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伟
乡村敬老院院长16年情暖孤寡老人
孝老爱亲
江苏省
2016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周守伟,男,1963年2月生,江苏省射阳县长荡镇敬老院院长。

  事迹简介: 16年来,周守伟认真履行“敬老人如父母,视服务为天职”的承诺,坚守工作一线,每天为老人们端马桶、送茶饭、洗衣叠被从未间断。他努力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注重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院内经济,办成全县首所 “花园式敬老院”。他用亲情和爱心温暖着院里的每一位孤寡老人,受到了老人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有句古话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周守伟于2001年8月份被安排到江苏省射阳县长荡敬老院任院长,上任第一天,他当着镇领导和所有老人面,许下“敬老人如父母,视服务为天职”的承诺。16年来,他认真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始终如一。

  信守承诺,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义无反顾,倾情奉献,用爱撞击着每一位老人的心灵。”这是周守伟毕生的追求。敬老院已故老人吴锦付、姜留章、尤如山等在世时,身体体质差,经常便秘,每逢于此,周守

  伟都亲自用开塞露为老人们通便,从不叫一声脏。沈国英老人患白内障,他把老人送到盐城曙光眼科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周守伟驮着老人楼上楼下来回跑。阜宁沟墩的病友王奶奶对沈国英说:“看您家儿子多孝顺,楼上楼下爬得满头大汗,多好的儿子呀,前世修来的福”。一句话,让沈国英老人听了激动的哭起来。院里有一位叫张云宝的老人已95岁,不慎腿部跌成骨折,大小便不能自理,每次解手都是周守伟背着他上厕所。瘫痪在床十二载的老人丁长英过100岁生日时,周守伟特地买来了大红唐装衣服和大红被套,并置办了酒席,为老人庆贺百岁生日,丁长英连声说:“共产党给了我一个家,周院长就是我的亲孙子,我一生都没有做过生日,做梦也没想到过100岁生日能有这么热闹”。自古忠孝难以两全,2012年12月,周守伟家中70多岁老母因车祸住院2个多月,一边是瘫痪在床的母亲,一边是单位50多位五保老人要照应,两难之时,他把爱的天平偏向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将照料母亲的重担交给了两个兄弟。他的这一举动,感化了敬老院所有员工。

  注重设施建设,为老人提供一流的宜居环境

  长荡敬老院由原村办小学改建而成,基础设施陈旧,院内环境差,2004年以来,省、市、县不断加大对敬老院的投入,周守伟抓住这个机会,多次赴市、县与有关主管部门对接争取,得到了省、市、县资金的大力扶持,顺利建成了4幢高标准的宿舍和一幢800多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楼。2014年,政府决定再投入400万元,新建宿舍楼,但由于当时未办理土地、产权变更,致立项、规划许可等建设手续无法办理。为不影响敬老院建设工期,他多次去县有关部门协调,终于使2000多平方米的两幢老人宿舍楼如期开工并于当年投入使用。如今的长荡敬老院,规划合理、院貌美观、环境幽静,四季常绿,被省市县领导称赞为“花园式敬老院”。2012年以来敬老院连续13年被市县表彰为“敬老院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敬老院”,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被授予省级一星、二星、三星级敬老院。

  发展院内经济,尽最大努力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为提高老人的生活标准,周守伟与敬老院其他同志一起研究,认为搞种植、养殖是一条可行之路。可是种植必须有土地,土地又从哪里来,通过几天的考察,他把目光放在了周围的一块废弃地上。于是他带着全体工作人员和敬老院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靠锹挖、筐抬,通过一冬一春的辛苦劳动,硬是把一块荒废地平整成了能出产粮食的农田,第二年种植玉米,当年就收获了5000多斤。接着他又想方设法建起了猪舍、鸡舍,用自己种的粮食饲料养猪,养鸡、鸭、鹅,同时还培育花卉、苗木,种植蔬菜、中药材等,每年院办经济收入达到七万多元,其中三分之一用于改善老人生活,三分之一用于改善院内环境,三分之一用于扩大再生产,现在长荡敬老院是全县唯一一所有院办经济收入的敬老院。同时他还积极开展社会寄养服务试验,大胆探索五保供养和社会寄养并存新模式,目在院寄养人数达到10人,是全县首所面向社会开展寄养服务的敬老院。

  周守伟常说,党和政府把我安排到这个岗位,我就要把这里老人照应好,让每一位老人过得开心、活得幸福,让他们笑口常开、笑容满面,是我的最大心愿。16年来,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来源:江苏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