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森
带队援鄂 把303人队伍打造成铁军
敬业奉献
山东省
2020年2-7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王言森,男,1964年6月出生,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大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后,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其前身为山东省交通医院)工作了34个春秋,从一名见习医生,成为内科大医、知名专家,并被授予省立三院突出贡献奖。

  行医路上,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真心付出大爱无疆的情操,恪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性,关爱提携年轻一代的人梯品行,追求卓越奋发有为的三院精神。每次疫情突发,总能冲锋陷阵,不顾个人安危,排除万难,矢志奉献,凯旋而归,是一位沙场老将,最美逆行,人格魅力,无人可挡!

  “忠诚铸就性格,成功源自实力,大医注重细节”是他的人生格言,敢为人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始终坚守的初心,人生之路,砥砺前行,坚持不懈,书写不朽的传奇与辉煌。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言森一直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到医疗工作中,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优质服务,视患者为亲人,对患者不分贵贱,都热情认真诊治,看到患者痛苦,自己感到心疼。职业生涯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七点准时到达科室,了解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奋斗在一线值守,延长下班时间,多一些时间服务于患者,解决患者的就医需求,并且时常安慰患者的心理。

  每当疫情突发之际,危险降临,王言森总是主动请缨,坚决参战,总能凯旋而归。

  2003年非典爆发,王言森主动要求到医院发热门诊,坚守一个多月,细心筛查每一个发热的患者,冒着被感染、被致病、导致死亡的风险,敢于担当和勇于奉献,值守在医院的最前线。

  2008年参加青岛战浒苔,为保障奥运会奥帆比赛,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运输浒苔的任务,王言森被派去做保健服务,当时因运输工人发生多人腹泻,影响运输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稳定,王言森率领医疗队深入浒苔储存场地,被刺鼻的浒苔的恶臭几乎熏倒,坚持为运输工人讲解医学知识,饮食常识,告诫如何减少浒苔对气道的刺激,最终浒苔全部清理干净,保证了奥帆比赛的顺利进行。

  2009年甲流爆发,当时济南正在为全运会的召开做准备,山东交通学院承担拳击比赛任务,学校多名学生发生甲流感染,需要隔离治疗,当即在校区内成立临时病房,调集省立三院、济南市五院、长清区医院、长清区中医院、学院卫生室医务人员,王言森担任这所临时医院的负责人,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综合诊疗,及时隔离,有效控制甲流疫情,战斗40余天,圆满完成任务,保证了全运会拳击比赛的顺利进行。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王言森主动请缨,渴望到武汉参战。

  于2月9日迅速集结,组建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担任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接到电话一个小时后到达医院。把车停在老母亲的楼下,不敢回头,瞒着老母亲,来不及见亲人最后一面,安抚因交通事故卧床的妻子,叮咛正在操办婚事的女儿,奔赴机场,舍小家顾大家,千里驰骋武汉防疫第一线,展现了医者的初心和健康使命,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王言森参加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工作,主管山东医疗队的医疗、护理、感控、队友保健等任务,在武汉战疫38天,出院患者599人,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患者零返舱。王言森每次进舱,督导第八批医疗队路径管理的落实和方舱医院手册的规范运行,核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关注一些特殊患者,检查医疗队运行的环节质量,验证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全身心投入和勤勤恳恳工作,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和奉献,王言森成了患者和队友心中的定海神针!把303人队伍打造成一支铁军,战无不胜,纪律严明,运作高效,王言森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白衣天使,逆行出征。手持一张单程机票,秉志前行。

  有人问王言森,为什么要去武汉:大年三十写下申请,正月十六接到通知,这正是个人内心使然和责任担当,也是党多年教育的成就,绝不是冲动,是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同时,武汉之行,使王言森内心修炼与素养升华,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会看淡一些东西,珍惜生命感动的事情和瞬间,特别爱哭了,王言森已经五十六岁了,此次战役证明了宝刀未老,老骥可以继续伏枥,继续为党和国家贡献专家的智慧和能力。到底有几条命?生命,来自父母,高尔基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共产党员还有使命,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福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敢于亮剑,书写辉煌的自己。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对新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信念,在执行合一中保持激情,顺势而为,敢于担当,忠诚履职,行医为民,大医精诚,以白衣天使之名,传递人间温暖与大爱,随时准备为祖国而战,战必胜!

来源:山东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