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善凤
好婆婆十几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儿媳
孝老爱亲
陕西
2015年10月
1.jpg
人物故事:

  柯善凤,女,1942年8月生,石泉县城关镇北街社区居民。

  遭遇家庭突然的巨变,她微笑以对;面对生活残酷的考验,她任劳任怨。她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担受着不普通的家庭责任,她已年逾古稀,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为了家庭,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照料着瘫痪不起的儿媳。她就是柯善凤——邻里公认的“好婆婆”。

  柯善凤今年71岁,老伴退休,她当“婆婆”的经历是从31年前开始的。1992年,柯善凤的儿子朱小军和袁国琴结婚了,眼见儿子勤劳踏实,儿媳漂亮能干,虽然日子过得简朴,但一家人齐心协心,倒也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美满的日子过了十年,2003年开始,袁国琴开始双手麻木、口齿不清,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省、市、县里的医院不知跑了多少趟,药也不知吃了几麻袋下去,不仅不见好转,反而逐渐发展到全身瘫痪,卧床不起,再后来,连话也说不出、头也抬不起来了。

  1米65的袁国琴,曾经是小有名气的“俏媳妇”,120斤的健康躯体,如今被病痛消磨得只剩下了60多斤,完全变了个人。媳妇的病至今仍查不到病因,因为常年不能活动,神经和肌肉不断萎缩,四肢干瘦得像柴禾棒,苍白的皮肤下只见突起的骨头和根根青筋。

  刚看到希望的家庭陡逢巨变,生活开销和医药费用骤增之下,全家人仅靠柯善凤老伴每月1千多元退休工资维持,立时捉襟见肘,日渐拮据。儿子朱小军为了给媳妇筹集医药费,常年在县内外打零工,照顾儿媳的重担就落在了年迈的柯善凤身上。她一边照管儿媳生活起居,带儿媳求医,一边还要照顾老伴和孙子。

  每天早晨,柯善凤先给儿媳端大小便,穿好里外的衣服,给她洗脸、梳头,扶她起来靠在床头,调好儿媳爱看的电视频道,然后就去买菜、做早点。儿媳的咀嚼肌已经退化,只能吃稀糊软烂的食物,为了节约开支给儿媳补充营养,她总是自己吃青菜白饭,将肉、鸡蛋剁碎蒸熟,煲成营养粥喂媳妇吃。儿媳颈部没有力量,每一勺她都要先把儿媳的头先抬起来扶正,再喂到嘴里,有时还要帮她活动下颌,等媳妇吞咽下去,再喂第二勺。一碗饭常常要吃一两个小时,每一次口水和食物都会弄得柯善凤满身都是,而她从无怨言。

  晚上,柯善凤料理完一天的要给儿媳洗脸洗脚,擦洗身子,帮她按摩,给她讲故事、说笑话,换好床单被褥,等一切都安顿好了,才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一下。

  照料瘫痪的病人,洗、晒被褥是三天两头要干的事,对瘦弱的柯善凤来说,这是件费劲的力气活。去年冬天,为了给儿媳晒被子,柯善凤滑倒了,当邻居把她从冰冷的地上扶起来,才发现已经摔断了右手腕。为了这件事,儿子朱小军自责内疚,跪在母亲面前泪流不止:“妈啊,为了儿子,为了我们这个家,您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兄弟姐妹们交代啊!”。而她只是摇摇头,打着石膏和绷带,和老伴一起继续每天给儿媳做饭、喂饭。

  在传统观念里,儿媳孝敬公婆是理所应当,但是婆婆伺候儿媳却是十分难得。儿媳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可是心里却比谁都明白,一次,媳妇艰难地吞下婆婆喂的饭,吃着吃着,眼睛就红了,哭着喊出一个简单的音节,柯善凤楞了好久,才听出来,那是一声:“妈!”

  听到这声呼喊,柯善凤老泪纵横,颤抖着抱住媳妇说道,“不要怕,有妈妈在,妈妈陪着你!”

  她说“媳妇嫁到我家来,是缘分,我们是一家人,就一定要相扶相守。”这样艰难琐碎、清贫扶持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3000多个日日夜夜,柯善凤默默忍受着家庭带来的一切。生活的苦难使得这份情感愈显宝贵,儿媳从她身上看到了战胜病魔的力量,周围邻居们也受到她的精神感染,经常主动前来关心和支持她们一家。

  由于照料得当,10多年来,袁国琴的身上从未生过褥疮,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住的房间里虽然狭小简陋,却没有一丝异味。这就是柯善凤,她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中国妇女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她的真诚善良,诠释着怎样维护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和谐健康。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陕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