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明
文化志愿者13年坚持不懈挖掘传播本土文化
助人为乐
湖南省
2018年5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几间简陋的小民房,发黄的墙面,破旧的摆设,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这就是彭水明所在的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的工作环境。

  十三年来,彭水明痴迷于株洲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探究,与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组建了“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并被推选为首任会长。2004年至今,彭水明和他那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踏遍株洲各地,挖掘、整理出了不少宝贵的文史资料。“挽救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身体力行,大力呼吁,被称为“城市文化的守望者”。

  缘起:一棵树改变一生

  提起为何投身于文化志愿服务这件事时,彭水明说,“这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2004年11月11日,株洲晚报报道《千年古樟树,现状令人忧》,介绍了天元区古桑洲上,一棵近千年的古樟树无人照顾,多数枝条没有树叶,树干呈炭质,危在旦夕。彭水明被这篇报道吸引了,顿时,心头就涌现出了强烈的保护古树欲望。从此,他以关注这棵树为切入点,走上了湖湘文化挖掘保护的征程,与株洲历史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彭水明说:“我是马家河人,小时候跟着母亲去过很多次古桑洲,那时候,古桑洲在我眼里是一个世外桃源,每一次去,都觉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古桑洲的古朴民风,在彭水明眼里满是诗情画意。

  当他登上古桑洲,去寻找这棵古樟树时,彭水明惊喜地发现,孩提时代的古桑洲依旧还在,流淌着唐风宋韵。古寺、古墓、古桑、古樟还在,美滩、美景、美味依旧,居民依然过着女人养蚕、男人打鱼的原生态生活。古岛,还是他小时候看到的样子。而邻近的空洲、蓼洲已不复存在。他说,这样的古洲,一定要保护好。很快,他向有关部门递呈了保护古桑洲原生态生活方式、地形地貌、水岸关系、人文历史的报告。

  能让彭水明看到昔日光景的另一个地方,是马家河镇。这条仅300多米长的老街,有彭水明最绚烂的童年记忆。他说:“小时候去马家河镇,就是上街。”那时候的马家河镇对他有如繁华都市,镇上的供销社在他眼里是一个百宝园。时光过去几十年,这条老街的竹木房子还在,供销社还在,祠堂也还在。为保护好这个历史文化古镇,他多方奔走,并得到了株洲市文物局的支持。

  彭水明说,一个城市,有古街、古镇、古岛,就是不一样。

  行动:一颗心播撒一方文明

  人们常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彭水明就是一束这样的火苗,他在本职工作之余,辛勤致力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用心播撒着文明的种子。“经世致用”是湖湘志愿者传播文明的一大宗旨,指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来研究学问和办事,不要空谈。

  十三年来,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致力于挖掘、整理先人在株洲创造、遗留下来的历史文明,忠实地记录、体现现代文明。彭水明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城市的地名,往往承载着不朽的历史和文化。但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改扩建过程中,有些老地名逐渐消失或被人们遗忘了。为此,从2007年开始,彭水明就带领他的湖湘文化志愿者们走遍天元区30个社区、村委会,并赴长株潭走访了16位文化专家,查阅《湘潭县文史》、《湖南省株洲市地名录》、《株洲市郊区志》等资料百余本,记录相关笔记20余本,他们头顶烈日多次走访武广沿线各个遗景古迹,掌握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后,开始整理搜集的资料,编撰《株洲新区特色地名集》,“我们希望用地名留住新区记忆”。

  搜集新区地名的过程并不轻松,因为新区太“新”,志愿者们有时会遇到无资料、无线索、无知情人的困难,例如编撰地名所需要的《株洲市郊区志》,志愿者们翻遍市、区图书馆,都没有找到。最后,几经辗转,才在市档案局找到这本书。

  2007年国庆期间,彭水明因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体力不支,晕倒在协会办公室而住进了医院。住院时,他仍然放心不下手头正在编撰的《新区特色地名集》,只要精神头儿稍好一点,就要翻阅资料构思编撰,出院后,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编撰中。

  而在《新区特色地名集》第二稿即将完成时,彭水明又频遭打击,妻患癌症、母亲骨折。在这种情况下,他顶住压力,忍着悲痛,仍没放弃对本土文化的追求,矢志不渝地坚持这份志愿工作,终于编辑出版《株洲新区特色地名考录》。这是一本16开81页的精美画册,里面“搜罗”了新区680个地名,从自然村地名的角度展示城市的发展,用地名留住城市记忆,每一个地名都有一个故事,读起来深感亲切。这本书现被省市图书馆、档案馆收藏。

  2008年,彭水明帮助革命烈士罗哲后人贵阳寻亲,并获得成功;2009年,他组织了《见证株洲——陈瑛三十年新闻摄影展》,向株洲市民献上了一份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厚礼;2010年,他作为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参加了《湖南省志愿服务条例》立法调研座谈会,并和志愿者开展文明创建进社区活动,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株洲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痴迷:一条路一直走到底

  株洲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历史并不久远,而株洲新区成立才十五年。有人曾以此为据,认定株洲、尤其是株洲天元区没有文化底蕴。土生土长的彭水明对此不愿苟同,他说:“天元区1亿年前就有恐龙群,20万年前就有先民,杜甫、米芾、罗哲、罗学瓒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文化底子厚着呢。”

  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一口深井,彭水明和他的志愿者团队愿意成为这口深井的挖掘者。在这种精神的推动和鼓舞下,从株洲古溪桥到古樟树,从百年老屋到庆霞寺风雨,他和湖湘文化志愿者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2007年4月30日,彭水明针对罗哲烈士陵墓被人毁坏的事件,与胡君里(已故)、王伟明、罗首章借助新闻媒体,向社会披露此事,引起强烈反响,毁墓行为被制止,并推动罗哲烈士陵墓很快升级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接下来,彭水明和志愿者们不断探寻,先后发现了古桥、古树、影壁和古民居多处,又在湘江五大桥附近发现距今百余年的刘氏祖屋,在凿石村发现10多米长的百年拱桥和通往南岳衡山的百年古道。彭水明自豪地说:“现在,很多市民相信株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了。”

  协会自2008年开始对凿石浦的杜甫草堂、庆霞寺、怀杜岩的挖掘、保护、弘扬等工作。 2016年,经过他们的挖掘、收集、整理、呼吁,杜甫草堂和庆霞寺原址原貌保护、恢复工作正式进入政府工作层面,纳入实施阶段。当年6月,恢复杜甫草堂、庆霞寺、怀杜岩办公室、杜甫与凿石浦文化研究小组成立。2017年2月起,他带领协会正式开始了协助重建杜甫草堂的工作。

  希冀: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土文化

  “启迪民智,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土文化”,一直是彭水明和协会志愿者的心声。为此,彭水明和协会志愿者走进学校、走上国学大讲坛、神农讲坛等,讲授本土历史与文化,组织采风、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家亲身感受本土文化的厚重底蕴。

  2011年,彭水明邀请与株洲凿石村颇有渊源的退休语文教师刘韵桐,将百年村志《凿石浦志》翻译成了白话文。他说:“等书卷全部整理好后,我们再印刷成册,发放到各中小学校,为学生讲述这些故事,那对学生影响可大了。”

  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能人和专家加入协会,如有拓片专家鲁新民这样吹拉弹唱、读写说舞十八般武艺俱全的“孙悟空”,也有如教师张惠明般脚踏实地、挑担前行的“沙和尚”,还有如工薪一族的苏向阳般心直口快、不时冒出金点子的“猪八戒”……协会目前已经拥有了280名会员,保护有关株洲的拓片300余件,培训文化志愿者5万多人次。2017年,他们将继续用地名发掘城市记忆,编纂株洲本土教材,让本土文化继续进入校园。同时,还将盘点株洲古桥、古码头等历史研究成果,开展22次株洲历史文化讲座。

来源:湖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