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荣
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感恩 捐款捐物坚持做公益
助人为乐
江西省
2018年5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刘春荣,今年42岁,是赣州市于都县一家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今天3月初以来,每天中午,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阳光水岸的雨花斋都是最忙碌的时间。这里每天提供免费午餐,前来就餐的,有耄耄老人,也有学生儿童,人多时八九百人,人少时也有二三百人,没有交易,只有感恩和奉献。 雨花斋是于都县首家公益互助餐厅,其背后出资创办者名叫刘春荣,今年42岁,是于都一家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刘春荣的创业史在于都商界传为美谈,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怀有一颗乐善好施、热衷公益的心。

  热衷公益近万月租不动心

  2017年12月,刘春荣主动将位于于都县城阳光水岸的一间近500平方米的店面,捐赠给于都县公益团体开办雨花斋公益素食堂。此前,不少人找他租赁店面,月租近万元,刘春荣都拒绝了。如今,刘春荣却把店面慷慨捐赠出来搞公益素食堂。这意味着,刘春荣每个月将损失近万元。刘春荣还借资45万元,为这个公益互助餐厅完成装修。

  多年来,刘春荣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2013年,于都县举办传统文化大型公益讲堂时,他赞助1万元,并给授课老师提供食宿支持。前些年,他在自己的公司内也举办了一次传统文化大型公益讲堂活动,活动一直持续了七天,参加人数达到200余人。他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全体员工参与公益事业,扶危济困。

  2016年,刘春荣去云南大理市永平县洽谈业务,看到当地老百姓生活困难,当即给特困老人们捐赠了10万元现金,且不肯留名,也不接受捐赠牌。2016年以来,刘春荣每个月都捐助几百元给岭背塘溪社区老年关爱中心,在义工团队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16年9月,他到龙南县看望脑瘫儿童,把身上带的上千元现金全部捐给脑瘫患儿们。2016年中秋节,他给于都脑瘫康复中心患儿们带去价值5000多元的月饼、水果等爱心物资。2017年,得知老家岭背镇计划修路,地还没征好,他就带头捐款10万元。

  严守规则兴办工厂本无心

  1998年10月初,东莞一家模具厂招聘送货司机,刘春荣决定前去应聘。厂方只招两名司机,报名人数竟多达500人,刘春荣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试驾资格。面试当天,一名面试官带着他和另外两名应聘者上了一辆核载3人的小货车往镇上试驾。3人依次完成试驾任务返回工厂时,刘春荣主动下车,并说:“为了不违反交规(超员),我走路回去!”就这样,他步行7公里,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回到工厂。令他没想到的是,走到公司门口就看见一块红榜,第一个名字就是刘春荣。就这样,他得到了一份月薪4000元的工作。进厂之后,老板告诉他,最近几年试驾人员有上百人,他是唯一傻傻走路回来的,这一点足以感动面试官。这次成功被聘的经历,让他明白:吃亏是福!

  刘春荣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业绩也不错,连续五年开车运输模具“零违章”。2003年,他和妻子辛苦积攒了20多万元存款,于是决定回于都老家做点小买卖。可妻子向其所供职的电子厂请辞时,老板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顶替人选,于是就试探性地让他们把工料带回家里做半成品代工。就这样,夫妻俩误打误撞地回到老家,租用岭背镇粮管所的场地办起了一家电子厂。初始员工只有60多人。2004年春天,员工人数突破百人,他就把厂房迁到了于都金都商厦。2005年,刘春荣又到兴国县开了一家分厂。2006年,刘春荣在于都工业园买下一块地皮,并正式创办了一家大型电子厂——诚鑫电子厂,2017年又在于都上欧工业园置地投资数千万元,创办了另一家现代化的电子厂——昇达电子有限公司,新企业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130多万元,现有员工180多人,其中不少是当地的低保户,还安排了几名残疾人进厂就业,带动他们脱贫。

  善待员工现代企业暖人心

  作为老板,刘春荣深谙现代企业管理艺术,懂得员工的心。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自己曾是一名打工仔,更不能忘记自己务工时所吃的苦头。原来,刘春荣从1994年开始在东莞务工,当时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不仅活累、工资低,而且老板经常拖欠工资,生活很不安定。因为办不到暂住证,他经常被当地民警盘查,半夜刚睡着就被查房的事经常发生。

  长达9年的务工经历,让他懂得,一个公司要求生存、谋发展,必须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于是,他把每一个员工看作公司的合作伙伴,并努力改善公司的食宿条件,按照员工宿舍公寓化、厂区环境公园化、生产线大数据化的标准打造公司内外环境,给员工宿舍每个房间安装热水器、空调、储物柜等通用设施,并精心美化、绿化厂区公共环境。实际上,作为老板,刘春荣自己也是一名称职的员工,他早上往往很早到公司,晚上却最后离开公司,平时在公司和全体员工一起用膳。他用严以律已和同甘共苦赢得公司上下的一致拥戴和尊敬。

  此外,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于2006年7月成立“关爱在行动基金会”。原始基金5000元由刘春荣夫妇捐入,后续基金来源则由全体员工每月义捐、每月后勤生活废品换取收入、基金利息结存、社会爱心人士捐款等组成。每月义捐平均收入1000元,其中刘春荣夫妇捐入300多元,其他员工自愿捐入1-100元不等。去年8月15日,中国好人、于都岭背塘溪社区发起人谢旭辉捐赠1000元到基金。但凡员工及其家人有重大疾病或家庭变故的,向基金理事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核实后可获取必要的支助。基金账单显示:2012年,基金会安排1900元,探望员工王先生的母亲(其中600元为刘春荣夫妇捐赠);2013年7月,支出1000元探望员工温女士;2015年2--4月,安排2689元,探望员工曾女士的小孩;去年11月,基金会拿出1500元,探望员工李先生的家属。此外,“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募捐到14044元善款,并于2008年5月19日悉数捐给灾区。截至去年12月底,基金总收入50385.4元,共捐出43091.7元。

  诚信感恩 真诚真心公益情

  刘春荣一直信奉“诚信创造价值”的箴言,并将其浓缩为“诚鑫”二字冠于厂名。他在人前守诚信:每到月底,他准时给员工发工资;每到年终岁末,他主动催供应商来清账。他将信任付他人:厂区绿化工程洽谈时,来自浙江的承建商要求预付一半款项,他当即支付了十几万元,比种植开工时间足足早了50天!他对浙商的绝对信任,走出了“你不付款,我不发货——你不发货,我不付款”的怪圈。绿化工程结束后,浙商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刘总,我知道你为什么会成功了——你很讲信用,而且相信别人。我到现在都好奇,你怎么就那么相信一个素不相识的外省商人?”刘春荣开怀一笑,说:“你今年50多岁了,看起来也像认真干事业的。我相信你不会胡来。再说,你是个成功的园艺商,不至于因为几十万就毁了自己的名节!”

  这些年,许多中小企业在“调结构、去产能”经济改革浪潮中被泡沫化,而刘春荣的电子厂竟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当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刘春荣说:“干我们这行的,有三点最重要:原料稳定、订单充足、物美价廉。说白了就是与供应商、批发商和消费者要建立起友好关系,而诚实守信正是商业伙伴之间应该遵守的起码准则。”这些年来,他着诚信经营,笃诚奉献之心,2014年荣获赣州市十大创业之星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江西省优秀创业者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诚实守信赣州好人荣誉称号。

  刘春荣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爷爷是革命烈士,父亲是吃“百家饭”(乞讨为生)长大的,在那种物质匮乏,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是善良的邻里百姓相互接济他才成长成家的。因此,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学会感恩,刘春荣非常认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 说到这些年做公益的心路历程,刘春荣深情的说“我真实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少,帮助了别人多少。反而我觉得是公益之路快乐了我,成长了我,成就了我,我要感恩他们,谢谢他们”。

来源:江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