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爱心企业家心系公益 提供非遗人才免费培训平台
助人为乐
贵州省
2017年3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个人简介:唐燕,女,55岁,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院长。 

  事迹简介:2011年6月,唐燕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联合创办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设立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面向黔南、黔西南等贫困地区招收180名少数民族学生并提供全额资助,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就业。她还用自己多年收集购置的贵州民族民间服饰,建立了民族服饰博物馆,供学生学习和游客参观。2015年8月4日,唐燕投资500万元在惠水县注册贵州唐人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为培养非遗人才提供平台。与惠水县妇女联合会、县扶贫开发局、县人社局等部门签署协议,帮助当地孤残、留守、返乡妇女居家就业,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正文: 

  2011年6月,唐燕来到了位于黔南州惠水县的贵州盛华职院做志愿服务。看到那么多精美独到的手工艺品时,她震惊了,发出了“贵州也是中国手工艺品制作的一块宝地”的感叹,在做志愿服务期间,她萌生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想法。经过努力,同年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联合创办了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现名: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设立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利用自己多年收集购置的贵州民族民间服饰,建立了民族服饰博物馆,供学生学习和游客参观。 

  从2012年起,唐燕一次次走进贫困地区,招收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学生到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中职班学习。 

  5年来,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每年面向黔南、黔西南等贫困偏远山区招收30-40名初中毕业生,并提供全额资助,保障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至今已招生5届共180名学生,对于每个被招进学院的学生,唐燕都要进行家访,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和生活状况、学生成长情况、思想动态、家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学习一技之长,帮助家庭脱贫。 

  毕业的学生均在北京唐人坊和贵州唐人坊就业,学生对未来有盼头、有激情、有信心。 

  为了让贫困学生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唐燕积极向社会各界呼吁,经过她多方奔走,终于促成民进北京市委全额资助的彩虹班在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开班。在人才培养上,唐燕有自己独到的理念,她主要采取“三个三年”的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是进行教育培训三年,让学生学会一门技能,再工作三年的同时,反哺家庭;再拼搏三年,买房建立自己的幸福家园。 

  为了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2015年7月以来,先后在校内校外举办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培训班、贵州省妇联“锦绣计划”培训班、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刺绣传承人”培训班等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51人,学员覆盖黔南、黔西南、毕节、六盘水、安顺地区。 

  2015年,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成为文化部考评择优选择的17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研习基地。唐燕与惠水县妇女联合会、惠水县文化与旅游局、惠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惠水县扶贫开发局、惠水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五部门签署协议,帮助当地孤残、留守、返乡妇女居家就业,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教学中,唐燕秉承学生的“作业就是作品,作品就是产品”这种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2015年8月4日,唐燕投资500万元在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注册贵州唐人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增强了学院专业实训规模,研究开发具有贵州特色的新产品,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培养一批批能代表中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让世人了解、学习民族和具有现代工匠水平人才提供更高、更广的平台。 

来源:贵州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