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根、张冬梅
热心夫妻坚持无偿献血 双双捐髓救人
助人为乐
江苏省
2016年10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丈夫:石云根,男,1974年9月生,泰州市公交公司公交车驾驶员;妻子:张冬梅,女,1977年11月生,泰州振远保安公司员工,两人是全国首对夫妻捐髓者,泰州市海陵区九龙镇雨声村居民。

  事迹简介:

  石云根、张冬梅夫妇是泰州市海陵区九龙镇雨声村有名的恩爱夫妻、模范家庭,夫妻二人平日热心公益事业,不仅长期坚持义务献血,而且双双成为捐髓志愿者。2016年5月,石云根在南京中大医院为韩国一位27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第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而他的妻子张冬梅在2年前也完成捐献,拯救了一名28岁的天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二人在生活中就是好司机、好大姐,正是这点滴爱心奉献积累幸运地完成了捐髓救人的壮举,谱写一支跨省跨国的大爱之歌。

  正文:

  石云根是泰州市一名普通公交司机,平时热心公益活动,坚持每年无偿献血,从2005年至今,已献血有13次之多,累积献血量超过4000cc。每次陪同丈夫献血的妻子张冬梅,自己也萌生了献血的想法。到2012年10月,当张冬梅第二次登上献血车时,还主动填写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书,完成血样的采集,加入了捐髓志愿者行列。2013年12月,张冬梅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她的造血干细胞HLA分型资料配对成功,可用于治疗天津一名26岁青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初配成功后,家人有了一些担忧,尤其是年迈的母亲,随着年龄的增大,更容易患得患失。这时,丈夫主动坐到妻子身边,与她一起了解整个捐献的过程和相关知识,还在网上查找各种捐献成功的案例,一起与母亲谈心交流,打消了老人家的顾虑。

  临去南京的头一天,妻子既紧张又兴奋,一整夜没睡,石云根则在身旁陪她聊天拉家常。到了南京,在妻子连续打“动员剂”这三天,石云根更是一刻不离妻子,陪在妻子身边悉心照顾,最终张冬梅配合医生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妻子的造血干细胞成功拯救了一名28岁的天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这让石云根感触很大。“我陪妻子捐献干细胞,发现这对身体没啥影响,最关键的是这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是件大好事情,比无偿献血的意义还要大,我也要报名捐献。”石云根感慨道。2014年8月,石云根去献血时也报名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没想到,还不到两年的时间,石云根就与一名韩国的患者配型成功。2016年5月31日,石云根在捐献前说:“之前看到报道,说一名韩国人捐造血干细胞给了一名中国人,现在他向韩国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完成国与国之间友谊的传递,因此他要克服一切困难使捐献成功。”

  在同事眼里,石云根是个低调的好人。“他话不多,总是一张笑脸。”二分公司的同事万彬说,他刚知道石云根已经默默坚持献血十多年了,惊讶之余更是非常佩服。“他的车上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张余领是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一分公司一车队的行政管理人员,每天负责进行车辆运营检查。他说,在一车队的60多辆车里,石云根的车辆安全和服务都做得特别精致到位,“即便是仪表台,他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住盛唐花苑的王丽娟经常坐石云根的27路车。“他很亲和而且有爱心,每次遇到小孩老人要上下车,都把车子停稳了才开关门。”她说。妻子张冬梅平素与人和善,年轻时候在镇上开过小理发店,村子里左邻右舍,有孤寡老人找她理发,从不收钱,有时候实在推脱不掉老人们的好意,她就象征性地收个1块钱。平日里张冬梅还热心公益活动,捐款捐物帮助孤寡老人,主动加入村里的平安义工小组,参加义务巡防,她又是保安公司的,因此被左邻右舍亲切称为“安心好大姐”。

  由于在非血缘关系人群中配型成功率很低,虽然有很多夫妻共同报名成为志愿捐献者,但夫妻均捐献造血干细胞在国内尚未有先例,在国际上也属罕见,石云根夫妇创造了国内捐髓史上的奇迹。石云根张冬梅夫妇是幸运的,而能用自己的干细胞挽救他人的生命,他们又是勇敢的,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毫无顾虑地输出自己生命的“活力种子”,彰显出的普通的农家夫妻朴素爱心,而这份朴素爱心却谱写出一支跨省、跨国拯救生命的大爱之歌。

来源:江苏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