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英
七旬农妇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继子18年
孝老爱亲
安徽省
2017年2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刘士英,女,生于1947年12月,利辛县巩店镇张寨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事迹简介:提起刘士英,了解她的人,都会从心里由衷的佩服。在过去的18年里,作为继母的她,不仅默默地用真挚的爱呵护着不会说话、瘫痪在床45年继子的生活,而且毫无怨言地悉心照料婆婆十余年,直到老人去世。她18年如一日的为儿子、婆婆喂饭、梳头,端屎端尿,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继子、婆婆的生活,用一颗善良的心照亮了一个原本不幸的家庭。

  正文:她把年迈婆婆当做亲娘照顾,把继子视如亲生儿子养育。18年来,始终如一地守护着曾经不完整的家庭,用无私奉献彰显亲情的伟大。她就是利辛县巩店镇张寨村村民刘士英。

  两个不幸的人走在了一起

  20年前,原本过着普通人生活的刘士英,因丈夫患病去逝,变得无依无靠。当时,还是邻居的张士义和妻子就常常主动帮助她。天有不测风云,张士义的妻子随后也不幸患重病,于1997年5月去世。

  妻子去世后,张士义既要照顾自出生就不会说话、瘫痪在床的儿子,又要照顾年迈的母亲,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这些刘士英都看在眼里,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帮忙照顾一下他们。1998年10月,经人撮合,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改嫁到上有81岁老母,下有37岁瘫痪儿子的张家。她在心里暗下决心把要当一个“好媳妇、好母亲”。

  她视重残继子如己出

  嫁到张家时,张士义的儿子瘫痪在床27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天都需要有专人照顾。从洗脸、洗脚、喂饭到翻身、擦背、穿衣服,刘士英从来没嫌弃过。同时,她还要喂牛、喂猪、干承包16亩地的农活。

  “每天看着长年瘫痪在床的儿子新连,都会感到心疼,孩子太可怜了!”虽然家庭贫困,但刘士英从不吝啬给儿子和婆婆买好吃好喝的,自己却从不舍得吃。她还经常给儿子买新衣服,把他收拾的整齐干净,让儿子舒舒服服地生活。为了让长年卧床不起的儿子不长褥疮,一到夏天,她每天都要给儿子洗两次澡。这些年,儿子身上从未长过褥疮。

  为了让儿子、婆婆快乐,她还经常找些笑话讲给儿子和婆婆听,家里笑声不断,尽享天伦之乐。

  她是高龄婆婆的好儿媳

  对于已经90多岁高龄的婆婆,每次在床上给婆婆安便盆,刘士英都感到特别的艰难——抱不起,拖不动。一次,在婆婆便后为其擦洗身子,在用力将婆婆向外搬动时一失手,自己向后倒在了地上,好长时间,都站不起来。

  “南北烧香,不如孝敬爹娘!”“家有一老,家中一宝呀。”刘士英说婆婆就是家里最大的宝。

  2013年8月,婆婆突然想吃烘柿子。家里当时没有,刘士英就专门赶到县城,从超市买了柿子饼,回来剁碎给婆婆吃……12月,婆婆有病,躺在床上数天不吃不喝,所有亲戚都回来了,大家以为婆婆不行了。刘士英整个冬天都和婆婆睡在一起,贴身照顾,一口一口地喂饭,细心照料,慢慢调养。第二年3月,婆婆又好了起来。婆婆每每提到刘士英这个媳妇就赞不绝口:“我有今天,亏得我家的好媳妇士英啊。”

  直到去年,老人以99岁高龄去世,刘士英没有让婆婆生活上受一点委屈。

  大爱无声彰显人性之美

  18年来,正直、善良的刘士英,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18年来,她满怀深情、无私奉献,扮演好不同的角色,面对需要照顾的亲人,她“爱”字装心,“孝”字当先,彰显了亲情的伟大。

  春去秋来,刘士英十余年如一日默默守护张家,亲女儿一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着婆婆,亲母亲一般任劳任怨地服侍瘫痪在床、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她,既是伟大的女儿,更是伟大的母亲。

  “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义务,我还会继续好好地伺候儿子。”刘士英说。

来源:安徽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