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国兴
6旬癌症老人坚持当志愿者 服务青奥会上千小时
  助人为乐
  江苏
  2014年12月
1.jpg
人物故事:

  邹国兴,2013年6月份加入南京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服务的岗位是中山东路逸仙桥公交站台。他在2011年就被查出患上多发性骨髓瘤,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遏制,但是作为并发症的腿脚骨痛却一直没有好转。自从他成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以来,他从未因腿脚病请过一天假。青奥会期间,他带着病痛坚守在岗位上,每天上午7:00—9:00,下午4:30—6:30,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准时在站台上进行志愿服务。到2014年8月份,他志愿服务时长累计已达到1260小时。2013年,他被市志愿者协会评定为南京市首批星级志愿者;2014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评为江苏最美人物之“最美青奥城市志愿者”。

  2013年6月,正值南京迎亚青、迎青奥如火如荼的季节,一则市志愿者协会招募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的消息,引起了邹国兴的关注。怀着一颗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老邹毫不犹豫立刻报名,并如愿成为南京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到今年8月底,老邹已连续上岗14个月。邹国兴今年63岁,在2011年一次例行的体检中,被查出患上了多发性骨髓瘤,经过多次化疗,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作为并发症的腿脚骨痛却一直没有好转。起初,在报名参加志愿者的时候,老邹为了能够顺利加入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善意地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参加志愿服务一年多来,老邹每天上下午4小时的岗位值守,需要不停地走动,让他没有痊愈的腿骨痛时常发作,但他都坚持下来了。有时骨痛的厉害,他通过与乘客沟通交流分散缓解病痛。他说:时间对我来说很宝贵,我要与病魔抗争,为青奥会、为城市文明贡献个人的微薄之力。

  ——热心服务游客。青奥会期间,很多中外游客慕名来到南京。每天出门前,老邹会特意在包里放上二三十个一元硬币,遇到没有零钱投币乘公交的乘客,主动帮忙兑换。为了更好地给中外游客指路,他对站台周边的旅游景点和交通线路进行了彻底摸查,一本《公交线路图》已被老邹翻烂破损,他也成了南京城的“活地图”。

  ——帮扶老弱病残。有一对患重症尿毒症和肢体残疾的老年夫妇,每两天都要去南医大二附院做血透,他们会在老邹所在的逸仙桥站换乘公交。老邹了解情况后,和同站台的志愿者李春兰主动向他们提供帮助。每次都把他们夫妇俩从34路公交车上扶下来,等两位老人在站台休息片刻后,再将他们扶上29路公交车,并帮他们找到座位。有时候,老大妈因为血透,坐公交车不适,下车会呕吐。老邹都默默地为老大妈清理呕吐物,从没有半句怨言。两位老人很感动,亲切地称呼老邹他们为“好人”。乘客也被他们的善心和善举感动,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化解各类矛盾。在日常的志愿服务中,老邹还会经常遇到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公交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面对这些矛盾,邹国兴都会充分发挥曾在街道社区当过“首席人民调解员”的优势,冷静思考,公正调解。一天,一位男乘客拿着一张黑名单公交卡(事后了解是捡的),上了25路公交车,刷卡之后显示卡已被锁住。公交司机让他投币,他不愿意,并和司机争吵起来,差点要动手打司机。这时候老邹发现公交车一直没有启动,他立即上车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做这位乘客和司机的工作,向乘客解释刷黑名单卡的行为是错误的,并提醒打司机更是违法的。在老邹和车上其他乘客的共同劝说下,这位乘客最后终于下了车。看着公交车起步驶开的背影,老邹长舒了一口气,觉得很自豪,自己又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传递文明风尚。在公交站台上开展城市志愿服务,捡到物品是常有的事。在志愿服务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到手提包、手机、钱包,小到钥匙、书本等,老邹都捡到过,每次他都设法找到失主或将物品及时交到附近派出所。今年4月24日,邹国兴结束志愿服务后,正准备骑自行车回家,忽然发现人行道上有一个塑料袋,袋子里有钱包、毛线、喜糖等物品。老邹在原地等了一刻钟,没有人来认领,于是他果断地将拾到的东西交到附近的玄武区公安分局后宰门派出所。派出所民警在半小时内就找到了失主。事后,失主在电话中对老邹表示了感谢,并想请他吃顿饭。老邹婉言谢绝了,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换成我们任何一位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都会这样做的。

  14个月的服务让老邹有了深深感受:三尺宽的公交站台虽然很小,但却发挥了很大的用途,是城市文明的一个个窗口。虽然人累瘦了,皮肤晒黑了,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辛劳,但却收获了社会的点赞和乘客一声声“谢谢”的满足,感觉自己很快乐,有时候快乐的甚至忘掉了自己还是个病人。他说:今年我已经六十有三了,小孙子一声“爷爷”的叫喊,乘客称呼我为“邹大爷”,会让我想到自己是不是老了?不,其实我感觉还年轻,只要身体允许和家人支持,我还会继续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做下去,只要生命不息,我的志愿服务就不会停止。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江苏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