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华
退休干部不遗余力让失传20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敬业奉献
安徽省
2019年3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徐德华,男,汉族,1946年9月出生,原宣城市郎溪县幸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已退休。

  事迹简介:他是政治坚定,思想进步,情操高尚的退休乡干部。本可以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他,钟爱传统艺术,不顾年事已高,东奔西走,多方协调,不遗余力挖掘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让消失长达二十多年的幸福人灯和百梗头小马灯恢复再现。他就是原宣城市郎溪县幸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徐德华。2018年11月徐德华被评为“宣城好人”。

  每到周末,在郎溪县飞鲤镇塘埂村北埂头的一户民居的院子里,村民们经常会看见几名小朋友正拿着道具在院子里练着小马灯,70多岁的徐德华在一旁不时指点孩子们“跑圈”的步伐和速度,虽然孩子们的动作还有些稚嫩,却已有了当年北梗头小马灯鼎盛时期的精气神。除了正在发掘和恢复中的北梗头小马灯,徐德华还参与了之前“幸福人灯”的发掘和恢复,赢得村民们的称赞。

  老文化玩出新花样

  2012年春节期间,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原郎溪县幸福乡党委副书记徐德华家来了客人,和幸福乡合并后的飞狸镇党委书记、镇长联袂来访,希望徐德华能够出面,把已经消失多年的“幸福人灯”重新发掘和组织表演。“幸福人灯”又叫“车连轿灯”,相传起始于百姓纪念大禹治水成功,唐宋时期延续,明朝时兴旺发达,在当地十分流行,但从1987年起,“幸福人灯”便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经过多方打听和走访,徐德华找到了当年曾经参加过表演的两位老艺人,两位老人对“幸福人灯”的描述让徐德华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由于“幸福人灯”以演唱为主,分小生、花旦、丑角等角色,玩法多样,对演员要求很高。“虽然压力大,但是既然揽下了这个活儿,就一定得坚持做好这件事,要把我们的老文化玩出新花样。”徐德华下定了决心要恢复这项传统文化,他在小区附近的菜市场支起了桌子,开始“招兵买马”。

  人数是够了,但是教学遇到的困难又让徐德华头疼不已。“大家学了一个星期,结果一首歌都唱不完整。”徐德华告诉记者,由于“幸福人灯”的曲调一直是口口相传,而且是用当地的方言发音,很多学员学了很久要么就是记不住歌词,要么就是发音不标准。徐德华最终找来了黑板和纸笔,让老艺人唱给他听,唱一句写一句,然后再让大家对着黑板一起唱,最终大家学会了“幸福人灯”的30多首歌曲。

  2013年春节,消失了20多年的“幸福人灯”表演重现在村民们面前,徐德华也从发掘传统文化的门外汉,变成了组织演出的行家里手。2017年飞鲤镇政府再次找到了徐德华,请他组织一次演出,徐德华不顾年事已高,找老艺人指导、寻找场地、购买道具,短短几天就拉起了一支演出队伍,并顺利在当年的“美丽郎川行”文艺巡演中精彩亮相,让不少儿时看过表演的群众激动不已。

  回老家只为“把根留住”

  发掘了本地的“幸福人灯”之后,徐德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着了迷。他老家北梗头村的村民看了“幸福人灯”的表演后,也找上了门来,希望徐德华可以帮忙恢复当地的北梗头小马灯。村民组长和学校老师还自发成立了北梗头小马灯协会。徐德华带头捐款,村民们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了更好地发掘和恢复北梗头小马灯,徐德华把家从郎溪县城搬回到了阔别17年的北梗头老家。

  徐德华找来村里当年跑过灯的村民当教练,还根据自己回忆,手工画出新的阵势图,没有服装道具,他们便到高淳、苏州等地寻找订做演出用的服装道具,订做不到的,他们就自己手工制作。由于马灯表演需要,徐德华经常跑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接,为了节约经费,他从百梗头步行50分钟到东夏,再转两趟公交车到政府。“从我家到政府包车去需要35元,来回需要70元,如果从东夏转车,这样就花10块钱。”徐德华说。

  2018年年初,徐德华开始着手在村里选拔扮演马灯的孩子,他们最小的六、七岁,大的有十一、二岁。放暑假之后,徐德华便带着孩子们每天早上从6点半一直排练到8点半。经过徐德华等人努力,10月4日小马灯成功进行了彩排演出。望着手拿彩旗、脸上画着斑斓的脸谱、身着华美的戏服表演的孩子们,徐德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挽救幸福人灯,到挖掘小马灯,徐德华付出了许多心血,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当群众看到失传多年的文化遗产又活了起来,都被徐老的精神深深打动,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赞扬,徐德华坚定地说:“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我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我们的文化瑰宝更加绚烂多姿,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来源:安徽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