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
男护士主动结束休假进入发热单元
敬业奉献
陕西省
2020年2-7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陈江,男,1990年7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在中华大地肆虐横行,武汉成为这场灾难的重灾区。全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迅速地成立援助武汉的医疗团队。

  腊月二十九还在老家休假的他看到微信工作群里号召援助武汉的信息,他没有通知年迈的父母及同是医务工作者的爱人就毫不犹豫的报名了。他给护士长的自荐信息这样写道:“王老师, 我随时可以回来上班,我现在报名参加援助武汉”,在深夜,他简单收拾了行李,买好了除夕早晨08:00的车票(遵义——西安)。除夕早晨5点,给熟睡的爸爸妈妈简单的说明情况,匆匆告别,父母虽然理解,但是父母心里肯定是不舍与担心。他看了还在梦乡1岁4个月的儿子,他心里默默的说“请原谅爸爸的不辞而别,当你醒来看不到爸爸的时候,你不要哭。你长大后就会明白,那是爸爸的责任与义务,爸爸应该在前线,帮助那些需要我的人,你要相信爸爸很快就会回来接你。”他也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要不忘初心,作为一名护士,要不忘使命。

  在还没有等到援助武汉的消息时,他在2月3号接到王利护士长的紧急电话:紧急援助本院的发热单元。因为那里有危重病人需要他这样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男护士。他没有一丝迟疑,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行李,奔赴他的战场。

  他在发热单元那些日子,经历了太多太多。戴着起雾的护目镜给患者处理打碎的体温计时,只能通过那一丝丝水珠之间的缝隙和患者的指引来完成,2分钟的工作,现在却需要20分钟。当处理完时,已是汗流浃背。戴着护目镜、面屏和2层手套给患者采动脉血气时,手感全无,在只凭借感觉和经验下,他成功的完成了这个“小挑战”。一位71岁的奶奶突发脑梗和呼吸衰竭进行了气管插管,戴上了有创呼吸机。由于病房没有呼吸机的氧气接头,只能用转换的接头连接着氧气筒,这需要他仔细注意着氧气压力表的变化。在多个老师的帮助下,他安全的护送插管带呼吸机的患者外出行CT检查。在病房没有送风排风负压系统的条件下,他依旧给患者进行吸痰护理、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导尿管的尿管护理、患者大小便的处理……

  印象深刻的是患者拉了大半个床的大便,床单、被罩上沾的全是,带着N95口罩都能闻到那一丝丝的酸臭味。他没有排斥,耐心的为患者更换了尿不湿、床单及被罩,结束后,他最里面的工作服湿的能拧出水来,但他没有抱怨。这个患者现在不能说话,但他的眼里充满泪水。这个患者是特级护理,2小时一次的翻身扣背及24小时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复杂的治疗方案,护理工很辛苦,但在每一位老师的帮助下,他顺利的完成了护理任务。

  情人节那天,确诊的那对夫妻,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情人节。丈夫手持玫瑰站在妻子的病床边,虽然只有一支不值钱玫瑰,但是这种情况下,这支玫瑰来之不易,妻子告诉丈夫这是最好的礼物。而他却收了妻子可能援助武汉的消息,对于大病刚愈的妻子,他不是不支持,更多的是担心,担心她的身体、年迈的父母及1岁多的孩子,最终领导考虑到他妻子的身体及他们这样的家庭,决定将他妻子作为预备队员。但是他心底支持自己的妻子,啰嗦的叫她备齐用物和做好自我防护,时刻准备好,国家有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去担当。

  他本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批援助武汉的医务人员,但因他在发热单元接触了确诊病例,最终他没能和大家一起参加,他或许心理有一丝丝遗憾。但他曾说:不管武汉还是这里都是我们的战场,你们去支援武汉,我和我的战友们来保卫三秦大地,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但他也是病人需要的人,他放弃了除夕夜一家团圆,驰援抗击疫情一线,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来源:陕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