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琳
退伍战士扎根他乡24载做公益 组建爱心团队关爱老人儿童
助人为乐
贵州省
2016.5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陈发琳,男,42岁,贵州省安顺市爱心义工社常务副社长。

  事迹简介:自24年前从云南入伍到贵州安顺市,陈发琳便与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入伍的第二年,他便开启了公益事业的历程,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安顺公益事业,从单独的志愿服务活动到2015年3月发起成立安顺市爱心义工社,他不知帮助了多少人,为多少个家庭送去温暖,仅2016年春节期间,陈发琳发起主题为“关心特困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的“暖冬活动”,受助人口就有2万余人。他说:只要人在,公益就永远不会止步。2016年1月,陈发琳荣获 “最美安顺人”荣誉称号。

  正文:

  陈发琳的老家在云南镇雄,小时候的家庭境况并不好。在他三岁的时候因父母离异他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小陈发琳吃了很多苦,却得不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慢慢的,他开始抱怨这个世界不公,甚至开始不信任任何人。

  1991年12月,陈发琳入伍到贵州省安顺市武警支队,开始了人生全新的历程。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发琳跟着部队领导到驻地安顺周边的一个农村,对当地的孤残儿童进行慰问,看到那些孤残儿童生活的情景,陈发琳心里咯噔了一下。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的陈发琳认为自己已经是最不幸的了,看到这些孤残儿童后,陈发琳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些孤残儿童没有亲人,甚至有的连健康的身体都没有。陈发琳想想自己,至少还有亲人,有爷爷奶奶,身体健康。这次慰问让陈发琳感触颇深,改变了自己此前对很多事情的看法,点燃了他内心助人为乐的星星之火。

  慰问那天回到部队,陈发琳变得不安起来,他突然回想起小时候,每当看到别人有父母的关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就羡慕不已;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时,他多么希望能有一个雷锋般的人向他伸出双手,拉自己一把。由此,陈发琳想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那些跟他小时同样不幸,甚至比他的遭遇更糟糕的人。

  1992年9月,陈发琳担任武警安顺支队机动中队2班代理班长,同年12月担任班长带新兵,列兵直接晋升的中士。在这期间,陈发琳带头发起,以中队名义与宋旗镇敬老院达成共建帮扶。每逢节假日甚至只要一有空,他便带领班里战士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衣做饭,与老人亲情交谈,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老人们温暖、愉快地安度晚年。

  1994年12月,从上士班长退伍后,陈发琳选择留在安顺。刚下地方在安顺民族饭店工作期间,他继续坚持参加公益活动,定期到安顺东门福利院帮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5月在安顺市成立安顺地区中等国术技击学校,后更名为安顺市跆拳道学校至今,长期义务在安顺公安特警、武警和大中小学教授武术搏击,积极与安顺聋哑学校对接,开展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2001年,陈发琳任安顺顺时中学校长,为帮助困难家庭读不起书的孩子,他四处奔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困难补助,在学校设立激励机制帮助那些家庭困难又品学兼优的孩子。

  24年来,陈发琳在被认作“干爹干妈”的孤寡老人家过了21个春节,这些“干爸干妈”都是陈发琳长期关爱的孤寡老人。在所帮扶的孤寡老人中,令陈发琳印象最深的是安运司的抗战老兵王克定老夫妇。他们无儿无女,王克定的爱人曾是慰安妇,陈发琳常常到家里看望两位老人,帮老人送米送油、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过生日。王克定老人今年91岁,视力不清了,但听到陈发琳的声音就能叫出他的名字。陈发琳除了每年的除夕夜、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发起组织大规模的慰问失独家庭、孤儿、孤老和三无人员等活动,还发起并实施了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爱心之家”和“战友之家”,为身边失独的家庭和两参老兵送去关爱、送去温暖。在这些长期得到他关爱帮助的孤儿、孤寡老人心中,他就一个好爸爸、好儿子。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陈发琳与常常一起做公益的队友商量组建义工团体,让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5年3月8日,陈发琳与安顺市西秀区高中副校长胡晓萍等5人正式发起成立安顺市爱心义工社。义工社本着“缩短政府与百姓的距离,消除百姓与政府的矛盾”的宗旨,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帮助更多需要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现在有7个分社,9个行业协会,总人数近3000人!

  爱心义工社成立后,陈发琳利用搭建好的平台开展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活动。2016年春节期间,陈发琳发起了主题为“关心特困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的“暖冬活动”,该活动的受助人口有2万余人,参与义工达3千多人。组织2000人以上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2次,发动200多台车和上千人次参与“学雷锋月”宣传活动,帮扶孤寡残障人士150人次,失独家庭9个,孤儿16人。

  陈发琳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得到关爱,让这个城市更有温度。陈发琳说:“能为这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垫脚石,也是我这个外来者一生的荣誉,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会有人因为这个事业提到我的名字,我就知足了。”

来源:贵州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