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群
代课教师“驼背”作桥坚守山村 21年背学生过河上学
助人为乐
湖北
2015年11月
Aa89186a6-e712-4d00-ba5f-048489c98ba6.jpg
人物故事: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河铺镇石头板村,是河铺镇最穷、最偏的村之一,距镇上有10多公里的山路。新昌河穿村而过,将村子分隔两岸。小河有百余米宽,除了河中间10多米宽有水,其余的都是沙滩。一到汛期,沙滩全被水淹没。石头板村小学就位于小河的西岸,河上没有桥,河东的学生每天都要蹚水而过。

  1994年,20岁的唐高群当上了石头板村小学代课教师。从那时起,身高只有1.45米、左侧肋骨先天缺失、驼背的唐高群便开始背学生过河,一天至少两趟,一直到今天。

  驼背作桥 一背就是21年

  下午4点30分,新昌河边的石头板村村委会办公室临时改作的教室内,传出朗朗读书声。41岁的代课教师唐高群站在学生中间,教学生们朗读《棉花姑娘》。

  下午5点,学校放学,唐高群安顿好7名学生后,牵着江浩、江思朗出了教室,顺着水泥公路走了200多米后,小心翼翼地走下陡峭的新昌河河堤。

  唐高群嘱咐江思朗站着,他卷起裤脚,接过江浩的书包蹲下身子,江浩熟练地趴上唐高群的背。把江浩背到对岸后,他又涉水回来,将江思朗背过去。

  “以前有20多个孩子需要背。”唐高群介绍,20多个孩子要在三个地方过河,他就分三批背过河去。一圈一下来,需要一个多小时,“孩子小,涉水不仅易患感冒,而且很不安全”。

  “我身体不好,有时背着孩子过河时,非常吃力。”唐高群好几次险些栽倒在河里。

  唐高群说,一年中,春夏秋三季都要背孩子,冬季村民在河面搭座简易木桥。“风一吹,木桥晃动得厉害,孩子很怕从桥上过。”唐高群说,冬季,即便不背孩子们过河,也要护送他们过桥。

  只要有学生在就不会走

  1995年夏天河里涨水,唐高群曾目睹一名孩子掉进水中。不会游泳的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将孩子救了起来,他自己却差点没能起来。从此以后,他每天坚持背孩子过河。这一背,就是21年。

  河东的孩子早上和中午上学,一般是家长送,但回家就没能力接,都是靠唐老师背过河的。

  2004年,石头板村小学撤销,大部分孩子转到了凉亭河村小学就读,但距离该小学较远的一些留守儿童坚持要在原地就读。这一年,石头板村小学就成了唐高群一个人的教学点。

  凉亭河村小学校长林高潮说,10年来,学校曾多次考虑到唐高群身体不好,安排他到本部去教学,但因为有一些孩子上学不方便,家长要求保留教学点,其他老师又不愿意去,所以唐高群就留了下来。

  如今学校只剩下10名学生,分为学前班和一、二年级3个班,只有唐高群一个老师。

  “只要有学生在这里,我就不能走。”唐高群知道,不会再有老师到这里来,如果他走了,这些孩子就没人管,过河更是大麻烦。

  最大愿望是河上有座石桥

  “唐高群是代课老师,近两年工资调整后,他的月工资不到800元。如果调到小学去,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会有所改善。”唐高群的领导、凉亭河村小学校长林高潮说,但他考虑到自己走了孩子没人教,就留了下来,“他总是这样,不计个人得失。”

  当了21年的代课教师,尽管工资一直很低,教学环境也很艰苦,但唐高群的最大愿望,不是转正为国家正式教师,也不是调离,而是新昌河上能有座石桥,一座风吹不会晃动、孩子可以大胆过的石桥。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在这河上有一座很结实的桥,让这些学生能够平平安安的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有了石桥,孩子过河就没了危险。”唐高群说。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湖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