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连
林业专家50余载专注富农路 将科技知识播撒在中原大地上
敬业奉献
河南省
2020年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张庆连, 1946年出生,河南省获嘉县林业科技专家、获嘉县老促会副会长、关工委副主任。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自然灾害频发,树皮面、榆树叶救了不少食不果腹的乡亲们。因此,张庆连从小就对榆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1967年,21岁的张庆连来到太山公社林场当了一名林业技术员。工作中,他发现农村种植的榆树种类混杂、品质不高,远远满足不了当时的生产生活需要,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群众培育一种品质优良的速生榆树。

  为完成这个梦想,他将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晚上,学习查阅资料,记录相关笔记;周末,遍访有经验的老农和林业人员;节假日,他就背上窝窝头和水壶,徒步到周边农村的各个角落采集榆树标本,分析特异品种。不管何时何地,他都带着笔记本和皮尺,遇到有特点的榆树,就详细观察记录。经过8年时间的收集整理,1975年,他终于将榆树的31个自然类型逐一划分,并建立了一整套研究档案。

  同年5月的一天,张庆连下乡走到辛章村林场涝河沟旁时,突然眼前一亮,一棵生长旺盛、主干挺直、树冠狭窄、似竹又像松的榆树矗立在他面前。当得知这棵榆树树龄还不满6年,可是树干却已超过了比它早三四年的榆树时,平时不苟言笑的张庆连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抱着这棵榆树狠狠地亲了一下。然后用红漆在树干上标了记号,并根据树形起名“箭杆榆”。

  第二年春天,他爬上树采集了一袋榆钱,将榆钱种子小心翼翼地带回自己的苗圃做试验,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冬去春来,箭杆榆树苗茁壮成长,与一般榆树苗相比,高出45%,地径粗超过46.3%。这让张庆连喜出望外,他想要的榆树终于培育成功了。他随即以箭杆榆与自己选育多年的31个榆树自然类型为蓝本,撰写了《榆树类型研究报告》。报告一经推出,在林业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1978年,对于张庆连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全国白榆考察组6位专家学者来到获嘉,亲临现场鉴定,确认这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独特榆树,并将箭杆榆正式命名为“钻天榆”,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

  消息一经传出,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争相订购榆树苗,全国各地也纷纷来函来电索要树种、树枝、树苗。树种很快就没有了,新培育的树苗也是供不应求。这让张庆连陷入了沉思:如何把科研成果变成生产力,造福人民。

  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张庆连的脑海中形成:榆树快速繁育。他想,如果钻天榆能像柳树插条、果树嫁接、泡桐埋根那样进行繁育,那该多好啊!为何不试试呢?

  从那天起,张庆连就开始对钻天榆进行无性繁育试验。当时,他正在上大学,便把自己培育的钻天榆树苗移植到了学校苗圃里。专业学习奠定的理论基础,为张庆连的育苗试验带来了很大的突破,他先后试验成功了嫁接、插枝、埋根、侧枝掩埋等多种快速繁育方法,为加快良种推广找到了多条途径。从此,钻天榆的推广由点到面,由近及远,很快传至全国各地,仅繁育点就有200多处。天山脚下、东海之滨、黑龙江畔、洞庭湖边……到处都是钻天榆挺拔的身姿。

  通过两年大学的学习,张庆连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陆续发表了有关榆树的种源调查、繁育方法和经济用途等多篇科技论文。钻天榆的研究成果,荣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在我国榆树培育研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对钻天榆的系统研究中,张庆连又绘制了一个新的科研蓝图:建起我国第一个榆树基因库,让全国的榆树大家族在中原会师。

  为了收集全国各地的榆树良种资源,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留下了他的足迹,嵩山、泰山、燕山洒下了他的汗水,在燕山主峰邓栅子,他考察了绵延百里的天然榆树林。为了澄清良种资源,他不顾山风呼啸,三次钻进2000米以上的太行高峰鳌背山的原始森林考察,采集了标本,剪取了接穗,挖掘了树苗,60多斤的袋子,他硬是沿着悬崖陡壁艰难地扛下了山。他的右肩膀被压起了一个鸡蛋大的肉瘤,至今还留有疤痕。

  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1980年,一个良种比较齐全、资源比较丰富的榆树基因库建成了。这个基因库收集了榆树基因的五个类别,二百多个品系,不仅挖掘、保存了我国珍贵的榆树良种资源,还对榆树的起源、进化、杂交育种等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特别是在推广榆树良种、发展林业生产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翻开张庆连一本本早已发黄泛白的工作笔记,准确详实的试验数据、细致周密的工作安排、走街串户的资料调查,每一本都诠释了他对科研的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每一本都体现了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完美极致;每一本都浸透了他对获嘉、对林业的无限热爱与赤子深情。120本工作笔记,点点滴滴记录了张庆连大半辈子的科研求索,划出了他追寻梦想的奋斗轨迹。

  30岁的誓言:“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决心做到进学校不忘农村,当学生不忘农民,拿笔头不忘锄头,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975年,年近30岁的张庆连被推荐到河南省百泉农专园林专业学习。这对于一直钟情林业研究,却苦于没有接受系统学习的张庆连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他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入学第一天,便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誓言:“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决心做到进学校不忘农村,当学生不忘农民,拿笔头不忘锄头,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入学后,他求知若渴,惜时如金。整整4年,他从不过节假日,即便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春节,他也是腊月二十八离校,大年初三就返校。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大学期间,他撰写的研究论文《榆树皮制作烧伤药》《榆籽油提取葵酸》等发表在《中国林业科技通讯》《百泉农村学报》等刊物上。1978年,他编著的《榆树》一书,被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学生时期出版著书的,张庆连在百泉农专是第一人。

  没有人懂得,一个从县城里来的大龄学生,为什么如此热爱学习,喜欢读书?只有张庆连自己清楚,他肩上的重担、心中的责任,他不是在走一个人的求学之路。党和人民给了他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知识就是力量。深厚的理论知识,为张庆连在林业方面的研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为民服务的誓言逐一实现。

  1984年,出任获嘉县林业局局长后,张庆连以科技干部特有的眼光,提出了实现平原绿化的宏伟规划。他要把理论所学,转化成老百姓的“钱袋子”,转化成绿意盎然的“生态获嘉”。他先是带领相关人员到山东、禹县、新郑学习刺槐、泡桐等的良种选育。随后,又结合获嘉县实际制定了良种推广的具体方案,向乡、村育苗专业户发放良种,帮助建立采穗圃和示范林。接着,在选好树种的前提下,每年根据树种的不同生物学特征,带领林业工作人员和村民进行适时的科学种植。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800余万株钻天榆、箭杆毛白杨、欧美杨等新品种树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地伫立在道路两旁。不少村民通过出圃树苗,日子一步步好过起来,大家欣喜地称良种造林为稳定的“绿色企业”。1987年,获嘉县被林业部评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初步实现了张庆连心中“富获嘉”“绿获嘉”的想法。

  随着农业结构需求的调整,经济林开始蓬勃发展,经常走南闯北搞调查研究的张庆连敏锐地捕捉到一条适合获嘉县林业发展的致富信息。获嘉县地处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区,光照、热量等气候资源充足,宜于南北植物共生同长,是“南花北移,北花南移”的天然驯化基地。加之,该县陈庄花园素有明清“四大花园”美誉,如果能大力发展花卉事业,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经济体量,一举多得。时任县林业局局长的张庆连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后,向县委、政府提出打造“花木之乡”名片的战略构想,他要让绿起来、富起来的获嘉美不胜收。

  2013年,获嘉县将打造“花木之乡”名片列入政府五年经济发展规划,把发展花卉业作为大力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突破口,积极培育建设花卉苗木产业化集群。全县的花卉业由当初的不足50亩,发展到4万7千亩,形成了以河南省海芋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新乡市碧波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新乡市绿色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陈庄花园、大清花园、十里铺鲜切花、获嘉花卉大市场、环路苗木五大生产基地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00户,花木销售专业经济人队伍50人,年花木销售产值达5亿元。

  史庄镇的冯全武、冯凯父子是张庆连鼓励种植花卉的第一批响应者,也是第一批受益者。当时起步时候只有30余亩花木的两父子,现如今已建成总资产超6000万元,拥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资质的大型园林工程公司,种植花卉苗木面积3180余亩,涵盖花卉、盆景、苗木、草坪160余品种,千亩白皮松项目建设基地更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白皮松苗木生产基地。在他们的带动下,220余户村民也走上了发展花卉的脱贫致富之路。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张庆连,依然想着如何更精准、更科学、更便捷地帮助那些支持他、信赖他的林农果农。为此,他发动群众建起了果树、花卉、葡萄等产业协会和林学会,协会会员达3000余人,通过抱团取暖,增强了大家抗风险和致富能力。他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帮助农民建起林果种植、畜牧饲养、农产品加工等15个科技示范基地,帮助他们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产品品质,获得更好收益。他还建立了葡萄、核桃、柿子、苹果、梨、桃、李、杏、石榴等果树的信息群,每月底在网络上发布下一个月各种果树的管理技术要点,并通过网络、视频对农民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病虫害防治,将科技知识播撒在中原大地上。

  一生的理想:“这辈子我就看中两件事儿,种树和育人。种树是自己最擅长的,要不遗余力推广农林科技知识;育人是自己最关注的,只有培育好下一代,国家才有希望。”

  1996年,获嘉县遇到特大洪水,时任林业局局长的张庆连家中的房屋被大雨冲塌。当他决定翻修盖房时,一些人表示愿意出力出物,送木料做门窗,张庆连一一婉拒了。

  用什么木材,如何建房?从穷苦日子走过来的张庆连,想起母亲纺花织布卖钱换旧梁的事。母亲重度残疾,却努力自食其力,正直做人,这种家风是何其珍贵!榆木旧梁坚韧耐用,不但可以做坚固的木窗,而且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母亲的教诲,是多么宝贵的财富!他作出决定,自己分管木材公司的木料一寸也不用,周边农村的毛白杨树一个树枝也不用,就用旧梁檩做门窗,建一座朴实的平房。新房的一扇窗上,因为旧粱弯曲,窗扇合不上,张庆连只得让木匠多镶嵌了一块小木条。

  如今,这座房已陪他走过23个春秋,温馨地为五代人遮风挡雨。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女儿都成为了林业战线上的一员,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求名利、乐于助人,默默地为获嘉的林业事业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唯一的孙子也考上了东北林业大学,接过老一辈发展林业、振兴乡村的接力棒,立志要用一技之长,打造美丽富裕的“生态获嘉”。

  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坚守着自己的方寸之地,追求着内心的恬淡安宁,张庆连做出了无愧于心的选择。

  1982年,出席河南省劳模大会的张庆连一回到家里,就向他爱人王艳枝讲述了许多劳模为群众办好事的先进事迹,他对爱人说:“咱俩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带头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去年咱承包队里的树苗,已经出圃了一部分,除了给队里交的和还银行贷款,还有七百来块,咱拿出一半,把咱队八十多个小学生的学费全包了,你看行不?”深明大义的妻子毫不犹豫地支持了他。三百五十元,对于当时工资只有四十多元的张庆连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是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毅然拿出自己的血汗钱,进行捐资助学。1986年,张庆连历经5年写就的《榆树》一书,换来了360元稿费。但他却没有为清贫的家中购置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为妻子儿女买一件新衣,而是毫不犹豫地全部捐给了县直幼儿园,为小朋友添置了文具和图书。他常说:“这辈子我就看中两件事儿,种树和育人。种树是自己最擅长的,要不遗余力推广农林科技知识;育人是自己最关注的,只有培育好下一代,国家才有希望。”

  退休后的张庆连选择回到他的家乡太山镇北小庄,因为那里离林科所最近,离他的试验田最近,他可以掌握第一手科研资料,可以继续进行他的项目研究,还可以随时随地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他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园林专业技术,在祖上留的老宅基地上,建造了一个生态家园。庭院自建成后,先后接待过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和周边县市一些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有一年的植树节,张庆连就接待了260多名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一句承诺,一个誓言,一生理想,张庆连用执着、坚定,认真作答。他如一颗深情的“钻天榆”,朴实、无言,不经意间,却已洒下万顷绿意,温暖了无数心灵。

来源:河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