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军
情系高原的北京好“曼巴”
敬业奉献
北京市
2019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刘云军,男,197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

  对口支援青海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2016年,北京市决定对玉树州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2016年7月,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刘云军主动请缨,以援青医疗队队长、玉树州卫计委副主任、州人民医院院长的身份,带领北京医疗专家组成第三批北京对口帮扶青海医疗队,正式踏上玉树这片热土,并取得了骄人的援建成绩。

  援青1年填平1324.23万元亏损实现盈利,援青2年职工绩效收入提高9.1倍,援青3年医院新增科室23个、职工人数增加143人。与此同时,填补玉树州诊疗技术的多项空白,住院0—1岁婴儿死亡率从13.6%下降到2.3%,并创造高海拔地区早产3胞胎存活的奇迹。刘云军完成援疆任务后继续援青,3年坚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缺氧不缺精神,锐意改革创新,用担当和实干标注了新时代援青精神的鲜明特色。

  69份辞职报告“逼”出来的“医改”

  2016年8月4日,已有20年一线临床工作经验的刘云军从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来到玉树州任卫计委副主任、州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8月已是最好的季节,但玉树州昼夜温差达到25摄氏度,忽而大雨冰雹,忽而烈日炎炎。刚下飞机的刘云军喘着粗气来到办公室,还来不及平复缺氧带来的剧烈心跳,就被放在桌上的厚厚一摞辞职报告给惊住了。

  接下来连续紧锣密鼓的科室调研,比69份辞职报告更严重的“冰山”一座座浮出水面:本应是全州最好的医院,但最多时一个月转出病人2000人次,甚至出现产妇剖宫产转到同级医院,阑尾炎手术转到下级县医院的“怪象”;拥有280多人的大医院2016年已亏损1323.24万元,全部流水不到6000万元,一年医疗收入仅2000多万元。

  刘云军得出医院“一体多病”的结论:制度不健全,机制难保障,政治生态受影响,业务运行低水平,医务人员没有获得感,职工缺乏荣誉感,人才留不住,患者不满意……先“医”医院,再医病人成为当务之急。

  现任医院骨科主任的郑丛华一直记得刘云军在小饭馆请他和妻子吃饭的那一天。“我当时所在的大外科工作任务重、风险大,考核却重惩罚少奖励,每月绩效最多300多元。妻子拉毛在皮肤科,人手少,常加班,每月绩效才200多元。刘院长耐心听我们发牢骚、说难处,提出将骨科分离出大外科给我平台来牵头,最重要的是承诺一个月内推行绩效改革,不再让技术骨干吃‘大锅饭’。”郑丛华是临床医生中唯一的正高职称,拉毛也是科室骨干,那一晚,看出来院长是真心惜才,原本想签字的辞职报告在他们手里纂出汗也没拿出来。

  初上玉树,刘云军因为高原反应睡不着,一直头疼,接连多天走路都头重脚轻。好多干部对援青干部有偏见,认为镀镀金就走了,他提出改革绩效分配方案的意见得不到响应,开了3次会都没通过。有人劝他,不要较真,多回内地组织几场专家会诊,采购几台设备,不用长期待在这儿受罪。刘云军的回答却满是改革者攻坚克难的坚决:“组织派我来是信任,遇到困难就退缩,还要我来做什么。”

  到任20天后,刘云军强力推行新绩效分配方案,拿出230万元医改资金作为奖金,将原来每个季度30万元的工资绩效提升到每月50万元,并将院领导班子绩效工资降低40%,向临床一线和重点科室倾斜,激发一线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第二个月,住院病人增加34人,第三个月达到100人,账面结余突破40万元。顶住各种压力,州医院打响“医改”第一枪。

  北京市第三批援青干部领队王都伟说,多年来,无论北京还是玉树,刘云军总是主动担当,找准问题善于啃“硬骨头”,有他在,无难事。

  他是职工和患者的恩人

  与此同时,学科建设和科室重组工作配套启动,骨关节诊疗中心成为首批建成的科室之一。“院长说话算数,还联系北京和省城的专家手把手教我们,近两年完成140多例疑难手术,去年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在玉树医疗史上是首例。”郑丛华一扫当初“试试看”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和妻子一年的收入达到近30万元。

  越是在幽暗痛苦的环境中煎熬过的人,越懂得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可贵。现任外二科主任班久也曾有和郑从华一样的想法:“我把‘下家’都找好了,观望一个月,这个院长不简单,必须留下。”科室重组后缺人手,班久3个月没回家,在办公室支起一张床,值班、查房、写病历、做手术连轴转,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刘院长从库房搬出了我们期待好久都摸不到的腹腔镜设备,还请北京援青专家带教,我和另一名主任不到一年就完成手术146台,一听到周边藏区患者纷纷点名来找,特别自豪。”

  以前病人往外推,现在来了病人抢着接,医院上下都是正能量,连临聘人员都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刘云军坦言,为甩掉“包袱”深化改革,他曾有大幅裁减后勤人员的想法。“一例疑似鼠疫的患者入院,全员紧急隔离,不巧的是电线短路着火,几名保安跟着我穿过封锁区冲到变压器设备间,敲碎玻璃趴在窗户上用干粉灭火器往里喷。”刘云军说,抢救及时,未造成事故,更重要的,保安不要命都要保护公共财产的场景让他动容,事后他做出临聘后勤人员转岗不下岗的决定,并将他们的收入由一年不到4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以上。

  “虽把功劳归于我们干得好,其实是院长真心对我们好。”护理人员卓玛说,大家都感恩享受到的改革红利。曾听到保安私底下说,半夜巡查看到院长办公室亮着的灯,只想坚守岗位陪着他。还有同事以前收入低难糊口差点离了婚,现在在家在医院都挺起了腰杆,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

  “他是我们家的恩人。”生命被挽救的牧区百姓这样说。三胞胎外孙刚满2周岁的藏族老人格加每见一次刘云军都双手合十,老泪纵横。2017年3月,他的女儿早产生下了3胞胎男婴,因极低体重,脏器发育不完善、窒息等症状并发,生命危在旦夕。一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转院,适逢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建成投入使用。刘云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抢救三天三夜,随后又调度专业力量进行一个多月的救治护理,使3胞胎各项体征趋于正常。

  “孩子脱离危险的消息一确定,我看到三天没合眼的院长嘴角抽动了几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索南巴久说,刘云军是个雷厉风行、遇事不慌、很少流露感情的人,但这次和此后几次带队“家访”,他脸上总藏不住慈悲。“考虑到3胞胎家庭困难,医院减免了费用,回访了解到没有放牧之外的收入来源,院长将孩子父亲聘入医院,这也是他在任期间唯一招聘的后勤人员。”

  怕他走,怕他不走

  近三年来,医院先后组建了新生儿救治中心、感染性疾病科、眼科中心、消化窥镜中心等14个新学科,相继开展了168项新技术、新业务。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完善,玉树地震后捐赠的闲置大型医疗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医院年收入超过1.4亿元,年医疗收入翻了3倍多,年绩效发放超过2000万元,翻了9.1倍。

  一边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业务量和成绩,另一边却是刘云军数不清的白发和因超负荷跳动而日益虚弱的心脏。副院长尼玛旦周说,援青三年的期限马上就到,怕他走,医院需要这样一个干起活来像野牦牛一样往前冲的带头人,又怕他不走,这么好的人万一耗干心血倒下了,菩萨都要流眼泪。

  玉树州委书记吴德军说,作为从发达地区来的干部,刘云军放弃优越条件扎根玉树,在高海拔地区干出了高质量业绩,他改革创新的点点滴滴都将被巴塘草原永远铭记。

  “刘云军从未唱过高调,却用踏实、苦干和担当诠释了一个党员的忠诚。”第三批援青干部总领队、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伍鸿亮说。

  刘云军早在2012年就作为援疆干部在和田地区工作一年。同样身为医生的妻子常宇娟虽对他的工作多有理解,但一个人解决家庭琐事,照料女儿上学,还要兼顾工作,身体扛不住常发烧的时候也会埋怨:“这世上,老刘谁都对得起,他孝敬父母,帮助兄弟姐妹,尽心尽力工作,可最亏待的就是我,女儿成长最关键时期,家里最困难的几年他都不在身边。”

  是2017年夏天的一次探亲让常宇娟绝口不再埋怨,也在刘云军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愧疚。明知初上高原不能剧烈运动,但跟在急性子的刘云军后面,常宇娟还是不自觉加快了脚步。意外突如其来,已经走出10米外的刘云军说话没人应,一回头才看见妻子已经晕倒在地。

  紧急抢救后查明,这是急性缺氧引起的脑缺血症状。刘云军说,千难万阻都没怕过,但妻子失去意识后那张惨白的脸,让他心如刀割一样疼。常宇娟说,不能再给他压力了,这么艰苦的环境,再因家里的事儿让他不痛快,那就太对不起他了。

  夫妻俩去年春节团聚的时候,曾因女儿成人礼时藏在抽屉里一封写给爸妈的信而泪流满面:“从非典时期你们把我送回老家,六年级时爸爸援疆,再到如今三年援藏,你们爱小家更爱大家的精神传承是我一生的财富。……以后我也要成为和你们一样的人,把健康还给更多更多的人。”

来源:首都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