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春
细心照顾患病婆婆、母亲和无血缘关系孤寡老人 树立良好家风
孝老爱亲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0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叶明春,女,1963年生,中共党员,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寨沙镇政府退休干部。

  多年来,她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母亲及不沾亲带故的孤寡老人闭月梅,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一家人在生活中互敬互爱、团结和睦。在寨沙镇,提到叶明春一家子,村民们无不啧啧称赞。

  叶明春曾经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能干,儿子乖巧听话,公婆能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令人羡慕。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儿子三岁时,丈夫身患绝症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从此,她挑起了伺候公婆和抚养孩子的重担。

  丈夫去世后,公婆受到沉重打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十多年前,婆婆因风湿瘫痪在床无法自理,而叶明春七年如一日,每天为婆婆清理排泄物,擦洗身体,清洗床单、尿布……她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丝毫没有嫌弃老人,也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然而祸不单行,家里已经躺着瘫痪的婆婆,几年前,年迈的母亲也生病住院,奄奄一息。医生说,老人是80多岁的身子,2岁孩子的脑子,已经没有了自理能力,不能走动,难以吃下饭,建议插管子让她吸营养液,否则就有可能饿死,只是插管子老人会辛苦一点。叶明春不忍心让母亲插着管子生活,就把母亲接回家自己料理。从此,家里就有两个卧病在床的老人,叶明春一人独自支撑起这个家庭,服侍完婆婆又马不停蹄地照顾母亲,直到2012年4月份母亲去世。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叶明春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要把老人当成一块宝来爱护。”她说,老人在一天就要尊重一天,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而她更是把家中的老人当成宝来悉心照顾。在婆婆瘫痪的八年和母亲生病的两年中,每天坚持为老人按时按餐喂老人吃饭,替老人换衣梳洗,每天夜里为老人翻身,天气晴朗时就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任劳任怨。2008年,四十多岁的叶明春与现在的丈夫结婚后,丈夫不仅支持她的工作,还毫无芥蒂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在她两夫妻的细心照顾下,今年百余岁的公公身体健康,瘫痪十二年的婆婆依旧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如果说照顾公公婆婆、母亲是应尽的责任,那么长期照顾一个不沾亲带故的孤寡老人,则更体现叶明春孝老爱亲的难能可贵,更加令人感动。

  闭月梅老人是寨沙社区的孤寡老人,膝下有一个残疾女儿,生活困难,多年来仅靠政府的低保维持生活,因年事已高,生活难以自理。叶明春了解情况后,经常到闭月梅老人家,为老人做饭、打扫卫生,料理家务。老人的房子是瓦房,年久失修,每逢下大雨,屋内积水足有一尺深,成了“水塘”。叶明春看在眼里,急到心上,自费请人帮毕月梅老人盖好屋顶的瓦;每次老人生病了,她就带去医院治疗,并到医院照顾老人,老人有什么需求,她都尽量满足……闭月梅在世时一提到叶明春,都会老泪纵横地称赞,“明春这闺女真的好啊,比亲闺女还亲!”

  2011年4月,闭月梅老人不知被谁撞倒在路旁不能动弹,额头一片血肉模糊。叶明春恰好路过,她赶紧扶起老人,马上请了一辆车送去医院。“当时看到老人躺在路边孤立无助的情景,那么可怜,我的心都碎了。”叶明春为自己不能照顾好老人而深深地自责,她曾经甚至想过要把老人接到家里照顾,但是因为家里已经有两个躺在床上的老人等着照顾,再接闭月梅回家已经行不通了。于是,她想方设法地向民政部门反应情况,为闭月梅老人申请到镇敬老院住的机会。叶明春像对待自己的亲爹娘一样对待孤寡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当地的民政部门,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为闭月梅老人办理了入院手续。2011年下半年,闭月梅老人终于住进了敬老院,但叶明春还是坚持每隔两天到敬老院看望照顾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叶明春对老人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毫无怨言的行为,成为儿子道德教育的最好的教材,她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任好“老师”,使孩子在缺少父爱的情况下能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思想独立、尊老爱幼的年轻人。

  叶明春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她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身教胜于言教,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小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大学毕业后,为了更好的照顾家人,他毅然回到家乡工作。每天下班回家,为奶奶剪指甲、梳头、翻身、喂食,耐心地倾听老人讲了一遍又一遍以前的老故事。他说,奶奶讲故事心情就好,只要奶奶心情好了,身体就不会差。

  这些年,叶明春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面对家庭的困难,不抛弃、不放弃,以责任去体现孝道。她用自己朴实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伟大的母亲和一个优秀的干部最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光辉的美德。

来源:广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