸盒制作。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家园”的快乐,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立“爱心妈妈”服务区,倡导“爱心妈妈”为儿童缝补衣物、教授大龄儿童生活技巧;设立亲子活动区,自学专业知识,带领婴幼儿妈妈学习亲子互动内容。同时,为了给辖区未成年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成长条件,为儿童的父母提供再就业信息,使孩子们在“爱心妈妈”的关怀下茁壮成长,让社区形成了关心、爱护、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在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活动的不断开展下,洛阳池先后荣获“昆明市巾帼示范社区”、“昆明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示范点”、“昆明儿童友好家园示范点”、 安宁市“优秀妇女之家”、安宁市“巾帼示范社区”、 安宁市“示范家长学校”等20多项荣誉,入围第二届春城志愿者创益大赛,成为安宁关爱流动儿童的典范。

  在省、市妇联等各级部门的资金扶持下,社区“流动儿童之家”建设初见成效,于2013年11月被昆明市妇联命名为“儿童之家示范点”。之后在民政、共青团及文明办、市公安局、文体广电局、住建局等帮扶单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先后拨付资金,不断完善儿童之家硬件设施,改善和拓展了儿童之家的服务内容。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现洛阳池流动儿童服务工作,实现了服务项目、内容由原来的单一的家教辅导、作业指导、安全教育,向学教合一、寓教于乐、德育培育的方向转变,实现了服务儿童工作本质上的跨越。

  目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技师学院、昆明EXiDEA志愿者工作室、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等13支志愿者队伍,在假期、重大节日、周末等时间,轮流到社区开展支教和关爱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作业辅导”、“安全健康教育”、“手工课堂”、“文艺课堂”“书法”、“画画”、“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已吸引了5798人次流动儿童参加,让流动儿童的“事情有人管、教育有人抓、活动有场地、服务有措施、困难有救助、落实有专人”,全方位为流动儿童提供各种亲情服务。陈会芳考虑到其他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繁重、劳累,主动周末加班,同志愿者一起开展周末关爱活动。在“中秋节”、“端午节”,组织“爱心妈妈”服务队与孩子们共品月饼,亲自包粽子与孩子们共享。此外,在“和谐家园”设立“爱心传递室”,把已募得到的衣物、文具等爱心用品进行陈列,供需要的孩子和家庭自取。

  为扩大“爱心妈妈”结对活动成果,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爱心妈妈”队伍,努力使参与居民和流动、留守儿童结对面达100%,着力推动洛阳池社区“爱心妈妈”志愿队伍结对帮扶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并形成长期高效的工作机制。由陈会芳为首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开展“五个一”结对帮扶工程,现场结对10名贫困、残疾儿童家庭,进一步细化服务、明确帮扶重点。杨胜浪,10岁,是陈会芳的帮扶对象,因父亲患有精神病,失手打死母亲,随后不间断的发作把孩子的爷爷打成重伤,被遣返回老家进行治疗,与爷爷相依为命。陈会芳想方设法给予现金、衣物、学习用品上的支助,与孩子交心谈心,进行生活帮教、学习辅导。昆钢第五小学志愿者杨学芬老师的女儿董珂曼小朋友,因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陈会芳就联合“爱心妈妈”成员到高校、社区开展捐款倡议,募集资金16751.4元并全数捐出。

  假期是中小学生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由于工作上或其他种种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监护缺失,致使有的留守流动儿童整日留恋网吧和游戏厅,有的因私自下水发生溺水事故,有的因缺乏引导和管理行为失范,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假期间子女的监管及教育问题也成了农民工父母的“心病”。为了让儿童过一个快乐、安全而有意义的假期,解除农民工父母的后顾之忧,陈会芳创新建立以“细雨润苗 鸿鹄少年 筑梦计划”为主题,组织辖区中小学生,由社区筑梦使者开展太极拳、舞蹈、剪纸、围棋、观看故事片、书法等教育娱乐活动。她的爱心活动一件又一件,铸就了社区基层最美最动听的“和谐之声”。

  看到阳光下健康成长的流动儿童,陈会芳舒展地笑了。她要承担起辖区未成年人的关爱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用她的爱心和朴实,勤俭和执着。和孩子们一起憧憬未来人生,创造更璀璨的明天。

来源:云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