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浩
“公益达人”志愿服务17年关爱特殊人群
助人为乐
浙江省
2018年7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陈军浩,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宁波市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陈军浩从事志愿服务达17年,于2012年成立社会组织“红领之家”,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2014年开始探索关爱特殊人群工作模式,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1498次,社区服刑人员6352人次参与,他带领团队所联系的346名社区矫正人员脱管率、再犯罪率均为零。2016年他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国际社区矫正研讨会中作专场发言,向全世界展示了司法的“中国温度”。曾荣获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其负责的北仑区红领之家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成功获评全国志愿服务100个最佳服务项目。

  一、做琐碎事,为社区居民服务,做社区服务的苦心人。

  新世纪初,当全国社区建设刚起步之时,为填补社区服务行业空白,2001年11月,在区民政局和街道的支持下,陈军浩办起了宁波市第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牡丹社区服务站,开展面向社区居民,开展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由于小区物业管理难,居民不满意,他又成功拓展了社区物业应急服务。很快在卫生动态保洁的基础上实行治安联防和日常维修项目化,受到老小区的欢迎。2008年底,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北仑的公共服务水平,陈军浩又承接了81890北仑分中心的管理工作。中心成立仅半年,求助热线便超过13000个,日均 60个,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98.6%。“81890,拨一拨就灵”这个服务口号,成了密切政府与群众关系的“桥梁”。

  二、汇集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做“民意政治” 的有心人。

  身为市人大代表、北仑区政协委员的陈军浩,充分发挥联系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关注民生、贴近群众,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了许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在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处理涉及政府部门的事件时,陈军浩秉持“事前先沟通、途中勤回访、事后多交流”处事原则,每个月把求助事项中政务资讯类细化分析,以政务内参的形式与区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见面。2012年,陈军浩还在北仑新区时刊上专门开辟81890北仑分中心典型事务处理专栏,让老百姓的表扬、建议在本地媒体上刊登,进一步增强了民生难点问题解决的实效。

  三、回报社会,心系社会公益事业,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陈军浩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服务中心为基地,建立起志愿者服务站,经常组织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先后成立“助残应急服务队”“阳光助老服务队”,为残障人员、高龄、独居、孤寡老人提供开锁、水电维修、管道疏通、线路检查等免费应急服务;成立光明俱乐部,内设光明电影院、光明图书馆和光明活动中心,盲人朋友除了能“看”电影外,还能翻看、借阅盲人书籍。为引领党员志愿者服务群众,2012年5月成立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组织——红领之家,目前共注册红领1160名,其中,党员463名,入党积极分子242名。累计组织活动2195次,服务时间达44425小时。开辟了医院大厅导医、敬老爱老、“亲水护绿”等多个常态化服务项目,使党员志愿服务实现了“要我服务”到“我要奉献”、“学雷锋一阵风”到“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转变,大大提升了党员服务社会的生命力、感召力,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四、心怀感恩,让社会治理充满红色能量,做特殊人群的诚心人。

  为帮助特殊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有益社会,2014年8月,陈军浩探索关爱特殊人群工作模式,用志愿服务的理念承接新碶街道社区服刑人员、重性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的社区矫正、帮教救助相关服务。为使特殊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陈军浩采取“去标签化”的服务模式,使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公益活动。当服务对象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感激时,成功激发了他们的身份认同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三年多来,他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1498次,社区服刑人员6352人次参与;组织志愿者结对584人,实地走访6586次,电话联系5438次;他带领团队所联系的346名社区矫正人员脱管率、再犯罪率均为零。2016年10月,陈军浩参加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第24届国际社区矫正研讨会,是大会上唯一发言的中国人。国际社区矫正协会认为红领之家的作法,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借鉴,也非常适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去标签激发善的“红领矫正模式”也得到了司法部的肯定和认同。

来源:浙江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