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延萍
大峡谷里的“背篓医生”2年300多次送医进山
敬业奉献
广东省
2020年2-7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在千里之外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北部、靠近西藏的丙中洛镇,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珠海女医生。2017年3月,她作为珠海市金湾区首批援助怒江的医生来到丙中洛镇工作。这里还有很多村落未通公路,出入全都依靠在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羊肠小道。她和同事们用背篓将心电图机、B超机等医疗器械背进大山,为村民们提供医疗服务。

  两年来,她背着背篓,跋山涉水,送医进山达300多次;散落在丙中洛高山峡谷间的46个村组,她整整走了4轮;为了帮助更多大峡谷群众,她主动将扶贫支医时间从半年延长至3年。她就是蜚声怒江的“背篓医生”管延萍。

  治愈一个人,脱贫一家人,感动一方人。从珠海到怒江近2000千米路途遥遥,吊桥晃悠悠、山路十八弯,阻不断管延萍的出诊路。她和同事们用“医者仁心”的无私大爱,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健康送去了最真诚的援助和关爱。孙思邈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病魔无情,但国家有爱,珠海有爱,医者有爱。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仁心:从医26年辞家远赴贡山扶贫

  处处关心病人,把解除病人痛苦,恢复健康看作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管延萍的真实写照。管延萍到怒江前,是珠海金湾三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1991年,从吉林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先后经历过外科、妇科、产科等多项工作。2015年作为一名全科医生,她被派去筹建三灶海澄卫生服务站。在她的努力下,两年后该站成为金湾功能最全的卫生服务站,并成为拥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相融的示范点。

  2017年3月初,金湾卫计部门下发通知,欲派几名医护人员到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帮助当地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和家庭医生模式。管延萍一看,自己的条件恰恰符合:拥有全科基本医疗经历,又有公共卫生领域的丰富经验。“看到区里支援贡山的通知,我就有些坐不住了,在那里应该有不少工作可以让我做。”管延萍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去贡山前,承担家人健康保健职责的管延萍,最不放心的是年近80岁的老母亲和两名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兄长。为此,她提前教会了儿子和侄子测血压血糖,到贡山后更是嘱咐儿子每天给她打电话,反映姥姥、舅舅的身体状况。

  2017年3月中旬,管延萍启程奔赴贡山。刚一出发,一记下马威随即而来。从珠海出发,搭乘两趟飞机,又换乘大巴,当晚12点才赶到酒店。第二天,管延萍又坐着汽车在山路中“摇晃”了8个小时,到了贡山,同行的医护人员都已经累得没人再说话。当晚他们住在贡山县城,第三天,她被分配到丙中洛镇卫生院,再一次摇摇晃晃坐了半天车才抵达丙中洛。“出发前大家都没有心理准备,真正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条件艰苦程度远超想象。”

  真心:背着“背篓”送医进山

  原本的“送医进山”,由于缺乏技术和人才,通常是称体重、量身高的一般性体检,由于缺乏实质性的效果,村民们都对这种形式积极性不高。管延萍却不同,第一次送医进山,她希望带上心电图机等仪器,给群众做更全面的检查。但让她震惊的是,丙中洛卫生院的心电图机、B超机都在仓库里“睡大觉”,因为没有人会用,根本没有拆封。她只好先培训同事怎么用这些仪器。

  准备就绪,他们便开始进山了。管延萍用一个纸箱装上医疗设备、药品、方便面,足足有十来斤,随行的男同事还帮她扛心电图机。医院的救护车将他们送到了山脚下无法继续前进,他们只得徒步。不到十分钟,管延萍就气喘吁吁,越往高处爬,腿越是打颤,手上的纸盒越来越沉,十指勒得发紫。山上的毛毛刺沾满了她的裤腿,刺到双腿脚踝处非常疼痛,她不得不用绳子扎紧裤脚,将刺一根根地往外拔。有时实在爬不上去,同行的伙伴拽着她走。

  一行人好不容易走到村里,却发现真没村民到场来看病,村小组组长便用喇叭一遍一遍地广播。听说广东的专家到了,一些村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了。见这医生不仅能看病,还带来仪器体检,先来的村民又回去一家家地劝。

  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同胞有些听不懂普通话,管延萍靠翻译、靠身体语言,不断跨越障碍,耐心细心为村民看病治疗。这一天,管延萍一直忙到了天黑。由于提纸箱上山很不方便,回到镇上她便买了背篓。此后上山下乡,管延萍便背着一个大背篓,里面装满各种诊断仪器、干粮和水。有时候年轻同事还得扛B超机、抬车床上山,方便她给病人做检查。如今,一听说“专家”管医生要来,村民们都要让管医生瞧一瞧、看一看。

  艰辛:曾与滑坡擦肩而过

  丙中洛天气复杂多变,道路条件恶劣,危险时有发生。2017年5月,下了近一月的雨终于停了,管延萍就急着去秋那桶村下乡,收拾好行囊驱车上路。刚走了半个多小时,突然听到车顶噼噼啪啪的响,眼看着一些石子从挡风玻璃前散落,她吓出一身冷汗,幸好司机有经验,一脚油门冲出数十米。再一回头,“轰隆隆”一阵巨响,数十块脸盆大的石头落了一地。

  在海拔近2000米的怒江大峡谷中送医进山,经常要爬几百米甚至千米的高山,每爬一步都十分艰难。短的山路每次要爬半个多小时,长的要爬3个多小时。而第一次去一个叫王期的地方也是很惊险。管延萍回忆说,崎岖的山路非常难走,有时不得不攀着崖石前行;走了两个多小时,眼看来到一座吊桥脚下,看到桥底咆哮的江水,她心一惊,脚底一滑,摔了一跤,崖石将左臂擦得鲜血直流;而80多米的吊桥,她花了10多分钟才过去。“那一刻,心都跳到嗓门上了。”

  除了行医路上的危险与艰辛,生活上管延萍需要克服的困难也不少。在珠海,她曾因为车祸导致腰部受伤,一旦受凉就锥心地痛。丙中洛的雨季,衣服很难干,旱季时房间内也往往因为晒不到太阳而阴冷。为此,管延萍自学了按摩法,缓解症状。但即便如此,一次连绵的阴雨,仍然让她卧床两天无法出门。

  开心:关了两年的病人首见阳光

  小茶腊组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里,村民以独龙族为主,前往小茶腊组前同事告诉她,千万不要叫村民抽血,这个村的男女老少都拒绝抽血。到了村里,一听说要抽血,村民果然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抽血怎么能准确判断身体状况?管延萍只好让同事一遍遍用方言解释,最终一名70多岁的老人家试着伸出了胳膊,第一个抽了血。有了这位老人家带头,后面的事就顺利多了。

  事后,她了解到这位老人家里有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忙完了现场的体检看病,管延萍决定跟随老人去她家看望。一间黑木屋,一张床靠着木墙边,中间是一个火盆,蓬头垢面的病人始终蹲在地上来回挪动。管延萍了解到,病人叫罗学军,已经把自己封闭在这间黑木屋里两年多了,吃喝拉撒都在这。她尝试着跟罗学军交谈,但他胆小害怕躲避着,管延萍想摸摸他的手,给他做个简单体检都无法靠近。经过半个多小时尝试,管延萍始终没能与他交流成功,带着遗憾临走时交给老人一些给罗学军吃的药。

  但管延萍并没有气馁,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到罗学军家里看看他。当她第三次来到罗学军家,他已经会对着管延萍笑了。这一天天气特别好,管延萍扶着他走出了小木屋,来到阳光下晒着温暖的太阳,一遍又一遍地教他说“你好”!在空旷的草地上,他俩开心地合影,管延萍说,那一刻她感到非常开心。

  触动:主动申请支医时间延长至三年

  作为一名医生,管延萍一再告诫自己,既然来了,一定要将工作做好。但是,她慢慢地发现,当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水平与珠海差距巨大,想要做好着实挑战不小。在丙中洛,管延萍第一次下乡,就了解到一位年仅20多岁的青年男子几天前因为高血压离世的消息。但这并不是个案,她发现,因为过量饮酒及饮食原因,当地很多人的死因都是高血压、脑出血,而且死亡年龄较发达地区低了很多,这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更大的震撼随之而来。2017年6月,贡山县举行“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评审”。评审会上,管延萍痛心地发现,当地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是珠海地区的三四倍,“当时觉得整个人都被震住了,作为医生不能漠视这种情况,继续留在贡山指导他们工作,应该可以帮助不少人。” 考虑到当地条件艰苦,珠海派往怒江的医护人员半年便轮换。但是,管延萍向上级提出将帮扶时间延长5个周期,这就意味着她将全程参与整个珠海市金湾区对口帮扶怒江州贡山县医疗卫生工作,驻点贡山县丙中洛镇卫生院帮扶三年。

  两年多来,除了起早贪黑地给人看病,她带领同事上山下乡免费给村民健康体检,对全镇514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丙中洛镇共有46个村民小组分散在高山峡谷之间,她已经走了四轮。

  管延萍计划在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的同时,能够真正走向基层,针对当地易患的疾病,积累大量素材做研究报告。目前她正努力调查近五年来当地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病例,希望分析病因找出规律。“我希望到我离开的时候,能够拿出一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为当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提供决策依据和启发。”

来源:广东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