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安
孝心儿媳30年侍奉多病公婆 成邻里美谈
孝老爱亲
甘肃
2016年1月
1.jpg
人物故事:

  在安定区宁远镇宁远村,人们一提起二社的妇女张萍安,无不翘起大拇指夸赞她是“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勤俭持家的好女人”。她三十年如一日,勤俭持家,侍奉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成为亲朋邻里的美谈和教育子女的榜样。乡邻们说,能遇到像张萍安那样的媳妇,就不怕老来无依靠了! 

  今年55岁的张萍安,1983年与丈夫结婚后,便走进了这个家庭。丈夫是独子,在县城上班,两个儿子从小在县城读书,现在一个在部队工作,一个上大学。30年来,张萍安和公婆一直居住在乡下。与其他农村妇女一样,她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从青春美丽走到两鬓斑白,日子就这么平平凡凡、紧紧巴巴地走过来了。然而,她又不同于普通的农村妇女,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侍奉公婆的艰辛,以及丈夫孩子常不在身边的孤独外,最大的不同是从2008年5月开始的。 

  2008年5月,82岁高龄的老公公因患脑梗塞而半身不遂,从此便着床不起,一直至今。婆婆更是常年体弱多病,药不离身,十多年前就耳聋寡言了。2013年,84岁的婆婆不慎摔了一下,摔伤了腰,无法医治,从此也是着床不起。面对瘫痪在床的公公和婆婆,为了不影响丈夫上班,孩子上进,张萍安用羸弱的身体挑起了家里的大事小情,一路蹒跚,走过了6年不平常的岁月。 

  在老公公和老婆婆住院的日子里,她推着老人楼上楼下,抱着老人床上床下,做检查、找偏方、喂水喂饭、洗脸擦身、端屎接尿......每次都累得汗流满面,腰酸背疼,却毫无怨言,实在受不了就靠在病床边歇歇。老人先后两次住院她都瘦了一大圈。公公婆婆无数次地说:“有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老两口最大的福气啊!”在医院的数十个日日夜夜里,她悉心照料二老的行为深深感动着同一病房的病人和家属,感染着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大家都议论说,真是比亲闺女还亲。 

  二老出院后,一个跟一个地吃喝拉撒睡全在炕上了,那种开始的脏乱场景和无所适从的难堪,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但她必须面对,更要勇敢面对,正如她所说:“这是做儿媳的责任”。白天总是亮清的,说难也难,里里外外,艰辛繁缛,日子总好打发,6年来,两千多个夜晚,老人躺在炕上,张萍安睡在沙发上,夜复一夜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呵护着二老,默默地做着她能做的一切,度过了一天天的漫漫长夜。 

  原本很贤良的两个老人,经不起久病在床的煎熬,脾气说来就来。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老人刚吃了面又要吃菜,明明要的是酸的,做好了送到嘴边又要吃甜的,刚洗了脸硬说没有洗脸,这边还没收拾利索,那边又是狼藉一片,稍不留意,屎尿抹的到处都是……那场景那心情真正的难以言说。看着张萍安如此地艰难,常有人对张萍安说,80多岁的老人了,能少给点吃的喝的就少给点,吃喝少了,麻烦不就少了?其人其言张萍安自然心知肚明,但她只是笑笑,说:“老汉老汉,越老越憨么!咱们老了说不定还不如老人家呢!谁没老的一天呢?”于是她不急不恼不嫌弃,和颜悦色像哄娃儿一般哄着二老吃喝,哄着二老擦洗身子,换洗脏衣服,一遍又一遍地打扫着满屋的狼藉。天气炎热时,每天还要帮老人擦身子,一天数遍,从不间断。去她家的人都说老人被侍侯的清清爽爽,没一点病人的样儿。有人问她是怎样过来的?她宽怀的笑笑说:“就像拉扯娃娃一样,一天一天过来的。” 

  这么多年了,张萍安的生活过的勤俭而质朴。可以想象,负担两个年老多病的老人,供给两个上大学的儿子,就算丈夫每月有一份工资,也难以填补如此的生活开销呀。为了给丈夫尽可能地减轻负担,她对家人能做的都做了,对自己能减的都减了,她自己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着过日子,说是干部家属,但吃穿远不如一般农村女人。但是,只要是公公婆婆爱吃的饭菜、只要是老人吃药打针,她从不计较花钱的多少,都是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丈夫说,自己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的妻子,没有她就没有这个家。 

  正是有了张萍安这种儿媳妇,才搀扶着两位老人从60多岁的“病团团”“药罐罐”一路走到了今天。今年初,张萍安在撕心裂肺的伤痛中送走了85岁的婆婆……。如今,她还在日复一日地伺候着88岁的神志不清的公公。依旧是喂药打针,端吃掌喝,洗脸擦背,端屎接尿,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公公,只不过,这样日子更显得孤独无奈些罢了……。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 但张萍安用自己的行动颠覆了这一较为普遍的现实,也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和孝心,她的付出和爱心,她的一言一行同时教育和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成才是对母亲的最大回报、动力源泉。她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伺候年老多病的公公婆婆,演绎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见过的人都说,这样的女人太难得了!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甘肃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