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采矿作业部技术组全体员工
矿业班组克服艰苦恶劣环境 用汗水诠释精彩人生
敬业奉献
内蒙古自治区
2018年7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蒙古马,耕耘群山间

  白云鄂博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白云鄂博矿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铁、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床,稀土储量世界第一,铌储量世界第二。丰富的矿产资源让白云鄂博拥有“世界稀土之都”的美誉,是包钢集团钢铁、稀土产业的发祥地和大粮仓。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亲临白云鄂博,邓小平同志曾对白云鄂博留下“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民族自豪和殷殷之情。

  “我们像草原上的神马,奔驰在草原上……再见吧金色的草原,再见吧幸福的家乡,我们将成为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这首耳熟能详的《草原晨曲》,是老一辈开拓者建设包钢的艺术写照。时隔60多年,这首歌依旧伴随白云鄂博铁矿职工日出而作,几代矿山人像勤勉的蒙古马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大山之间辛勤地耕耘。

  在白云鄂博铁矿职工当中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终日与大山为伴,与酷暑严寒为伍,用汗水浇灌坚硬的山岩,用智慧调动采矿爆破的“大脑”,用生动的生产实践传承“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包钢精神,他们就是白云鄂博铁矿采矿作业部技术组青年群像。

  坚韧不拔,践行蒙古马精神

  蒙古马是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精灵,它们不畏严寒、极具负载能力。在白云鄂博周边牧场,常常能看到蒙古马奔腾的英姿。而在白云鄂博铁矿深达200多米的矿坑底部,每天都能看到技术组青年职工忙碌的身影。

  采矿作业部技术组有12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党员8名,团员3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有8人。他们每天的工作负责东、主两个采场穿孔、爆破、采装、排土、边坡清扫、边坡监测以及边坡危险预警预报的现场技术管理等,同时还要参与采矿工程现场规划与设计,监督检查采矿各工序现场施工组织及施工质量,负责全作业部的科研技改和新技术应用等基础管理等工作。他们就像一根无形的长线,将采矿工艺的每一个“针”都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是露天采矿的“神经中枢”。

  白云鄂博距包头市区150公里,中间被连绵的阴山牢牢阻隔。这里酷寒风急,每年入冬,首先受到南下冷空气的侵袭,曾经有过五月、十月飞雪的历史记录。

  垂直深度274米的矿坑,如同巨大的“铁釜”,环境更加恶劣,冬季气温可达零下30度以下。技术组没有专门的休息室,全天候室外作业,冻伤手脚、耳朵是常事,也正是这严寒与风沙,锻造出这一干年轻人的坚强意志。

  一年深冬,天降大雪,积雪没过了小腿,炮孔里集满冰水,一旦积水彻底结冰,这些辛辛苦苦打下的炮孔全都作废,直接影响到生产作业。年轻人们与时间赛跑,用测绳测量炮孔深度,一次次升降,一次次提拉,测绳带着冰水将小伙子的棉手套冻成了冰壳。回到休息室,老职工看着他们冻得通红的双手,心里阵阵心酸,敞开衣襟为他们取暖。那种相拥的姿态,可以抵御一切严寒。

  棉袄、棉裤、皮帽子、大头鞋是技术组的标准装扮,内衬钢板的大头鞋足有二三斤,即便是这样坚固鞋子的寿命也只有两三个月。采场上到处是碎石,尖利的石锋往往能将鞋底刺穿。行走在磕磕绊绊的采场路上,行进姿态各式各样,而年轻人笑称自己是采场上的“芭蕾舞者”。他们正是以这种笨拙的舞步,舞出了青春的轨迹。

  超越自我,践行工匠精神

  技术组会议室墙上挂着巨幅采场全貌照片,下面一行“知识改变命运,科技超越理想”,是年轻人们共同的心理写照。技术组的年轻人大多出生于农村,这些小伙子们从小历经贫困,也更向往依靠知识改变人生。

  组长李永华家在呼和浩特清水河县,父母用薄田里的黍子、玉米、土豆将他养大。每年秋收季节也是李永华最心痛的时候,想着父母汗流浃背躬身收割的样子,而自己却不能帮上忙,心里总有“不孝”的内疚。2017年,李永华初为人父,抱着襁褓里的孩子,他深深体会到奋斗的艰辛。他只有加倍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家庭有所回报。

  技术组8个年轻人中,7个大学本科毕业,1个研究生学历,学成之后一心扎根矿山与时尚远离,但严酷的环境、严苛工作,锻造了他们严细认真、高效务实的工匠精神。

  每天,李永华带领组员到各个开采平面检查布置工作,370多吨的电铲在距离他们不足5米处挖掘,铲斗臂传动的响声、铲斗与岩石的撞击声惊天动地。一次装药量几十吨的爆破在他们眼里只是“小菜一碟”,就在前不久,一次大爆破装药量达到129吨。但无论爆破规模是大是小,他们都深入现场勘查,采场噪音繁杂,交流只能在耳边大声喊,但丝毫不妨碍他们的认真讨论,直到制定出最安全、最合理的方案。

  计划、审药、做指令、批炮,每一项工作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生产和安全是矿山的两条生命线,“两个没谁都不行,两个我们都必保!”李永华每天组织职工抽水、排孔、装药直到爆破,那种曾经有过的调动千军万马的感觉,如今淡化于无形,沉淀下更多的则是责任与信心。

  技术组有个“职业病”,无论是坐车、散步、吃饭,就连洗澡聊的都是跟采矿有关,开采坡面角度是否合适、渗水的处理、接管拉泵,每个细节就在他们闲暇时被一遍一遍的捋顺摆清。他们养成了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管是守在妻儿旁还是嘴里正嚼着可口的饭菜,随时随地接到电话站起就走,他们常言:矿山的事无小事!

  20175月,技术组监测到采场边坡出现裂隙,成员们预感这将是巨大的安全生产隐患。技术组不断增加监测频率,细致观察裂隙尺寸和变化动向。时至112日,裂隙增大到1米,技术组果断发出警报,向矿里提出撤离请示。当天,裂隙下112米的钻机、电铲撤离作业点,次日,裂隙发生坍塌,职工生命安全和价值4000多万元的生产设备毫发无损。他们用责任为安全生产构建起牢固的防火墙。

  年轻人们发挥专业特长,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提出解决措施。2017年,他们共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省级论文5篇,国家级论文11篇。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获得包钢先进集体贡献奖、矿山区域集体二等奖、获得矿级个人一等奖、集体二等奖。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近年来,他们提出降本增效项目3项,产生经济效益163万元;提出自主改善项目30项,上报铁矿员工自主改善18项,有8项获奖。一个项目成果获得包钢科研及该一等奖。

  坚强的团队,培育乐观精神

  白云鄂博东西两个矿坑,采场公路层层盘绕,从空中俯瞰,如同上苍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两枚指纹。这指纹间,写满了技术组成员青春的足迹。

  富饶的资源总深藏于人迹罕至之地,而坚定的意志也总在艰苦中得到磨练。组员张帅读大学时一直觉得爆破“很酷”,但没有料到采矿的现实却“很苦”,苦中作乐已经是全体成员的自勉。张帅2017年新婚,第二天丢下蜜月中的新婚妻子,跑到山上放炮。“自己多承担一些,别人就少干一点”,这已经是这个团队当中所有人的心里默契。

  采场粉尘大,大风多,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回家只能把工装工鞋脱在外面,钻进卫生间洗。“洗下来的土怕堵了下水”, “我在卫生间呆的时间比我媳妇化妆的时间都长”,组员们在一阵阵笑声中,描绘着自己的工作状态,将内心的压力排遣得干干净净。

  采场职工一年中穿棉袄的时间长达8个月,时尚的新衣服常年锁在衣柜的深处,对矿山执着的坚守就是他们心中不变的时尚。

  副组长王云马上要结婚了,他说又要延续组里的“光荣传统”,那就是不休婚假,对此他已经给未婚妻打了“预防针”。未婚妻对此很是理解。小两口都说:身在白云鄂博,家就落地生根。

  组员丁科参加工作仅三年,爆破的经历越多胆子越小,每次爆破前,他都认真准备,避免自身出现差错,尽量减少造成失误的因素。但跟朋友们聊起爆破,他判若两人,那可是白云鄂博铁矿!那可是世界稀土之乡!成就感油然而生。

  采矿专业硕士研究生王雪强是组里的“学霸”,刚开始学爆破时,开心得像个孩子,坐通勤车听到爆破工讨论工作,也竖着耳朵听。就连睡觉做梦都能回荡隆隆的炮声。慢慢沉淀下来的王雪强开始致力于采矿前沿技术研究,业余爱好就是专攻专业书籍撰写论文。几天前,媳妇给他的电脑屏保写了四个字:天道酬勤。王雪强开心地夸奖媳妇说:懂我的人,只有你。

  1993年出生的马国栋是组里年龄最小的成员,为了排遣他初学爆破时的恐惧,大家就现身说法鼓励他培养自信。马国栋说,身旁有良师益友,是人生幸事,也最珍贵。

  老职工王胜平喜欢诗词,也最懂年轻人的心,总能在年轻人心理波动时将快乐速递。“把刮风天视为地球唱歌天,把下雨天视为地球洗澡天,把下雪天视为地球化妆节,有这样的心情,工作就不会枯燥”。技术组成员就是在这样的氛围,相互交换着自己的青春密码。

  在白云鄂博矿山的石缝里,生长三色补血草,矿山人亲切地叫它“铁花”。在白云鄂博矿山的土地上,在年轻人脚步丈量的这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铁花以常年盛开不败的姿态,表达着对耕耘者一贯的尊重。是的,在别人向往并投身大都市灯火阑珊之时,但他们更愿意化身一株铁花,迎着严寒酷暑,咽下艰辛和寂寞。他们也更像一匹匹蒙古马,在世界稀土之乡、在连绵的群山之间,留下一串串清脆的足音。

来源:内蒙古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