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亚
“献血达人”23年义务献血23.6万毫升 相当于50个成年人血液总量
助人为乐
江苏省
2017年2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张正亚,男,1969年6月生,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周庄居委会居民。

  事迹简介:现年47岁的张正亚已义务献血二十三载,他自1993年第一次献血至今,累计捐献鲜血5000毫升、血浆1200毫升、血小板治疗量286个,折合捐献全血当量23.6万毫升,相当于50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他不光自己长期义务献血,还带动家人和亲友共同加入义务献血队伍,儿子、妹妹、妹夫、外甥、工友等数十位亲朋好友在他的影响下,先后加入到了义务献血志愿者队伍,用鲜血传递着人间大爱。

  正  文:那是1993年春天,张正亚住在工厂宿舍,看到邻居的一个姐姐挺着大肚子,就问她:“什么时候生产?”姐姐笑吟吟地说:“就这两天吧。”几天后,张正亚在医院旁边看到有人拖着一具尸体,说是邻居姐姐死了,因产后大出血缺少血源所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走了,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张正亚的心,他暗暗下定决心参加义务献血,用爱心挽救他人生命,由此开启了他的义务献血之路。

  2001年,张正亚到上海打工。在这期间,他一直没有忘记献血这件事,刚到上海没一个月,他就找到上海市血液中心,开始了他在上海的第一次献血,每次都是400毫升。

  2007年7月的一天,上海市中心血站打电话给张正亚,建议他捐献血小板,因为张正亚的血型属于AB型,只占全国人口的10%比例多一点,并且AB型血的献血者不多,急需要AB血型的血小板。捐献血小板比捐献全血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对捐献者的血液、白细胞、健康、年龄、体重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每次捐献血小板前两天,张正亚都会根据要求,调整饮食,不熬夜,不饮酒,以保证所捐献血小板的质量。

  2012年,张正亚进入江苏洋河集团泗阳县酿酒基地上班。回到家乡后,张正亚没有因工作单位变动而中断义务献血。当时的泗阳县还没有接受个人捐献血小板的条件,张正亚就不顾路途遥远,坚持到宿迁或淮安中心血站捐献。

  为了能够及时捐献血小板,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张正亚不管多忙,总是克服困难,每月两次如约而至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血小板,虽然只需一两个小时,但是算上来回坐车时间,需要大半天。有时候上早班,他就下午过去捐献;如果上中班,他就起早过去捐献。有时候实在倒腾不过来,他就请工友替他顶班,自己请假去捐献。

  按照规定,身体白细胞低于150的人不能捐献血小板;白细胞150到199的,只能捐献一个血小板;200以上的才能捐献2个血小板。一个血小板就是一个治疗量,一般人每次都会选择捐献一个治疗量。身体棒棒的张正亚,每次都会选择捐献2个治疗量。2013年之前,张正亚按照国家规定满28天捐献一次血小板,2013年后,张正亚满15天就去捐献一次血小板。

  江苏省血液中心标准:捐献机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享有全血800毫升的用血待遇,一次捐献二个治疗量享有全血1600毫升的用血待遇;人体正常血液为4000毫升到5000毫升。按照这一指标测算,张正亚先后捐献全血5000毫升、血浆1200毫升、血小板治疗量286个,折合全血23.6万毫升,相当于50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如果按照每个病人需要400毫升计算,他的血可以挽救近600人的生命。

  23年来,张正亚不仅自己带头献血,还说服带动家人和亲友共同加入义务献血的队伍。他的儿子张伟、妹妹张正珠、妹夫姚智、外甥张岩、弟妹董小芳等,都早在几年前就加入了义务献血志愿者队伍,他的同事张伟伟、熊育权等也都在他的影响下长期参加义务献血。

  有人说,张正亚“献这么多血,图什么,真傻”。可是张正亚不这么认为,他说:“一包血液,救人一命,傻的值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情,我还要做下去。”

  血浆有价,爱心无价。张正亚义务献血得到了国家、社会的高度认可。2008年以来,张正亚连续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计委)、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荣获国家红十字会颁发的 “生命奖牌”。最鼓励他的是,2011年,时任卫生部长陈竺在张正亚的荣誉证书上题字:“无偿献血,仁爱光荣。”2010年,上海市卫生局为张正亚颁发“白玉兰奖”奖杯,奖杯上“无偿献血,功德无量”八个大字,熠熠生辉。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专门为张正亚发行个人纪念邮票一套,这是上海市对张正亚无偿献血的最高荣誉。

  说起今后捐献血小板的打算,已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张正亚说:“我今年才47岁,离国家规定的最高献血年龄限制还有13年,我要把义务献血坚持下去,一直义务捐献到60岁,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来源:江苏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