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少华“细菌战受害者”救助团队
医师团队6年爱心救助日军细菌战受害者 抚慰历史“伤口”
敬业奉献
浙江
2015年11月
1.jpg
人物故事:

  衢州市万少华“细菌战受害者”救助团队现有12人,分别来自临床一线、后勤部门等各科室,平均年龄32周岁。他们心系患者、医者仁心,自2009年开始义务上门为日军细菌战后烂脚病受害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以万少华医师为首的医疗团队对柯城区慢性下肢皮肤溃烂者进行广泛摸底,足迹踏遍全区每一个乡镇,确定了32名“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患者。烂脚病患者严重的恶臭难忍,甚至会长蛆,他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次上门为患者清洗烂脚、消毒、换药,提供无偿服务。现在,很多烂脚病人的创面发黑组织已经清除,经过加强换药等处理后,溃烂处已变干。 

  由于工作突出,万少华医师团队的感人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报道,《用无私抹平伤疤—“柯城区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换药小组” 事迹》入选了第二届“感动浙江卫生”十大感人事迹并在全省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号召向万少华学习。 

  五年坚持,爱心救助日军细菌战受害者 

  自1940年开始,侵华日军731部队在浙江省境内浙赣铁路沿线实施了细菌战,衢州、宁波、金华等地成了重灾区,许多的受害者双下肢长期反复溃烂不愈合或奇痒难忍。 

  至今60多年过去了,幸存者一直忍受着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痛苦的生活着;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中大多数人生活贫困,有许多人一直单身至今,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生存,大多数无暇顾及“溃烂”的治疗。 

  2009年3月份开始,柯城区人民医院组织建立衢州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爱心救助团队。他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烂脚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魏洪福,1929年10月16日出生,家住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坞口村外廖口14号。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饱受烂脚之痛已经整整70年了。 

  70年前,有一些日本兵在地面、草丛、水里等处撒下了跳蚤、麦粒、大米等含有鼠疫菌、炭疽病毒的东西,他下田地使得原来有伤疤的地方受到了细菌感染,引起了久治不愈的溃烂。“脚上烂出一个大洞”。 

  2009年至今,衢州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爱心救助团队共为“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患者建立病历档案39份;经过医务人员精心的照顾,魏洪福老人的情况渐渐好转,现在,他能借助板凳稍微挪动一下了。 

  2009年3月份开始,柯城区人民医院组织了以外科医护人员为主的柯城区人民医院“烂脚病”治疗小组。他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开始为“烂脚病”患者提供无偿服务。 

  多年来,无论形势怎样变化,“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爱心救助团队的人员如何变动,一茬茬医护的爱心接力和传承无偿救助的主旋律从未改变,以万少华为首的医护人员团队一直坚持着这项工作,不管春夏秋冬,不论寒风烈日,不分节假日,他们始终定期为每一位烂脚病患者换药、发药,随访了解病情。 

  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现在,像魏洪福这样的烂脚病人的创面发黑组织已经清除,经过加强换药等处理后,溃烂处已变干。 

  魏洪福笑了,他说,10多岁的时候,腿就开始烂了,因为没钱上医院治疗,自己草药治疗效果很差,溃烂发臭的烂脚让他从来不敢跨出家门一步。现在经过柯城区人民医院医师的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他终于能到隔壁邻居家走走了。“可恨的日本鬼子害得我们烂脸、烂腿,有的几乎全身都烂……而非亲非故的医生却为我洗脚、治疗,太感动了,他们是我的亲人啊。”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而最难的是坚持。 

  每一次下乡上门换药都是利用休息时间。万少华介绍,最近几年医院人手紧张,要抽出下乡时间都很不容易。有时凑到了人,但又凑不到车子,几乎都是自己开车下乡,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是什么力量让团队这么坚持下来呢?”万少华说,五年前,他第一次接触“细菌战烂脚病”患者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七十多年前的战争,这些无辜的老人还在默默地承受着苦难与病痛,让人不忍目睹。身为医务人员,能为他们减轻病痛,是自己的责任。 

  “我们将继续努力,用爱去抚慰老人们的伤痛。但是,光靠我们一群人的支持和付出还是远远不够的。”万医生说,这群烂脚病人的医疗救助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让这群无辜的老人受到应有的关心和救助。 

  2010年,“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爱心救助团队救助小组开始申请衢州市科研课题,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为“烂脚病”患者提供更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虽然,烂脚病很难治愈,但能为他们减轻病痛,给他们带来一些人道主义的安慰,树立信心,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这是最大的成就。 

  铭记历史,烂脚病成爱国主义教育现实题材 

  万少华团队治疗烂脚病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起初是被万少华团队的奉献精神和爱心所感动,进而开始被烂脚病背后的历史所震憾。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那一段历史,烂脚病也成为青少年爱国教育的现实题材。 

  5年的坚持,越来越多的烂脚病老人症状和病疼得到缓解。然而,遗憾的是这群一辈子遭受“烂脚”折磨的老人正在走向生命终点,5年间,万少华亲眼见柯城区13名“烂脚老人”相继离世,有些直至生命尽头伤情还在反复。“截止2014年7月,柯城区烂脚病患者尚有23人, 70年了,炭疽已然不再威胁生命,但作为二战日军细菌战的受害者,太无辜,也太重要,”万少华说,希望能将这些民间的细菌战受害者境况尽快“传播”出去,因为这些人都已经老了,再过几年,他们将一个个地消失,这段还未清晰的历史或许将会被彻底遗忘。 

  万少华的努力,带来的是媒体广泛关注,2010年7月,黑龙江电视台到柯城区人民医院采访“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救助情况,相关材料提交黑龙江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播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2010年12月,一直在奔走、呼吁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原团长王选女士亲自陪同2位日本医学院教授到柯城区人民医院了解“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患者及治疗情况,王选对医院开展的无偿救助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赏。 

  2013年7月,远在太平洋彼岸旅居纽约的华裔摄影家杨一信和美籍华人作家廖兆暄听闻“烂脚病”后,非常震惊,不远千里来到柯城,跟随医院的烂脚病救助小组到患者家中拍摄“罪证”,杨一信说,这双脚足以震动每位在美华人,这是活生生的证据,他要用手中的镜头,向全世界公布日本细菌战的罪行。期间,还有日本的友人也来交流,商讨治疗方案。 

  万少华团队爱心救助烂脚病老人的事迹被中共柯城区委宣传部编入了《最美你我他》的连环画中,发行量上万,并已进入学校、社区,很多人读到了历史,读到了爱心。 

  当地许多中小学和社区邀请万少华及烂脚病老人“口述”历史,激发青少年的民族危机感和历史忧患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据悉,日军细菌战和烂脚病历史已被列入衢州乡土教材,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选修课。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浙江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