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
残疾人康复培训师深耕特教21载 用心呵护残疾儿童的希望和梦想
敬业奉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9年12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林红,广西北海市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教师。她深耕特教21载,用心呵护残疾儿童的希望和梦想,不离不弃,矢志不渝。

  林红主要从事自闭症,智力障碍、听觉障碍、脑瘫/发育迟缓等儿童康复工作。她每天要面对的是北海“最难教”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都不能准确、合适表达自己的需求。“有些老师,来的第一天上午,看到那些孩子流着口水洗手,下午就不来了......”学前特殊教育的工作辛苦,需要极大的耐心、爱心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而林红,在这份特殊康复教育的岗位上,已经坚守了21年。

  说起林红与特殊教育的结缘,还要追溯到九十年代,当时还是孩子的林红,跟着爸爸妈妈住在厂区里,同在厂区的小青(化名)是林红的好朋友。小青是个聋哑孩子,心地特别善良,但是周边的人都嘲笑她,经常拿她当笑柄,看到朋友这样,林红心理特别难受,总希望能帮小青做些什么。

  初三的时候,林红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班主任,在班主任的鼓励下,林红考上了当年国内最好的特殊教育学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十四五岁的姑娘,远赴他乡求学,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林红性子坚韧,从未想过放弃。

  1999年,理想照进现实,毕业后的林红就回到北海,成为了启智学校(北海市特殊学校前身)语训部的一名特殊教育老师,开始帮助无数个像“小青”这样的听障孩子。随着对特殊教育理解和专业度的不断加深,林红越来越觉得,如果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佩戴康复设备,很多孩子完全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上普通人的学校,过普通人的生活。“早发现,早佩戴、早康复,所有的残疾类别的康复,都要遵循这三个原则”林红说。

  2008年,北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语训部成立,林红毫不犹豫加入。开始从事0—7岁,学龄前孩子的康复教育工作。

  带一个普通孩子,都能让一个家庭焦头烂额,带个一群0-7岁的特殊儿童,其中辛酸,那更是不言而喻了。脑瘫、智障儿童,从不会走、不会说,到学会走路、或者恢复语言功能;自闭症孩子,从不看、不指、不应、不说、不求安慰、该怕不怕、该笑不笑、该哭不哭......到能安安静静坐着,认知一定社会规则,甚至回归社会;听障孩子,从听不到、不会说,到能“听”、会说,与普通人交流,回到普通学校上课。这些都是从无到有的质变过程,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爱、耐心和专业知识,才能做到。

  林红作为残联系统的特殊教育老师,工资和普通教育系统老师的工资相差无几。因为工作辛苦,康复中心长期处于老师匮乏的状态,林红每天都要上六、七节的课,工作量远超普通学校。因为康复中心里的孩子,很多没有行动能力,或者只有少部分行动能力,她的康复工作,包含了大量的拉、牵、抱、喂等动作,对体力的要求极大。虽然工作很累,她时常挂着微笑,轻声轻气的跟每一个孩子说话。林红说,要想把孩子从“黑暗”里拉起来,老师就必须是一道“阳光”。

  除了体力上的考验以外,林红还可能经常会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危险”。像自闭症的孩子,有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发狠的念头,突然出现攻击性行为,对老师进行抓、咬。她理解自闭症孩子的行为,这时候反抗、打骂只会吓到孩子,甚至让孩子的攻击性升级,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她只能紧紧抱住孩子,慢慢把力气卸掉,再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这样,孩子才不会继续伤害别人或者自己。

  “骗子!20万那么好的事儿怎么会轮到我们?”除了要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林红还会经常遇到不理解的家长。2016年9月,北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下属的北海市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林红和团队一起转战。区内仅有的两个大型残疾人康复中心北海就占了一个,从此以后,康复中心对残疾人服务的容纳量大增。不过很多北海人并不知道这所机构,那些残障的孩子,有钱的家长就送到一些收费昂贵疗养机构,没钱的就只能在家里养着。北海市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空有几千万能治愈孩子的免费设备和环境,却没有什么学生。

  2016年,康复中心“开学”的时候,林红和其他老师,不得不自己亲自下乡去筛查生源。当时在合浦白沙镇,有个农民的女儿是聋哑的,条件符合国家免费人工耳蜗项目,整套设备和手术下来,需要费用二十几万,对于符合项目的儿童,这笔钱由国家财政出资。村民从来没想过20几万的设备,国家会免费给自己的孩子安装,还说林红是骗子。没办法,林红只能花上几天时间,和村民一起,联系当地村委、残联等可认证的机构,最后才让村民相信这回事。

  21年,是什么让她坚持下来的?她眼里仿佛有光的说道:我有这份专业知识,就应该去帮助这些孩子,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责任,康复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我要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帮助那些家庭。

来源:广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