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昌绍
“独臂大侠”成调解能手 十余年做百姓最信任的“和事佬”
敬业奉献
江西
2015年9月
1.jpg
人物故事:

  阳昌绍,男,现年49岁,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珠亭村调解员。

  1987年,阳昌绍在造纸厂上班时不慎被机械扭断右手,落下终生残疾。但他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办起废品收购店。2005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并担任调委会调解员,负责村里的综治工作。到村里工作后,他为民跑腿,从不敷衍;助残济贫,风雨无阻;为公办事,早出晚归;特别是他凭着直爽亲和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做事态度,用汗水和激情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只手独臂谱写着一曲曲“邻里和睦、家庭和美、民风和畅”的和谐乐章。

  苦口婆心,百姓最可信任的“和事佬”

  阳昌绍担任调解员以来,克服身体的不便,坚持“两头多走走,磨破嘴皮子,化干戈为玉帛”的原则,用“先听,再谈,三沟通”的工作方法,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为村里大事小事忙碌奔波,深受村民的信赖和认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独臂大侠”。村民说:“老绍来了,事情就好办,我们信他、服他。”阳昌绍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可以立即放下碗筷,他可以立即翻身起床,他可以风雨无阻……

  2012年刚过小年,上屋组胡德军在银河镇被易某撞伤,当地交警部门处理后,胡德军认为赔偿较轻,不满意处理结果,要求重新处理,并与交警发生激烈口角。眼看着除夕日渐临近,而胡德军还在为交通赔偿发愁,阳昌绍顿时心急如焚,为让胡德军能过个安稳年,他连续几天几夜来到易某家中,充分利用地缘、亲缘等有利因素,争取对方让步。在他的努力和感动下,易某终于答应增加赔偿费用。当阳昌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看到邻居全家正在燃放烟花迎接新年到来时,他才陡然发现又一次辜负了女儿的愿望——全家一起吃“团年饭”。

  诤言铁肩,勇当父老乡亲的“代言人”

  作为珠亭村杨斌圣群众工作室的负责人,在阳昌绍身上有着一股正气,他坚持原则,为了法律的公正实施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奔波劳累,殚精竭虑。

  上屋组一胡姓青年在奉新县一石场打工时,不幸被乱石砸伤双腿,在当地医院治疗数月后,未获得任何补偿,老板就把他打发回家。此时小胡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连续4次去奉新要求老板给予生活补助,可每次都被老板拒之门外。阳昌绍了解情况后,立即自掏车费与小胡一同赶赴奉新。起初,老板见阳昌绍衣着简朴、其貌不扬,又是外地人,态度十分冷硬。可阳昌绍不卑不亢,他拿出小胡的伤残鉴定书,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工伤的补偿条款,一五一十地陈述补偿理由。阳昌绍有板有眼、有理有据的陈词让老板深感惭愧,在法律与事实面前,老板达成补偿伤者生活费、营养费共计3.8万元的协议,并当面一次性付清。事后,小胡紧紧握住阳昌绍的手,激动的说:“你真是我的大救星啊!”。

  济困助残,撑起弱势群体的“保护伞”

  作为一名失去右手的残疾人,阳昌绍深知残疾人在生理和心里所承受的双重痛苦和无助。为了解全村残疾人的生活情况,阳昌绍单手骑着自行车,访遍了全村16个村民小组515户家庭,全村64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随时都能脱口而出。误服农药百草枯的胡锦刚中毒后,因双腿站不稳,不能行路,想去离家不到200米的村康复中心进行康复锻炼都成为奢望。阳昌绍了解情况后,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搀扶他到康复中心锻炼,多少个刮风下雨的日子,阳昌绍支撑着比自己高一个头且身体重心全压在自己身上的胡锦刚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汗水浸透了一件件衣裳。如今,胡锦刚已能借助辅助工具,随意行走,独立生活。

  阳昌绍不仅关心帮助残疾人,而且还热心资助困难家庭子女,经常开展心理辅导,不让天真烂漫的孩童过早蒙上家庭不幸的阴影。宣风镇中学八年级三好学生阳水根,母亲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致一级肢残,父亲体弱多病在家务农,几度因生活费无着落而差点辍学,阳昌绍得知情况后,每月为其资助150元生活费,并承诺一直资助下去,直至“小水根”完成学业。然而阳昌绍自己并不富有,一年工资收入仅有1万多元,还要供女儿读研,但他从来不向组织说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几年来一直坚持资助贫困弱势群众数十人。

  阳昌绍生长在珠亭村,奉献在珠亭村。多年来,他为村民办事骑破了4辆自行车,跑烂了10多双解放鞋,累计调解民事纠纷100余件,调解处理各类案件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多次获得市、县“和谐发展标兵”“创先争优先进工作者”“优秀人民调解员”等称号,特别是去年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

  “在村里做工作,面对的都是朴实的群众,可能一杯水就可以化解矛盾,也可能一句话就会挑起纠纷,所以,我们要努力促进双方和谐,让和谐字眼深入人心,让和谐梦想走进每个家庭,希望我们的珠亭村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永久和谐、持续发展……”阳昌绍说。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江西文明办