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斌
好医生强忍突发病痛挽救病人生命 被称为“当代白求恩”
敬业奉献
江苏
2015年9月
1.jpg
人物故事:

  胡方斌,男,1966年7月出生,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目前任靖江市人民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他曾留学日本,有着二十多年的心内科临床工作经验,独立完成各种介入手术4000多例。他对待病人认真负责,为了工作经常通宵达旦,是患者和家属交口称赞的好医生。

  2015年7月4日凌晨,胡方斌在救治一名急性心梗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突发“主动脉夹层”病症,他忍受着“撕心之痛”,打了吗啡继续手术。手术结束后,胡方斌被紧急送住南京鼓楼医院急救,经过专家12小时的抢救,并在昏迷三天后才醒了过来。他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问病人情况,得知病人恢复得很好,他才放下心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病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被患者称为“当代白求恩”。

  胡方斌救死扶伤的精神得到社会广泛赞誉。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面对面》栏目,《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90多家媒体对胡方斌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江苏省卫计委9-10月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胡方斌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

  抢救他人时突感不适,坚持做完手术就倒了下来

  “胡主任,ICU这边有个急性心梗患者,你赶紧过来看看!”7月4日凌晨4点多,还在睡梦中的胡方斌被急诊电话叫醒,急匆匆地奔赴医院,“病人情况不太好,马上联系家属,准备做手术!”查看病情后,胡方斌当机立断地说。

  病人被紧急推进手术室,正当手术进行到一半时,助手发现胡方斌脸色出现异样,询问道:“胡主任,你脸色不太好,要不要紧?”“没事,我只是有点胸闷,给我打支吗啡坚持一下。”打完一支吗啡后,他继续专注手术,其实此时胡方斌的心脏已经出现问题,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胡主任,病人血压下降,心率变慢!”手术中,病人病情又出现变化,胡方斌冷静应对,与助手想办法积极抢救。手术共进行了50分钟,完成得很顺利。病人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胡方斌这才长吁了一口气。

  从手术室出来的胡方斌头晕目眩,坐在椅子上休息,同事陈叶芳发现他脸色发白,嘴唇发紫,整个人精神不振,建议他立即做个检查。“就是有点难受,我不怕,下面还有一台手术,再给我打支吗啡!”陈叶芳立即阻止他:“胡主任,你脸色很不好,不能再做手术了,快好好休息一下。”话音刚落,胡方斌就迷迷糊糊地倒在椅子上,同事们见状,连忙推来平车,送去抢救。

  经检查,胡方斌的病症是“主动脉夹层”即连接心脏的主动脉发生严重撕裂,正在大出血。这种病症来势凶猛,而且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70%至80%,我市目前还无法实施这样的大手术。情况危急之下,院领导立即安排,将胡方斌送往南京鼓楼医院抢救,临上车前,胡方斌还叮嘱同事:“我拉下的工作,一定要安排好。”

  送往外地抢救了12个小时,醒来先问病人情况

  当天下午7点多,胡方斌被送到南京鼓楼医院,得知是同行,还是在工作中出现的意外,南京的医护人员们都十分敬佩:“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抢救!”

  从当天下午8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8点,手术进行了整整12个小时,手术很成功,昏迷三天后,胡方斌醒了过来。他醒来第一时间询问的是病人的术后情况,他还想着补写手术记录,得知病人现在恢复得很好,他放心地点点头。目前,胡方斌各项生命体征都很平稳,正在休养中。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尽快康复,然后重返手术台。

  在同事们心中,胡方斌是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一直任劳任怨,只要病人有需求,他随叫随到,同事们都喊他“拼命三郎”。在心内科,超负荷工作是常态,有时候手术是一台接着一台,为了手术他常常忘记吃饭休息,同事们提醒他不能为了工作忽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注意身体。

  陈叶芳是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主任医师,她的办公桌在胡方斌的对面,工作中他们也是一起并肩战斗的老搭档,提起胡方斌,她直点赞:“胡主任工作一直很勤奋,随喊随到,有时候一天一口气做好几台手术,按照他的脾气,一定是要把工作做完才休息。”

  出事那天是他生日,对工作他已近乎“痴迷”

  胡方斌的妻子赵杰也是靖江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任职于肿瘤科。她说,胡方斌平时身体很好,没有任何疾病,这次的意外也让自己措手不及。即便这样,刚开始在抢救时,胡方斌还安慰妻子:“顶多就是个心梗,应该没大事!”赵杰说,现在再回想起来,整个抢救过程真是惊心动魄,出事那天正好还是他生日。

  平时,胡方斌性子有些急,这和他争分夺秒的工作性质有关,他习惯了每天紧张的节奏,看到每天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他就特别开心,享受工作带来的充实感。生活中,他也是个好爸爸,工作之余会陪伴女儿一起玩耍或者看电影。无论是做手术还是生活,胡方斌都尽力追求完美,“他对自己的手术有追求,爱较劲,总想尽力做到最好,在家里,只要有空洗碗,他会把整个厨房都擦一遍。”赵杰说。

  胡方斌对工作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还在广州工作的时候,40岁的胡方斌左侧锁骨骨折,还吊着绷带,仍然坚持做手术。那天上午,本来和妻子说好查完房就回家休息,谁知赵杰等了一天也不见他踪影,直到下午四点,他兴冲冲地跑来:“老婆,我刚才又做了两台手术,有个病人家庭比较困难,我想早点帮他做好,还能少住院一天。”赵杰听完后是又气又笑,拿他没办法,碰到手术,他就挪不开脚了。

  在女儿和妻子眼中,他半夜接到电话赶去医院已经是常态,看着他在夜色中来去匆匆的身影,妻子特别心疼。

  感恩他的尽职尽责,患者赞誉他为“当代白求恩”

  新桥镇三太村人周士灯就是当日胡方斌救治的那名患者,他回忆当日的情景,内心满满都是感激。

  当日周士灯自己感觉不适,村卫生室医生连夜看过他的情况后,建议他立即到市人民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到市人民医院已经凌晨4点多,做了心超、心电图等检查后,胡方斌将周士灯的病情详细告知了他的家属,并提醒他们情况危急,家属只有十分钟的考虑时间,立即手术或是转院,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当时胡医生把病情讲得很清楚,我们一家人很信任他,决定立即手术。手术结束后他还让我们放心,说手术很成功。胡医生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是个负责的好医生。”周士灯的妻子朱美秀说。

  周士灯在手术中是局部麻醉,头脑是清醒的,他还记得手术中的情景。“手术过程很正常,我听到胡医生和旁边的护士交待,拿什么支架、用哪些器材,‘不要拿2.0的,要拿2.5的。’这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周士灯说,他术后醒来才听说胡医生出了意外正在抢救,他和家人都很担忧,“胡医生医术好,果断、负责,这样的好医生不能倒下。他就是‘当代白求恩’。”周士灯说。

  “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没有胡医生的及时救治,我可能现在就看不到我爸爸了。”周士灯的女儿说。

  完成4000多例心脏介入手术,他是市人民医院引进的专家

  胡方斌今年49岁,湖北人,副主任医师。胡方斌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他曾留学日本,师从国际著名心脏介入名师玉井秀男,主要从事各种心脏病的心导管检查与治疗,有着二十多年的心内科临床工作经验,独立完成各种介入手术4000多例。

  2010年6月份,胡方斌作为高端医疗人才被我市引进,在市人民医院大内科工作。他目前担任大内科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等职。市医疗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剑介绍,胡方斌是市人民医院一名优秀的心内科医生,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崇高的医德,对待病人和家属认真负责,为了工作经常通宵达旦,经常受到患者家属和院领导的肯定。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江苏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